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群周潔呂曉王燕
?
人性化護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孫群①周潔②呂曉①王燕①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精神病性、軀體化、強迫、恐懼、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及其他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護理前,生理功能、心理衛生、肌體疼痛、情感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以及活力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以上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健康行為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心外科患者臨床護理可收到滿意效果,其有利于糾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臨床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生命質量,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心外科患者; 人性化護理; 應用效果
②山東省青島市中心醫院
First-author’s address:Qingdao Municipal Medical Group,Qingdao 266000,China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富有創造性以及先進性的護理理念,其倡導全方位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從心理層面、生理層面以及社會精神層面保證患者的舒適度與滿足感,盡量緩解疾病所帶來的不適感。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現階段人性化護理理念在醫療衛生服務中得到廣泛應用,其護理效果滿意與否對于臨床護理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1-2]。本文就此觀察并分析人性化護理在心外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20例心外科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齡11~77歲,平均(39.4±10.7)歲;其中74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8例為風濕性心臟病,8例為先天性心臟病,6例為心臟黏液瘤,4例為其他心臟疾病。入組病例均接受手術治療,并由ICU病房收治,實施重癥監護1~3 d。按照RevMan5.0軟件生成的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性化護理。人性化護理內容如下。
1.2.1掌握患者個性化需求 入院后醫護人員應結合患者個人需求,了解患者動態性需求變化,與患者之間形成緊密聯系,促進護患關系和諧,并在動態了解個性化需求的同時做好相應記錄。與此同時,宣教護士還應將主治醫師、科室環境和責任護士詳細介紹給患者,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熟悉醫院環境,避免環境陌生感所引起的不良情緒。
1.2.2術前護理 心外科手術風險性是難以避免的,很多患者和家屬對于疾病預后情況都較為憂慮[3]。所以本科首先自制了圖文式健康教育手冊,術前到病房進行術前宣教以便解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其次引導患者對心外科重癥監護室進行參觀,并介紹監護室內各類監護儀器、導管以及插管等護理知識,有助于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防止術后轉入ICU時產生恐懼心理。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正確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以及床上大小便的技巧,同時還應嚴格測定患者體重身高數據,結合患者個體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4-5]。
1.2.3術后護理 心臟疾病患者術后病情往往變化較快,波動較大,所以ICU病房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ICU病房收治患者后,護理人員應開展心電監測,每隔15 min一次,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則延長至30 min一次,同時還應對患者動脈血氧飽和度、血壓、體溫以及脈搏等指標進行嚴密監測,觀察患者呼吸深度以及呼吸頻率情況;每隔4 h監測患者中心靜脈壓一次,或結合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隨時進行監測。其次心外科手術病例術后一般給予機械通氣輔助呼吸,而氣管內吸痰則有利于通暢患者呼吸道,防止氣道堵塞。吸痰前首先應仔細聽患者呼吸音,確認患者是否需要進行吸痰護理。在吸痰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規程,避免感染事件。再次,心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多半有程度各異的心律失常。對于心律失常患者,護理人員首先應展開血氣分析以及生化分析,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處理。除此之外,護理人員應致力于為患者提供靜謐、舒適的病房環境,盡量減少不必要噪聲,不可大聲說笑;關掉暫停使用的儀器;保持病房內柔和光線,不可太過明亮。患者可觸及或可視范圍內應放置患者喜歡的一些物品,勤換衣物,定期晾曬被褥,做好病房清潔工作。最后還應密切監測患者泌尿系統情況,觀察尿液顏色、尿量以及渾濁度。一旦發生異常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并協同醫師展開救助處理。
1.2.4其他護理
(2) 單邊供電模式下2列AW0車測試場景如圖2所示。通過該場景可以測得2列AW0車同時起動的電流波形,同時也可以考驗單邊供電模式下牽引供電系統的極限能力。該極限能力是牽引供電系統故障情況下提供有效運行供電的保障能力。
1.2.4.1飲食護理 心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應盡量早期恢復進食,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告知患者以富含維生素的高熱量以及高蛋白食物為主;若患者無法自主進食,則可采取鼻飼飲食;若患者伴有營養不良情況可給予靜脈營養補充機體熱量,提高機體免疫力水平,降低并發癥發生率[6-8]。
1.2.4.2心理護理 在心外科患者術后康復進程中,心理護理的作用是極為重要的。術后接受ICU病房照護,患者多因家人隔離、年齡偏大以及環境改變等因素影響而出現抑郁、恐懼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患者疾病康復造成不良影響。所以護理人員應在術前以及術后護理工作中加強溝通交流,與患者談心以掌握其心中感受,并給予相應的鼓勵,引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念。對于低齡患者可通過撫觸額頭、手臂等方式表達醫護人員的關愛之情,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就在身旁,從而能夠提高治療依從性。此外,也可在病房內播放輕柔音樂,以緩解患者焦灼情緒,分散其注意力,并輔以心理指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2.4.3早期復健鍛煉 早期開展復健鍛煉可有效促進患者關節部位、心肺功能以及胃腸道功能恢復。所以護理人員在術后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復健活動鍛煉計劃,應注意保持循序漸進原則,幅度不可太大,進度不可太快。此外在進行各項操作時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流程,避免出現交叉感染。
1.2.4.4并發癥護理 對于心力衰竭患者應采取鎮靜、吸氧護理。安慰患者以解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同時選用咪達唑侖、丙泊酚等鎮靜藥物,如合并支氣管痙攣,可應用嗎啡、氨茶堿等藥物,但對老年和兒童、呼吸功能較差的患者,嗎啡使用應謹慎或減量,肺心病患者禁用[9-12]。合理氧療是治療心衰、糾正呼吸困難的重要手段,一般以鼻導管吸氧,流量為3~5 L/min,如嚴重肺水腫、雙肺廣泛濕性啰音、哮鳴音者可給30%~50%酒精過濾吸氧,或應用祛泡劑以利肺泡表面張力吸收,改善肺水腫。對于心律失常患者應在術后借助心電監護儀,連續監測心率與心律的動態變化,發現異常,隨時描記,結合血液動力學的變化,電解質、血氣分析及患者本身特點予以綜合分析,作出正確判斷,為制訂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分別在護理干預前后通過癥狀自評量表(SCL-90)以及中文版SF-36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命質量情況[13-14];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健康行為情況(包括自我觀察、遵醫行為、規律生活、定期復查、積極溝通)以及護理滿意度。其中80~100分提示為滿意,60~80分提示為一般,低于60分提示為不滿意[15]。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前后SCL-90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后精神病性、軀體化、強迫、恐懼、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及其他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精神病性、軀體化、強迫、恐懼、人際關系、抑郁、焦慮及其他指標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CL-90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CL-90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分
組別 時間 精神病性 軀體化 偏執 強迫 恐懼對照組(n=60) 護理前 1.77±0.49 2.44±0.91 1.60±0.44 2.11±0.81 1.84±0.71護理后 1.64±0.33* 1.77±0.51* 1.52±0.50 1.75±0.42* 1.60±0.27*觀察組(n=60) 護理前 1.75±0.51 2.45±0.87 1.59±0.47 2.10±0.79 1.85±0.73護理后 1.59±0.31*△ 1.61±0.50*△ 1.50±0.49 1.62±0.29*△ 1.47±0.29*△

續表1
