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巖,李光彩,黨 燕(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保定071051)
?
云南普洱茶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
史巖,李光彩,黨燕
(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云南普洱茶是中國名茶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普洱茶走出國門是云南開拓國外市場的優勢所在。近些年來,云南省普洱茶的出口貿易發展較快,然而在茶葉出口流通過程中也現出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云南普洱茶在出口流通等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安全有效的策略,以促進云南普洱茶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云南普洱茶;出口貿易;對策分析
隨著中國與其它國家的貿易合作往來的日益頻繁,為云南普洱茶走出國門創造了有利條件。普洱茶是中國名茶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受到中外消費者的青睞。云南有著獨特的氣候條件,茶葉生產條件十分優越。因此,云南普洱茶在出口貿易中有著很強的競爭力,相比其它農產品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1.1 出口額不斷增加
近些年,云南省普洱茶的出口貿易發展較快,國外客戶也在不斷增加。雖然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普洱茶貿易一度呈現下滑趨勢,但很快回暖并有上升趨勢。隨著中國農產品出口數量的不斷上升,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額有了大幅度增長。
1.2 出口品種豐富
云南的茶樹品種豐富,茶樹生長對環境、氣候等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普洱茶品質較優,與其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有很大關系。而云南普洱茶也成為許多國家進口的主要產品。隨著中國與一些國家實現了農產品零關稅后,云南普洱茶的出口量日益增加,在國外市場的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云南省豐富的茶葉種類受到了國外消費者的喜愛。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云南普洱茶的出口貿易日益頻繁,茶葉出口量得到迅速發展,豐富的茶葉資源得到了廣泛利用,提升了云南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隨著云南省對普洱茶原料和生產技術的開發培育,普洱茶的資源優勢也逐漸顯現,成為云南省出口產品的特色代表。普洱茶出口額逐年上升,已經成為云南出口貿易中極具競爭力的農產品之一。
1.3 出口市場穩定
隨著云南普洱茶出口貿易的較快發展,國外一些國家對云南普洱茶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泰國、越南等國家,已經成為云南普洱茶的主要貿易國。隨著云南出口貿易的不斷發展,緬甸也成為主要的出口國家,出口額也在穩步增加。在出口市場中,老撾和泰國的需求相對較穩定,出口額穩中有升。隨著中國逐步推進貿易優勢政策,云南與貿易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出口額有了更新的突破和發展。
1.4 經營主體多元化
近年來,隨著茶葉產業的不斷發展和提升,云南省的茶葉出口主體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從傳統的以國有企業統一市場的局面逐漸演變為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崛起。國有企業比例下降,民營企業明顯增長,外商投資企業也有所增加。在云南省茶葉出口貿易中,云南省的茶葉民營企業呈現出增長態勢,而國有茶葉企業的出口量明顯下降。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額仍然保持穩定增長的局面。隨著民營茶葉企業出口業務的不斷增多,優勢也日漸顯現。云南茶葉企業出口主體的多元化發展,不僅使云南的出口貿易更加靈活多樣,而且也促進了民營企業之間的合理競爭,不僅優化了茶葉企業服務,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同時有效地拓寬茶葉市場,使云南茶葉產業得到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2.1 茶葉產業缺乏科學合理規劃
云南省大部分茶農仍然采用傳統單一的生產模式,由于再生產方式簡單,對產品附加值的追求不高,不愿意嘗試多元化的新經營模式,因此,茶葉市場的制約因素較多,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隨著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云南省各個地區都逐漸采取了現代化措施提高生產經營,但是由于茶葉企業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在茶葉生產、茶農和茶葉企業之間并沒有形成有效的產業鏈,這不僅是茶葉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是農業產業發展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云南省的茶葉企業生產規模有限,生產方式較原始,因此造成效率和質量較低,浪費較嚴重。同時,大多數茶葉出口企業規模較小,大多數是生產中低端茶葉產品,高端產品較少,產業發展鏈條較短。此外,各個茶葉企業之間協作意識較差,在產品出口時沒有集中報關權,因此造成了在出口市場中的分銷環節時間較長,這也造成了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質量下降,嚴重制約了云南茶葉的出口能力和規模。
2.2 交通設施不夠完善
近年來,云南省的交通條件也得到了一定改善,高速公路的建設以及國際機場條件的改善,都使云南省的出口運輸條件有所提升。但是盡管如此,由于云南省地形復雜,經濟基礎相對較弱,運輸方式仍然較單一,主要采用陸路運輸方式。雖然省內有瀾滄江—湄公河運輸通道,但是由于經濟水平、自然條件、交通運輸差距等限制,開通河道運輸難度較大,運輸能力也十分有限。在云南茶葉出口的國家中,僅有新加坡的交通設施比較完善,其它國家的交通仍然存在較多問題,例如泰國,雖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鐵路發展較落后,這給出口貿易合作造成了一定阻礙。此外,云南與一些主要的貿易國家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物流體系,由于物流公司少,專業人才也十分短缺,因此,對云南茶葉出口造成了一定影響。
