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傳記文學外譯——中國文化走出去之“先鋒”文學

2016-04-03 07:51:34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外譯

魏 泓

(1.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院, 北京 100089;

2.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

傳記文學外譯
——中國文化走出去之“先鋒”文學

魏泓1,2

(1.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院, 北京100089;

2.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 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分析了傳記文學走出去的“先鋒”特性及 “先鋒”作用,認為傳記文學外譯有助于展現中國的歷史與民族特點、傳播中國人物與中國精神、塑造中國形象、弘揚世界人性、促進整個人類的文化繁榮。

關鍵詞:傳記文學; 先鋒; 外譯; 中國文化走出去

作為文學和文化范疇中最重要的文類之一,中國傳記文學歷史源遠流長,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高度的審美價值。中國傳記文學承載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中國文化符碼,是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不言而喻,文學是“人學”,而傳記文學應是人學中的人學。如果說文學在文化走出去中具有重要地位,那么傳記文學應在文學走出去中擁有“先鋒”地位。然而,目前,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數量遠不如外國文學引進來的數量,而對于傳記文學來說更是如此。中國曾從國外譯介了大量的傳記文學,對中國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走出國門的傳記文學卻寥若晨星。在大力倡導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同時,更應大力弘揚中國傳記文學走出去。傳記文學是中國文化的代言者,其外譯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對話的重要渠道。

一、 中國文化、中國文學與傳記文學“走出去”

中國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弘揚中國文化、惠及世界人民,正如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認為的那樣:“在全球化的語境下,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的傳統將成為全球共同擁有的遺產,而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所有物”[1]。目前,中國文化輸出遠不如文化輸入,世界對中國文化不太了解、甚至還存在著一些誤解,那么,積極主動地讓中國文化走出去參與全球的合作與競爭顯得極為重要。文化軟實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2005年,國家正式提出“加快實施文化產品‘走出去’戰略”。2006 年,文化部制定了《文化建設“十一五”規劃》,明確了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文化既是文學活動的背景,又是文學構成的整合性要素;文學又是人類文化成果的一種富有獨特價值的載體,是一種文化顯現的符號[2]。中國文學“走出去”戰略是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文學的傳播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否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標志之一,通過文學傳播讓世界認識、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社會、傳統、生活方式等顯得特別重要,這不僅是國家文化戰略的需要,更是符合人類和平與長遠發展的根本利益。讓文學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有利于促進不同民族間相互了解與尊重、對話與交流,有利于世界文學與文化互榮共生。文學翻譯是豐富人類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具有強國興邦的作用,而傳記文學外譯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傳記文學,魅力四射。她的文學價值、歷史意義、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是獨一無二的”[3]。傳記文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它可以增長見識,啟迪智慧,開闊視野,提升人文素養,提高知識品位,豐富歷史與文學知識,增強克服困難與挫折的勇氣等,而傳記文學外譯更會有助于展現中國的歷史性與民族性,塑造中國形象,傳播中國精神。近年來,中國文化加快速度走向世界,中國文學正在悄然融入世界文學的廣闊天地,正在爭取從世界文學邊緣走向中心,而作為中國文學中的一種重要文類——傳記文學,卻少被問津。讓中國傳記文學走出去,就是讓中國歷史走出去,讓中國人物走出去,讓中國精神走出去,不僅讓世界各地的人更好的了解中國文化,更會有助于世界各國的文化繁榮與共同發展。

二、 傳記文學走出去之“先鋒”性質

傳記文學是一個在東西方文學中均有著悠久歷史的文類,也是現當代文學中最受關注的文類之一[4]1。“傳記文學”這一名稱始于胡適,他于1914年首先使用這個名稱,在這之前一般稱之為“傳”或“傳記”。什么是傳記文學呢?《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第1312頁“傳記文學”條:“記載人物經歷的作品稱傳記,其中文學性較強的作品即是傳記文學。” 這個概念比較寬泛,認為“傳記文學”是指“文學性較強的”各種傳記作品。陳蘭村認為:傳記文學是歷史與文學結合的產物,它是藝術地再現真實個體人物生平經歷及性格的一個文類[5]。本文所使用的“傳記文學”術語是寬泛意義上的概念,指的是藝術性、文學性、真實性、歷史性、科學性都很強的文學作品。