2.2兩組護理前后生命質量各維度評分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理功能、心理衛生、肌體疼痛、情感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以及活力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以上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命質量各維度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生命質量各維度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分
組別 時間 生理功能 心理衛生 肌體疼痛 情感功能對照組(n=60) 護理前 81.92±3.46 45.94±4.17 65.39±2.44 55.16±3.81護理后 86.75±2.91* 61.99±4.29* 78.65±3.96* 72.62±2.20*觀察組(n=60) 護理前 81.74±3.67 46.33±0.87 65.12±2.47 55.60±3.59護理后 90.62±1.98*△ 69.70±5.14*△ 84.77±3.92*△ 79.79±3.54*△

續表2
2.3兩組護理后健康行為比較 經護理后,觀察組的健康行為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護理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護理后健康行為比較 例(%)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人性化照護理念最早可見于Watson的人性照護護理模式,其中人性照護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必須樹立人性科學認知,為患者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因此人性化護理對于患者人格尊嚴以及生命價值給予充分尊重與關注,并以此為核心致力于為患者創設舒適、靜謐、安逸的休養環境[16]。由于心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病情復雜多變,變化較多,其救治危險系數以及病死率相對較高;而護理工作質量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病情改善情況,就此點來看,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心外科臨床護理工作顯得極為必要[17-18]。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兩組患者的SCL-90量表各項指標(精神病性、軀體化、強迫、恐懼、人際關系、抑郁、焦慮以及其他指標)與生命質量各維度評分(生理功能、心理衛生、肌體疼痛、情感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總體健康以及活力等)較護理前均有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在上述指標上的改善情況更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人性化護理模式有利于鞏固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同時觀察組遵醫行為、病情自我觀察、規律生活、定期復查及積極溝通等健康行為較對照組更優,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王湘郴等[19-20]報道的結果基本相符,說明人性化護理可改善心外科手術患者健康相關行為,促進患者恢復。同時,觀察組經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9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人性化護理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心外科患者臨床護理可收到滿意效果,有利于糾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臨床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生命質量,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的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郭舒婕,王曉敏,張艷麗,等.床邊護理工作制在心外科優質服務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68-269.
[2]周嵐,惠菊芬,于敏.護理需求識別交流卡在胸心外科ICU護理中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2,14(6):553-554.
[3]支慧,秦德華,山慈明,等.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外科手術圍術期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9):77-79.
[4]李雯,康鳳英.集束化護理預防心外術后患者ICU譫妄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4):94-97.
[5]楊娜.心外科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應用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z2):109.
[6]陳敏.護理人文關懷在胸心外科監護室護患溝通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28):2655.
[7]黎麗華.優質護理服務在外科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6):139-140.
[8]謝元花.人文關懷護理干預在門診外科手術患者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9(8):60-61.
[9]楊志湘.心外科患者的心理狀態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5):210-211.
[10]甄儉輝.層級全責一體化責任制護理模式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5):51-52.
[11]張芬蘭,杜宇,陳利君,等.護理風險管理在胸外科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0):55-56.
[12]張會民.護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踐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6):258.
[13]羅季芳.心胸外科術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68-69.
[14]崔英,鐘海靚.心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2):187-188.
[15]祝燕琴.舒適護理對減輕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疼痛水平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0):84-85.
[16]張秀燕,袁愛華,李毓陽,等.心理護理對胸心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9):1291-1292,1296.
[17]劉立瓊.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分析和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1):89-90.
[18]于輝,王江濱,于國珍,等.胸心外科病種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0):911-912.
[19]王湘郴,曾麗吟,莊鵬,等.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4):79-80.
[20]李智明.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3):116.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Surgery
/SUN Qun,ZHOU Jie,LYU Xiao,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2):086-089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surgery.Method:120 patients with cardiac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zed nursing.The car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psychoticism,somatization,obsessive compulsive,fear,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epression,anxiety and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and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mental health,body pain,emotional function,psycholog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overall health and vigor indicato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nursing,and the scores of above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ealth behavio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0.0%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nursing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can receive satisfactory results,it is conducive to correct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Humanized nursing; Application effect
收稿日期:(2015-06-19) (本文編輯:歐麗)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2.025
通信作者: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