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鋒
摘 要:現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缺失,教學方法守舊等。本文中我將列舉幾個物理教學過程中典型性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改革建議。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問題;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93-01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以數學為代表的理性學科對學生的重要性,但相比起語文、歷史等感性學科來說,作為客觀性學科與人類現實生活的貼合度更大。以物理為例,物理是專門研究物質基本結構和運動規律學科,在經濟、科技發展等領域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但物理同時也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我國在課程設置時,考慮到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和知識吸收能力,在初中階段才開始將物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呈現出來。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學生往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少,但效果卻不理想,如果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出現偏差,那么整個教學效果則會雪上加霜。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發現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且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問題分析
初中生是初次系統性的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缺乏相應的思想和知識方面的基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容易出現問題。下面我將結合教學實際,列舉一些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
1、信心缺失
物理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初中物理教材中雖然涉及到的大部分都是基礎性的知識,但對剛剛接觸這門學科的學生來看,依舊存在學習難度。一部分學生在畏難心理的影響下,容易出現“不戰即退”的情況,從心理上否定自己的學習能力,因而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給自己以錯誤的心理暗示,本能的逃避這門學科的學習。
另外,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物理對于學生理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有的學生先天思維比較偏向于感性,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吃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逐漸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2、不良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有條理的完成學習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現在大部分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接觸物理這門學科時也不能有條理的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學習,進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例題講解時會強調很多重點問題,列舉一些典型例子,有的學生習慣于直接在書本上勾勾畫畫,或者進行記錄,但是書本上空間有限,容易導致記錄的筆記混亂,給以后的復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教學方法刻板
雖然近年來素質教育教學體制已經普及開來,但很多教師依舊受到應試教育教學體制的束縛。“分數觀念”依舊在教學過程中起著無形的引導作用,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習慣于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課堂上的時間超過三十分鐘都是在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這種忽略學生聽課感受,高強度的知識傳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知識吸收的超負荷,即因為接收的知識量大,反而找不出其中最重要的知識點,不僅造成教學時間的浪費,還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二、改革措施
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是一個好的現象,這表明教師的教學工作還有繼續完善的空間,針對上述三個問題,我總結出以下幾點教學改革措施。
1、幫助學生重塑自信
首先,在教學伊始,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打好物理基礎。每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能力是良莠不齊的,為了盡可能的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選擇基礎性的題目作為例題進行授課,這樣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減少,教師所講的內容基本都能夠聽懂,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就會逐漸的提高。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以鼓勵為主的教學策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發現學生身心上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任何進步都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可以大大滿足學生的虛榮心,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話語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從而帶動信心的提高。
2、監督學生養成好習慣
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初中生由于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時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我們在具體實施時,需要具有一定的計劃性。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預習,即在教師進行新知識的講解之前,學生自己事先對知識進行了解的一種準備行為。大部分初中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所以教師可以先將預習作為一項任務或者是課后作業布置下去,并且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幫助監督學生按時進行課下預習。另外,教師還可以事先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跟著問題進行自主預習并且試著尋找問題的答案。監督和引導雙管齊下,能夠讓學生逐漸適應課前預習這一行為,直到不用教師監督學生也能自覺地進行課下預習。
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養成做課堂筆記的習慣。和課前預習不同,大部分初中生都會主動做課堂筆記,所以,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監督每位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然后在聽課過程中將教師講到的重點物理知識,以及在課下練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同時,教師還可以不定時的進行筆記的抽查,以確保學生每一堂課都及時做好筆記整理。
3、改進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以學生的需求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探究式和問題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物理學習的主要目標就是教給學生解決不同問題的方法,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授課。每個小組在問題的指引下集思廣益,共同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總之,物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有很多,解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但不論出現任何問題,我們都要重視起來,并且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結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不斷進行探索,最終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