1. 真實性文化符碼

傳記文學是歷史與文學嫁接產生的寧馨兒[6]4,傳記文學首先必須具備歷史性、真實性、科學性[6]5。對于傳記文學而言,真實性一定是第一位的,傳記文學必須以真人真事為依據再現歷史、再現人物,它必須以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描寫對象,傳記主人公及事件必須符合史實,有史學價值,真實可靠,這也是傳記文學享有崇高聲譽和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屈原、張衡、武則天等都是歷史名人,其事跡史書都有記載,不是憑空虛構的。雖然作品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是作者通過想象與虛構創作出來的,但它是一種“藝術真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與當時的實際情況。

作為對歷史的真實記錄之一,傳記文學的真實性是它與其他文學種類最大的區別。“與純文學相比較,傳記文學作品展現的大千世界是一個更真切,更實在,甚至可以在自己身前身后直接觸摸到的世界”[7]。中國傳記文學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如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傳記文學不是單純的文學文本,而是被編入了多重文化符碼。中國傳記文學涉及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是真實性文化符碼,記載真實的歷史、真實的人物,它的外譯與傳播必能讓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2. 感染性與普世性

傳記文學具有傳記與文學的雙重視野特征。它主要是寫人,以事實為根據,采用形象化的手法,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行為、心理等,刻畫出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感人至深的完整而全面的人物形象。傳記文學具有非虛構文學中相對真實的特點,但它不等于史籍,而是富有文學的感染力。“真實是傳記的生命”[8]27,但“真實具有相對性”[8]29。傳記文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其所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須符合史實,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人物和事件,而需具有充分的文學性和可讀性。傳記文學既具有史料價值,又富于藝術感染力。

傳記文學富于普世的詩性功能與審美功能,魯迅稱“歷史與文學有機統一”的《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傳記文學具有普世性經典內容。“人文學科的核心是人的問題,以人為核心的‘傳記’匯聚了以人為核心的人文學科的幾乎所有重要問題”[9]。傳記文學含有多彩的社會內容與豐富的情感訴求,它是觸及靈魂的對人生人性的感悟與思考,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與普適性。雖然傳記文學文本情節有別、風格各異,但其所表達的人性、人情是相通的。傳記文學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自身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相對的共通性。文學是文化載體,雖然中西文學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學觀念、審美意識,但是仍存在著諸多相通之處。中國優秀人物是屬于全人類的,其偉大精神是世界精神寶庫的一部分。

三、 傳記文學走出去之“先鋒”作用

“傳記文學”這一體裁特性使傳記文學走出去具有先鋒作用。傳記文學外譯會展現出最炫的中國文化風采,有助于外國讀者認識真正的中國人形象,感悟博大的中國精神,更有助于塑造人類的審美理想、凸顯人性光芒、弘揚世界人文精神。

1. 展現中國的歷史性與民族性

傳記文學述往事、思來者,往往出于緬懷英雄、紀念前輩、思考人生而作,因而“傳記文學較之一般歷史著作和文學作品有著更高的歷史價值、史料價值”[6]6。中華民族是具有深刻歷史意識的民族,是一個富于歷史傳統的民族。中國史學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完善的制度、杰出的業績、精善的理論都會在傳記文學中有所顯現。中國傳記文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往往史傳合一,講究真實性與歷史性,它是歷史與文化的結晶。

“作為對歷史的真實記錄之一,傳記文學的真實性是它與其他文學種類最大的區別。傳記文學承載歷史,再現歷史”[4]3。傳記文學同歷史學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優秀傳記作家必須具有豐富的歷史研究功底。傳記文學是文學和歷史相結合的邊緣學科,既有歷史特征,又有文學特征。傳記文學源于歷史又高于歷史,它是歷史與文學相融合的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它從歷史出發來對有影響的人物進行文學化的挖掘,對人類生存狀態、生存意義進行思索與記錄。人總是一定社會關系的產物,以人為主的傳記總是和一定的歷史環境相聯系,展現出所屬時代與所屬社會的一些特征。任何一種文化都是一定社會與時代的產物,具有社會歷史性與時代局限性。個人的歷程與國家發展的歷史是緊密結合的。傳記文學能讓讀者深入了解歷史,認識特定歷史舞臺上的特定人物。中國傳記文學反映出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傳記文學總是根植于本國傳統文化土壤中,緊密貼近現實,與民族性水乳交融。“傳記文學具有民族性,無論東西方的傳記文學,其精神上都深深刻下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傳主作為其本民族的一分子,其生平經歷、人生閱歷都具有無限的代表性,來反映當時特定的時代環境下的社會狀況與人民生活”[10]。中國傳記文學中的民族性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觀念與思想,如梁啟超的《李鴻章傳》、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等所體現的民族性充分反映出中國精神與中國形象。中國傳記文學中的民族性包括傳授生產經驗、教導綱常規范、推崇天人合一,反映出以“和”為貴、注重“仁義禮智信”的中國文化價值體系。傳記文學以其歷史性、民族性、真實性、文學性來影響讀者、影響社會。

