鄭曉儀+王海青
摘 要:文章通過調查在校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了解和反應情況,并探索其對師范生的深層次影響,為在校師范生、高校和政府提供參考性的建議,正確引導師范生考取教師資格證。
關鍵詞:高校;師范生;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教師資格證
中圖分類號:G650;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023-01
一、調查的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對教師專業化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2015年起教師資格考試制度不再區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獲取教師資格認定一律參加全國的統考,也就意味著師范生與非師范生之間的“差異變小”,甚至逐步丟掉了“師范”這一特色。對此,師范生應該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為日后考取教師資格證做好準備。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不記名抽樣形式的問卷調查法,于2015年6月份對惠州學院各個教學系的師范學生按一定比例人數進行調查,主要對象是本科在校的學生,有效問卷共520份。除此之外,還針對學校的教師及領導進行了訪談,并走訪了惠州市的一些相關培訓機構,進行采訪和交流。數據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
三、調查的目的與內容
本研究從師范生本身、學校和政府等角度出發,調查在校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了解和反應情況,并探索其對師范生的深層次的影響,根據調查的結果為在校師范生、高校和政府提供參考性的建議,正確引導師范生考取教師資格證。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1)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了解程度。2015年起,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全面推行,師范生畢業后將不能直接申請獲得教師資格證。對這一政策的變化,師范生的了解情況直接關系到能否順利通過資格認定。從調查的結果來看,65.93%的師范生對這次的改革“完全不了解”,24.81%的師范生對這次的改革政策“比較了解”,只有9.26%的師范生對這次的改革政策“非常了解”。由此可見,與政策改革“密切相關”的廣大師范生對新制度是基本處于不了解的狀態。(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了解程度如下:完全不了解356人,占65.93%;比較了解134人,占24.81%;非常了解50人,占9.26%。)
(2)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態度。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教師職業失去了“終身制”,這與廣大師范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師范生是如何看待這一制度的改革呢?調查數據顯示,有43.08%的師范生對新制度表示“不支持”,他們認為這失去了師范專業的特色,對師范生不公平。非師范生沒有經過嚴格的師范教育和教師技能的培養,僅通過考試就可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是對教師專業的否定。對新制度表示“支持”的占48.75%,很多師范生認為通過考試可以提高危機感,警示他們對教學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的重視。僅有8.17%的師范生覺得“無所謂”。總體而言,新制度對師范生的“沖擊”比較大。從調查的結果顯示,師范生對政策的改革表示支持與反對的比例基本相當。這與陳克娥在2012年對湖北省的H校對新教師資格政策的反響的調查報告形成了較大的反差。當時對于“取消教師‘終身制符合大多數師范生的意愿”這個調查內容,71.1%的學生表示“支持”,28.4%的學生表示“不支持”,有0.5%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雖然廣東省與湖北省分別處于不同的區域,但是調查結果仍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態度如下:不支持233人,占43.08%;支持263人,占48.75%;無所謂44人,占8.17%。)
(3)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對師范生的影響。調查結果表明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對師范生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新制度對師范生的專業優勢的影響。有65.55%的師范生認為新制度使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差別變小,師范專業優勢減弱,特色地位下降,甚至影響師范專業的發展;只有15.8%的師范生認為師范專業優勢保持,其余的18.70%認為沒有影響。二是新制度對師范生自身的影響。88.52%的師范生認為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有10.2%的師范生認為影響目前的學習,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僅有1.28%認為沒有影響。在對師范生的進一步訪談中我們發現政策的改革使師范生更加注重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同時還會利用網絡的便捷性,時刻關注教育信息的動態和考核的內容。(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對師范生專業優勢的影響如下:優勢保持85人,占15.8%;優勢減弱354人,占65.55%;無影響101人,占18.70%。)(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對師范生自身的影響如下:增強競爭意識478人,占88.52%;影響學習,造成壓力55人,占10.2%;無影響7人,占1.28%。)
五、調查結果與建議
(1)調查結果。通過調查與數據分析,主要得到以下三個結論:第一,大多數師范生對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了解程度不夠,甚至不了解;第二,對失去“教師終身制”的師范生而言,他們對新制度的實施表示支持與反對的比例相當;第三,新制度使師范專業優勢減弱,師范特色地位下降,但增強了師范生的競爭意識,同時導致師范生有心理壓力。
(2)建議。一是師范生應該加快自身的轉變,全面發展自身素質。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才能適應社會對教師專業化需求。作為師范生,在加快自身轉變的同時,要以學校的信息為主,充分利用網絡等有效資源時刻關注與教師行業有關的動態信息,從而使自己能夠從容地應對新制度的變化。為此,師范生應該增強對自身素質的培養,把學校培養和自我鍛煉相結合。一方面要學好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的教育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多渠道鍛煉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可以多參加各種教學技能比賽,還可以通過實習來提高教學實踐能力,使自身的教育教學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二是學校應加快轉變對師范生的培養模式,保護師范專業特色,防止師范生的培養走向應試化。面對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改革,學校應該加快轉變對師范生的培養模式,努力將“能教學”轉變為“教好學”的師范生教育,以此來適應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為應對這種轉變,學校要本著以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為目標,以教師教育特色為核心,以新制度對師范生的要求為依據,根據新制度對師范生知識和技能各方面的要求,從課程內容、教學實踐、知識與能力等方面,逐步規范和完善師范生的培養體系,全面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同時,學校對師范生的培養不能僅僅為了通過資格認定,要明白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意圖所在,防止師范生的培養走向應試化,造成“師范不師”的局面。三是政府應該做好新制度的宣傳工作。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能否順利實施,在于廣大利益相關者對其的了解程度。因此,政府應該做好對政策的宣傳工作,有利于師范生對新制度有更深的了解。首先,政府在正確解讀新制度的文件內容后,借助電視媒體、報刊等各種宣傳渠道,及時、準確地將制度的內容進行宣傳。其次,政府應該把學校作為宣傳的“主體”,學校是師范生的培養基地,督促學校做好宣傳工作,保證把政策信息切實到位地宣傳給每一位師范生。將以上兩者相結合,貫徹落實對新制度的宣傳工作。
六、結束語
雖然新制度對師范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但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師范生的首要任務在于加快自身轉變,全面發展自身的素質,努力在“能教學”的基礎上“教好學”,將學到的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為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做準備。
參考文獻:
[1]陳克娥.關于新教師資格考試政策反響的調查報告[J].上海教育科研,2013(04).
[2]王雪燕.中小學教師資格國家考試制度試點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4.
[3]王軍.國家教師資格統一考試對職前教師教育的影響[J].高校教育管理,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