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君 蒙素華 鄧肖麗 黃妙紅 羅梅 鄭世珍
【摘 要】分析民辦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表現及文化產業建設對于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構建的重要性,并以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為例,提出民辦高職院校以文化產業建設促進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措施。
【關鍵詞】文化產業建設 民辦高職院校 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C-0080-02
一、民辦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表現
“高校核心競爭力是指高校辦學理念、管理模式及教學科研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相互協調和有機結合,能夠促進高校持續發展,凸顯優勢或特色學科,在競爭中顯示自身能力的一種運作模式。它是一個由制度體系、學科體系和文化體系等有機結合而成的系統。”
高校具有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以及科學研究三大職能。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關鍵是看是否能可持續發展,是否在辦學理念、管理理念、教學科研等方面是否具有特色,是否能夠做到特色辦學。高校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的學生是行業、企業所需要的,是社會緊缺的。如目前興起的企業大學,如招商大學,就是為招商銀行培養自己的業務骨干,中興通訊學院、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大學、波司登大學領導力學院這些企業大學無不是利用自身企業的優勢,通過辦企業大學的方式為企業培養人才,通過企業文化的熏陶、企業技能的培養將更多的人才收入囊中。高職院校同樣可以參考這種方式讓培養的學生能更快地適應社會,走入社會。二是能服務區域經濟。“‘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色。‘高等職業院校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這是《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的要求,同樣體現了高校的另一職能——社會服務。那么如何根據市場的需求設置專業,以及辦理特色的專業(專業群),創造專業品牌效應是體現學校綜合實力的另一標志。三是高校的科學技術水平。
二、文化產業建設對于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構建的重要性
“高校作為社會文化、科學的中心,既是人類文化集中傳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誕生地。高等學校的文化產業應該成為學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項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積極為其提供創新理論、研究思想的實踐平臺。”這也說明高校文化產業建設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這與企業辦企業大學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高職院校當中具有具備較高科研水平、領先科技水平的教師,同樣具有從企業中具有較強管理能力、較高技術水平的能工巧匠、管理人員,這都為建設文化產業的開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學校通過文化產業建設,將高校的教學、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可以較好地突出高校文化產業建設與人才戰略結合的特色。
(一)高職院校發展文化產業是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必然途徑
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模式來培養人才,一直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主推的方式。文化產業建設是一種創意產業,是學校文化的體現,也是專業建設的實踐平臺。現在通過在高等職業院校中進行文化產業建設,將文化產業建設與專業建設緊密結合,將文化產業建設來源于高校,走出高校,走入市場,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專業的發展,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中掌握技能提高其綜合素質。
(二)高職院校文化產業建設是開展專業品牌的有效途徑
開展學校的專業建設,打造專業品牌,帶動專業群的建設,從而帶動其他專業群的發展需要有實踐的平臺。如通過自主經營、開放性經營的方式,進行校園旅游文化的推廣、旅游公司的設立帶動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等專業的發展。通過文化品牌的形成可以提高學校文化產品的價值,從而促進學校專業品牌效應。文化產業建設是高職學校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開展專業品牌效應的有效途徑。
(三)高職院校文化產業基地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加工廠
保障人才培養質量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學生需要更多的實踐的機會,而一般的學校實踐教學只限在實驗室中,而實習階段又屬于學生自主實習,學校的監控始終不能全面。這就需要在學校當中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學生去實踐,如新聞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學校的電視臺、學校的雜志社當中做采編記者、攝影記者等,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學校的賓館、旅行社或者旅游公司實習,通過這種文化產業公司的成立讓學生不出校門就有機會實踐實習,等真正實習、就業的時候,學生的適應力無疑加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符合企業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品基地的構建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加工廠。
三、高職院校以文化產業建設促進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措施——以廣西城市職業學院為例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成立于2005年,先后于2010年被評為“自治區文明單位”,2011年評為“2011年度全區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及2012年獲得“2012廣西民辦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民辦高校”獎勵;在建校10年的時間里,學院建成了包括人文景觀、旅游營銷等在內的一系列文化產業,具體包括:
學院建有國家3A級旅游景區“逐羊園”景區以及包括飛龍在天、文化百家林、科技長廊在內的數十處校園人文景觀,其中,“文化百家林”獲全國2008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三等獎,廣西特等獎。每年一屆的國際漫畫大賽,校內奇石文化、紅木文化以及玉雕文化等文化資源以及由寧德君作詞的校歌《心靈的方向》,在2011年度“廣西廣播電視獎”電視文藝優秀作品評選中榮膺音樂電視類三等獎。諸多文化產業的建設,形成學校的文化產業圈,學校的文化產業建設也逐漸凸顯其優勢。
(一)文化產業建設帶動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首先文化產業基地的建成,必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如景陽樓賓館服務員、意合情長影樓婚紗攝影助理、航模操控手、玉器店銷售人員、萬物生澗源泳池管理人員等等。學校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充分利用文化產業基地的優勢,將文化產業基地作為學生實習、實踐的平臺,讓學生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到學校的產業文化基地中實操、實習,如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通過在該校的景陽樓賓館學校,不僅掌握了扎實的實操技能,也培養了其解決突發事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攝影、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通過在意合情長影樓實習,學到了如何攝影、如何化妝以及如何進行銷售等知識,讓學生就業后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不僅如此,在廣西民辦高職院校中開展文化產業的建設,對于高職院校培養實踐水平強,能與市場較好接軌的學生的積極推動作用,學校通過對文化產業的建設,培養學生“創新、創意、創造、創業、創富”的理念,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走上了創業、致富的道路,廣西學子縱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西城韻軟件開發有限公司、廣西四方文化旅游服務發展有限公司、廣西風雅廣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西葡萄園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等公司,廣西大學生服務網等公司都是我院學生通過自主創業開辦的學生公司,這一切都說明高校發展文化產,創造文化產業基地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孵化地。
(二)打造特色專業群建設,創造品牌效應
依托學校的專業群辦好文化產業,再通過辦好產業促進專業的建設是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構建文化產業的思路。這也是另一種新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廣西城市職業學院依托自身的地理和環境優勢,在學校中建成了國家級AAA旅游景區——逐羊景區,為了更好地管理、發展該景區,廣西四方文化旅游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應運而生,通過在該公司正常運轉,招聘了大量的旅游管理、市場營銷、酒店管理等專業的學生,該公司從與當地旅游部門、旅行社合作,將該景點作為崇左景點的其中一站,既將該產業推入市場中競爭,同時發展旅游文化的同時,也帶動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發展,逐羊景區作為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等專業的實訓基地,學生在該實訓基地實習、實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學生的技能得到提高,綜合技能得到提升。由于酒店管理具有較強的實力,目前酒店管理專業也被評為自治區特色專業。而按照該思路建設的新聞傳播實訓基地被評為自治區示范性建設實訓基地,則再次證明了依托文化產業建設辦好專業群,打造專業品牌效應是可行的。
(三)以文化產業建設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學校的文化產業基地作為各個專業的實訓基地,為學子們提供了一個了解社會、接觸社會、融入社會的廣闊舞臺,在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培訓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讓學生在校內進行社會實踐,一只腳踏進大學,另一只腳已經步入社會。通過在文化產業基地實訓的學生或者就業競爭力增強,或者自主創業。如曾獲得第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農村信息員的往屆畢業生郭煒靖曾說:“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歷來非常重視文化產業建設,這一點對我的影響非常的大,包括我現在提出的要通過實施文化強村戰略,帶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這一個思路,是從寧德君院長那得到的啟發。學院濃厚的文化熏陶,可以進一步地開拓我的眼界和思維,讓我在工作當中得到進一步的思路和靈感。”在文化產業基地中學習、實踐,讓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增強了。
通過學校文化產業基地的建設,促進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建設優勢專業打造學校專業品牌,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創造學校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民辦高職院校在探索特色辦學,打造其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模式。
【參考文獻】
[1]賴德勝,武向榮.論大學核心競爭力[J].教育研究,2002(7)
[2]張波.高校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J].素質教育論壇,2010(6)
【基金項目】2013年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從廣西城市職業學院文化產業建設來看廣西民辦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構建”(2013JGZ210)
【作者簡介】寧德君(1965— ),男,廣西崇左人,廣西城市職業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鄧肖麗(1982— ),女,廣西扶綏人,碩士學歷,廣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蒙素華(1982— ),女,廣西崇左人,碩士學歷,廣西城市職業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日語教育;黃妙紅,女,廣西崇左,廣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羅 梅,女,廣西桂林,廣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鄭世珍(1981— ),女,廣西玉林人,碩士學歷,廣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