2. 傳播中國人物,塑造中國形象

傳記文學真實生動地再現歷史生活中富有典型性的人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整個世界歷史的精華,就是偉人的歷史”[11]。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往往把自己的理想人物作為榜樣記錄下來,描述其動人形象、豐功偉績、精神風采,弘揚這些人物,從而有助于塑造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傳記文學關注對象就是作為生命主體的立體鮮活的人,深入人性世界、展現人的魅力與人性特質;它是以文學的手法來再現真實人物生平事跡與性格風采,對其生活與精神等領域進行系統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樣式。傳記文學往往對傳主的個性與心理進行細致入微、渾然一體、引人入勝的刻畫,描述其外貌、姿態、神情、語言、教養、經歷、心理等,以求全面性、徹底性、真實性地展現出本土歷史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傳主。

中國傳記文學刻畫真實的優秀人物形象,其人物從歷史名人到市井民眾,包括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企業家等。傳記文學中很多人物具有重大建樹,其影響深遠、歷久不衰。如,通過閱讀《孔子》《孫中山》《朱元璋傳》《蘇東坡傳》《林則徐》《劉胡蘭小傳》《董存瑞》《白求恩大夫》《雷鋒傳》等傳記,讀者可以了解優秀人物的奮斗史、心靈史,感悟他們奮發圖強、百折不撓的精神。傳記文學作品總是深深根植于傳主所在時代所關注的問題。優秀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不僅在于才智方面,更在于道德品質方面。中國傳記文學中記載著形形色色的優秀人物,閃耀著感人至深、燦爛奪目的人性光輝。

進行傳記文學外譯可以向全世界傳播真實的中國人物形象。傳記中所記載的優秀人物是屬于全人類的,值得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景仰與效仿。傳記里面的人物彰顯照耀世界的神圣之光、啟迪人類的智慧之光,擁有穿越時空的魔力、永恒意義的魅力,歷久彌新,與時代共存、與日月同輝。記載優秀人物的中國傳記文學具有強烈而深遠的精神滲透力與感召力,它可以通過翻譯與傳播進行廣泛輻射,讓至善至真、至誠至信、至大至剛的中國人物走向世界,讓外國讀者獲得感染與啟迪,從而惠及到整個人類的靈魂熏陶與精神發展。現階段,西方人對中國知之有限,對中國文化與中國形象的認識尚處于比較落后的階段,甚至還懷著某種偏見與誤解。通過傳記文學外譯,讓外國讀者在讀中國傳記中了解中國,加深對中國人的認識鑄造真正的中國人形象。

3. 傳播中國精神,弘揚世界人性

傳記文學以自身獨有的特色來追溯歷史、影響社會,使讀者從優秀人物的經歷中感悟人生,獲得啟迪、激勵。傳記文學把本國歷史上杰出人物真實形象和豐功偉績雕刻在自己民族的畫廊上,鐫刻在億萬人民的心靈中,從而構成民族精神的不朽象征。傳記文學通過探尋心靈、構筑傳主的精神世界來表現傳主堅忍內省、豁達圓融的品質,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展現傳主的生命價值,表達對真善美的渴望,對理想化人性的向往。優秀傳記文學是充滿人性美的經典作品,是觸及靈魂的對人生人性的感悟與思考,具有很強的普適性與可讀性。人文精神是傳記文學的價值核心和精神內涵,它是以人為本的精神,尊重人的權利,實現人的價值,展示人性和人情,弘揚使命感與責任感。以人為主體的人文精神與人道主義思想緊密相關;傳記作家往往把人性、人情、人道主義融為一體,發掘和表現傳主所體現的人性以及思想的光芒。雖然民族文化不同,審美意識和價值取向也不同,但普世的人文精神、人性光輝是共通的。傳記文學的發展與人性的發展有密切關系,傳記文學作品通常以道德倫理觀念貫穿其中,具有一般歷史作品和文學作品難以比擬的社會教育功能。

