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順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改革,必須摒棄以往固有的教師“灌輸式”教學,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上以學生為主導,因材施教,讓學生們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對于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來說,更要改變以前枯燥的教學內容,結合現代的多種資源來創造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116-01
新課程改革以素質教育為理念,提倡新的教學模式。作為基礎和支柱的小學語文,更要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來順應新課程的要求,適應不斷前進的時代,使學生們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筆者認為,在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主,以教為輔,學以致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到指路人和輔助者的作用,學習關鍵是靠學生自己。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和責任,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和自身的特點,盡量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學為主,以教為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知識,獲取學習中所得的經驗,這樣也能加深學習的印象,更好地識記所學知識。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習效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哪一門學科,興趣都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通過課前講故事、課中提問、課后互動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思維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最關鍵的就是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在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分組討論、小組比賽等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注重啟發教學,并倡導學生個性發展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進行啟發式教學,而不是以往的“滿堂灌”模式,這樣的啟發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靈活多樣的思維,并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學習,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傳統的儒家文化就倡導因材施教,也就是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及學習狀況來進行適合的教育,同時,新課改改革下也提倡學生個性自由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全面發展。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們自身的學習進程和接受能力來不斷地調整學習計劃,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以適應學生各階段的學習。
四、注重網絡教學資源的運用,優化小學語文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網絡資源,能夠降低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首先,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其學習知識的能力也比較有限,思維也需加強訓練,單純靠書本知識來教授會使小學生們感到枯燥無味,學起來比較困難,而運用網絡資源后,教師通過幻燈片的形式把課本知識直觀地展現出來,能夠降低小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習效率,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的各種能力培養在這一階段就能很好地體現出來。語文教學是基礎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學習能力、創造力和認知能力等。
五、注重創新新的教學模式,如問題情境模式、模擬情境模式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更快的學習社會技能。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有關聯的情境學習實踐,培養出孩子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知道,自己就是這個社會團體中重要的一員,學習技能,不如去實踐技能,否則,理論永遠跟不上現實變化的腳步。而教育的實質就是為了讓受教育的群體得到在社會上生存的本能,所以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的提出,彌補了我國教學中理論大于實踐的短板,也讓教師真正的理解到教學的意義。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有豐富的想象力,還可以擁有以后生存的社會技能,努力的去接受,不如自己去親手實踐。創新新的教學模式,讓小學生的課堂更加充滿活力。
六、注重語文教學與其它學科的聯系,融會貫通
就像蓋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樣,要想學好其他學科,必須要學好小學語文。因為語文教學是各科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并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語文教學中的識字,語句理解等對于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注重小學語文的基礎學習,找到語文與其它學科的相同點,來更好地學習各科內容。只有學好小學語文,才能在良好的基礎上去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七、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筆者認為,學習不是一味地服從教師,死讀書,只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和間接經驗的獲取,這樣的學習會使學生感到非常的被動,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多帶學生去戶外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多一些親身的感受和體驗,從實踐中獲取的直接經驗更容易被記憶,也能使學生們更好地適應現實生活。
總之,在新課程體系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我們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啟發教學,倡導學生個性化發展;注重網絡教學資源的運用和創新新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將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讓學生融會貫通,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韋憲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技巧探討[J].語文學刊. 2014(21)
[2] 李煒瑋.探析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策略[J].中國職工教育.2014(18)
[3] 管 敏.互動開創新天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語文教學通訊·D 刊(學術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