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 要:只要我們把農村留守兒童時時放在心上,處處關注他們的生活點滴和行為習慣,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把他們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好,就能讓他們健康向上、茁壯成長,從而構建和諧家庭,營造和諧校園,創建和諧社會。
關鍵詞:留守兒童;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038-01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進城打工,但是他們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農村生活、讀書,成為留守兒童。這部分學生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口流動的產物,因為教育條件的限制,在學習上特別是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這部分留守兒童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我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實踐。
一、培養留守兒童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
我們從培養留守兒童的學習語文興趣入手,以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①增強學習語文快感,培養直接興趣。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么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為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加強學校硬件建設,通過宣傳欄、干部選拔、樹立典型等校園文化建設,為留守兒童創設一個舒適安逸的學習生活環境;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在游園活動、野炊郊游活動、文藝表演活動、知識競賽等活動中積極融入留守兒童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因素,融趣味性于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喜悅,培養學習的興趣。 ②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系孩子的思想和實際,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語文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系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建立并實施好教師與留守兒童的交心、談心活動,通過此活動,融洽師生感情,進行學習目的的滲透;其次,實行代理家長制,使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再次,從留守兒童身邊和網絡等找優秀學生事跡,為每個留守兒童樹立學習榜樣,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 ③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孩子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持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它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學校組織教師參加課堂教學設計比賽,以此為載體,鼓勵教師設計能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精品教案,調動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其次,開展好教學研討活動,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技藝都得到提高,能有效開展互動式教學,調動孩子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培養學習興趣。 ④創建有利于學習興趣培養的外部環境。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長出好莊稼,只有良好的外部環境才可能培養出智力優秀、聰明活潑的孩子。
二、培養留守兒童語文預習與復習的習慣
目前教師沒有關注培養留守兒童的預習習慣,新課上完后,留守兒童才知道學習了什么,這樣無準備的教學,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哪里,帶著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學實踐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后還會忘記,留守兒童回家因無人監督,更不會復習,遺忘會更快。當然遺忘是大腦規律的表現,但是只要及時復習,就會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留守兒童把平日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知識的缺陷。
三、培養留守兒童的全神貫注的語文學習習慣
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是隔代親人或親朋好友,他們往往對留守兒童監督不嚴,或缺乏文化知識,無法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父母在家檢查作業、參加家長會等對孩子最基本的學習監督職責都無人擔當。處于童年時期的留守兒童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自我控制能力本來就比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勵和督導,甚至失去監督后,就沒有學習壓力和動力,學習處于放任自流狀態,自然難以上進,有的不進則退。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就要注重以下兩點:
1、上課認真聽講語文習慣的培養。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能學習好,課堂教學任務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學時我們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對于根本聽不懂的孩子,教師應給他們做個別輔導。對于自制力差,愛走神的孩子,教師應在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對于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教師應在課堂上給孩子表現并得到肯定性評價的機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指導孩子記好課堂筆記,大擔提問。
2、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系、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造,敢于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說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于挑戰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對所學的新知識,通過思考找出它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使知識形成體系,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對于思考過程中發現的不懂、不理解的問題,及時向別人請教,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同學之間充分的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互補性;請教仍然得不出正確答案的問題,暫時存于頭腦中,日后再繼續探
四、培養留守兒童獨立完成語文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由于留守兒童大部分學習成績不好,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而完成作業是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消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的一環。作為教師首先對改善孩子不良行為的標準不要定得太高、太嚴格、太硬性。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他們的實際水平出發,有效地控制作業的難易程度和數量的多少,使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克服困難,愉快地、自覺地按要求完成作業。其次教師布置作業時,應注意“兩性”:一是目的性,即作業應突出知識點,提倡少而精;二是階梯性積極思考發言注意書寫整潔等,這些都是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基本元素。我們要在每節課上仔細檢查,在每天當中認真督查,看他們有沒有達到這些要求,做得好不好。再次要求學生做作業時不抄襲別人的作業,做作業時精力要集中。總之對成績較差的留守兒童可以適當布置一些簡單的量少的作業,對特別困難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指導。做完作業之后,應認真檢查,自我評價,發現錯誤及時更正,教育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