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它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樂以成德,文以載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12]。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的中國傳記文學承載著中國精神,洋溢著一種普世性的人文精神。中國人文精神就是“仁愛”,如孔子的仁愛、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愛等。仁是天地人物我之間的生命感通,是天下一家的人文精神。中國傳記文學拷問生存意義,追尋人生價值,展示出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文化價值體系;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髓,灼顯中國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格修養和仁愛孝悌、謙和好禮、修己慎獨、篤實寬厚等優良品質。中國傳記文學體現出天人合一的終極價值追求,崇尚自由,追求平等,堅持理性精神。作為最高境界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和”深深滲透在中國傳記文學中,“和” 即天人合一,貴和尚中,包括人與人之和、人與社會之和、人與宇宙之和。它內含著“以和為貴”“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共同發展的宗旨,這與全世界現共同倡導的互融共生的時代精神相吻合。“和”的境界,是中國哲學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極至的一種精神狀態。

達到科學和藝術相統一的中國優秀傳記文學散發著人性美的光輝,洋溢著以和為貴的中國精神,給世界人民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深刻的精神啟迪。心是一切偉大的起點,傳記文學是用心滋養的藝術,澆灌的是宇宙間高尚的精神之花。傳記文學具有普世性的教育功能與認知功能,它通過描寫真實、立體、完整的人來表現美好的心靈、博大的胸懷、高尚的追求,給人以人生哲理的啟迪與審美鑒賞的享受。“傳記文學往往要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個個獨特完整的人生,剖析一個個活生生的靈魂,這就為讀者認識自己的同類,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學習前人的成功經驗,吸取前人失敗的教訓,提供最直觀、最生動、最有效的教材。因此,傳記文學的記錄功能、認制功能和審美功能特別強”[6]6。撒播著中國精神與人性光輝的中國傳記文學讓世界各國的人都能受到感染與熏陶。例如,《毛澤東傳》中一代偉人毛澤東所折射出來的精神激勵了多國民眾、予其以精神滋養,對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傳記文學外譯有助于彰揚中國精神,弘揚世界人性。

四、 加強傳記文學走出去之“先鋒”地位

傳記文學這一體裁所擁有的特點與作用凸顯其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中的先鋒地位,其先鋒地位應予以足夠的重視與加強。首先應注重篩選高質量的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傳記作品進行翻譯與傳播。大力加強傳記文學的譯介,“翻譯始終擔負著跨文化傳播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13],翻譯在中國傳記文學走出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橋梁作用。譯者應熟知傳記文學寫作規律,能夠把握傳主的個性、心理、生平、生活、精神來進行翻譯創造,努力做到選詞、造句中的“真、信、活。”譯者應擁有跨學科的多維能力,精通文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等學科內容,因為以“人”為描寫和再現對象的傳記文學天然地富有復雜性和跨學科性。譯者更應擁有跨文化的統籌運作能力,因為傳記文學作品是文化符碼系統,它的翻譯是一系列的文化問題處理行為。譯者應能妥善處理源語文化系統與目標語文化系統之間的差異與沖突,能得體而嫻熟的處理其中涉及到語言與文化的種種問題。在當前傳記文學走出去的初級階段,譯者還應擁有國際意識與世界眼光,注意海外讀者的閱讀心理和審美期待,采用利于讀者接受的歸化翻譯,同時還要盡量采用能保留中國文化的異化譯法,努力做到異化與歸化的合理結合。譯者應在忠實于原作基礎上,酌情進行“增益”翻譯,努力讓外國讀者欣然接受。王寧認為:翻譯可以使本來寫得很好的文學作品變得更好,并加速它的經典化進程,而拙劣的翻譯倒有可能使之繼續在另一種語境下處于“死亡”的狀態[14]。增益翻譯策略源于源語系統與目標語系統之間的巨大差異,要求適當順應目標語讀者與市場需求,以便軟化文化沖突,優化與強化原作,讓原作更有可讀性與可接受性,從而達到讓傳記文學走向世界的目的。傳記文學翻譯處于復雜多元的關系網絡中,“翻譯總是陷入源語語境與目標語語境中的一套權力關系的網絡系統之中”[15],傳記文學譯者需擁有系統運作的能力與才識,積極參與到全球文化的建設中去,努力擔負起跨文化交流、讓傳記文學走向世界的使命。加強傳記文學在國外的傳播與接受,建立相應的文化代理中介機制,克服文化差異與語言障礙,大力加強海內外之間多方的溝通與磨合,讓傳記文學、對傳記文學的研究、傳記文學的海外傳播、對于中國傳記文學海外傳播的研究這四者有機結合,努力提高與保證傳播的有效性。讓中國傳記文學走出去是個復雜、微妙、多層、多向、互動的復雜工程,它呼喚著卓識與洞見,呼喚著理性思考與系統研究。