2.3 茶葉產品市場混亂
云南省出口的茶葉產品規范性較低,茶類等級不夠明確。普洱茶是世界知名茶產品,在國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普洱茶的國際化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也造成了大量的普洱茶生產企業涌現。但是由于茶葉企業商標規模都不夠明晰,信息傳遞十分模糊,給消費者造成品牌識別不清的現象,消費者往往花高價買到次品,不僅造成了茶葉產品市場的混亂,也影響了云南普洱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此外,由于茶葉產品出口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只在一些邊境的小型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經常出現低價銷售等情況,這種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也使一些質次價低的產品出口到其它國家,也給國外市場留下低檔次的形象,一些高品質的茶葉也無法進入高端市場,嚴重影響了云南茶葉的品牌度和信譽度。
2.4 貿易貨幣結算困難
隨著云南省與其它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漸頻繁,在2008年,云南與其它國家的貨物貿易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這種人民幣的跨境結算對云南的對外貿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跨境結算發展較緩慢,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影響了雙邊貿易的順利開展。首先,出口國家關于人民幣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認識和依賴。其次,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方式尚處于探索階段,在報關、退稅等業務中的操作還不夠具體和明確,沒有形成完善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體系,這也給云南的出口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制約。
2.5 茶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完善
茶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茶葉的質量安全與人們的健康密切相關,尤其在出口茶葉農藥殘留等問題也引起了進口國的關注,茶葉產品的質量問題也成為茶葉出口的重要阻礙。云南省的茶葉種植多以茶農分散種植,由于地理位置和環境制約,對茶樹需要定期噴藥,但是仍然無法避免病蟲害的發生,一些地區的茶農為了減少茶葉蟲害,加大施藥次數和用量,使茶葉的農藥殘留超標,在茶葉出口時不符合出口產品標準。一些進口國以此作為降低茶葉價格或減少進口量的借口,有的甚至加設綠色壁壘,使云南的茶葉出口受到一定的制約。
3.1 提升茶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充分發揮云南當地的茶葉產業相配套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企業的帶動作用,積極培育茶葉龍頭企業,引導云南的茶葉生產更加規范化,延長產業鏈,提升茶葉出口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還可以根據茶葉出口企業的發展形勢,發展一些重點茶葉企業,實現有效管理,培育規模效益較高的茶葉龍頭企業,以促進茶農增收和就業,提高云南茶葉的品牌效應和推廣力度。
3.2 推進交通運輸建設
云南省內的泛亞鐵路、蒙河鐵路、廣昆復線等線路的施工改造,將給云南茶葉出口帶來極大的便利和優勢。此外,云南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加快口岸建設和提高貿易功能,解決人員出入境等問題。同時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動了出口貿易通關的進程,帶動云南貿易物流的深入發展,促進了當地茶葉出口的可持續發展。
3.3 規范茶葉交易平臺建設
進一步明確云南茶葉品牌商標,按照茶葉的產地、質量和品牌等因素劃為不同的茶葉層次,明碼標價。同時要加強云南茶葉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的建設,使茶葉產品從傳統的生產銷售模式逐漸轉變為現代化電子交易方式,將電子交易平臺建設以高起點和高定位為基礎,同時引入更新的茶葉交易方式,形成茶葉信息發布和交易結算于一體的信息模式,使消費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交易信息,進一步帶動云南當地的茶葉產銷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3.4 增強跨境貨幣結算的穩定性
當前我國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狀況并不樂觀,面對這種局面,中國政府要逐漸實現貿易企業對人民幣的需求,使跨境貨幣結算更加規范化和制度化,減少交易風險,使人民幣結算更具安全性和穩定性,加強與其它貿易國家之間的溝通互動,提高進口國對人民幣結算的接受度。
3.5 加強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質量安全是茶葉產品的基礎和保障,要不斷加強茶葉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提升監管水平,加大對茶葉產品的檢驗執法力度,規范茶葉企業的生產經營,防止不合格的茶葉出口。同時,云南省應與進口國建立合作檢驗機制,以提高茶產品的安全監督,避免出現茶葉質量不合格的現象,使云南的茶葉品牌更具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羅敏.云南農產品出口現狀及其國際競爭力分析[J].當代經濟,2012(1):72-73 .
[2]熊彬,嚴海霞.云南與GMS國家農產品貿易競爭優勢及互補性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20-27
[3]魯翔,張建群.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逆差問題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0(36):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