五、 結語

鑒于傳記文學這一體裁獨特的性質與作用,它應是中國文化走出去中的“先鋒”文學,我們應從加強文化軟實力的高度來大力加強傳記文學走出去的建設工程。大力加強傳記文學外譯,讓中國傳記文學融入世界文學和國際學術的廣闊天地,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中更好地展現其魅力。這有助于增進世界各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夠分享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實現不同國家和民族間的文學與文化交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互識、互動、互補、互融、相生,從而為人類文化繁榮與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 1 ] 季進. 探尋中國文學的“謎樓”——宇文所安訪談錄[G]∥另一種聲音——海外漢學訪談錄.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1:14.

[ 2 ]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 比較文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37.

[ 3 ] 趙白生. 傳記文學理論[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

[ 4 ] 劉曙雄,趙白生,魏麗明,等. 東方作家傳記文學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緒論1,緒論3.

[ 5 ] 陳蘭村. 中國傳記文學:一個發展著的文類[J]. 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6):51.

[ 6 ] 郭久麟. 中國二十世紀傳記文學史[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4-6.

[ 7 ] 朱旭晨. 秋水科陽芳菲度——中國現代女作家傳記研究[D]. 上海:復旦大學, 2006:189.

[ 8 ] 楊正潤. 現代傳記學[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27,29.

[ 9 ] 趙山奎. 傳記視野與文學解讀[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引言1.

[10] 藍青. 傳記文學之傳記與文學[J]. 藝術百家, 2010(8):419.

[11] 托馬斯·卡萊爾. 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業績[M]. 周祖達,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1.

[12] 張岱年,方克立. 中國文化概論[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280.

[13] 黃友義. 發展翻譯事業,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繁榮[J]. 中國翻譯, 2008(4):6.

[14] 王寧. 翻譯與文化的重新定位[J]. 中國翻譯, 2013(2):10.

[15] BASSNETT S, LEFEVERE A. Constructing Cultures[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1:137.

【責任編輯李美麗】

Translation of Biography Literature: The Vanguard Literature for Letting Chinese Culture Global

WeiHong1,2

(1.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The vanguard role of biography literature in going global is discussed. It considers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biography literature helps to exhibit Chinese history and national features, sprea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pirit, shape the image of China, glorify universal human nature, and facilitate the cultural prosper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Key words:biography literature; vanguard; translation; letting Chinese culture global

中圖分類號:G 1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5464(2016)02-0241-05

作者簡介:魏泓(1974-),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師范大學副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3YJAZH025); 外教社全國高校外語教學科研項目(2014AH0042A);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點項目(SK2014A373)。

收稿日期:2015-12-04

猜你喜歡
外譯
文化翻譯視閾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譯制討論及其對影視外譯的啟示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40
走向世界的漢語詞匯
中醫文化外譯過程中文化空缺現象問題例析
文教資料(2019年22期)2019-10-15 09:55:35
中華優秀文化典籍外譯何以“走出去”
人民論壇(2019年9期)2019-04-20 09:30:54
中國網絡文學外譯的現狀與未來
青年時代(2018年21期)2018-10-15 09:11:12
莫言諾獎作品《蛙》的鄉土特色與世界氣派
關于漢語典籍外譯翻譯生態環境的分析
非遺背景下德宏州少數民族史詩典籍外譯現狀調查研究
科教導刊(2017年23期)2017-10-10 20:58:37
柔性侵入:文化外譯接受策略研究
語言與翻譯(2015年1期)2015-07-18 11:10:08
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學的外譯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网|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久久香蕉国产线|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538国产视频|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影院|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97久久精品人人|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亚洲日本www|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99热亚洲精品6码| 色综合激情网|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亚洲精品va|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国产91av在线| 欧美日韩高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色综合狠狠操| 91视频99| 欧美亚洲欧美| 久久精品91麻豆|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免费|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538国产在线|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伊人激情综合网|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国产啪在线91|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视频a|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欧美| 国产99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