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伴金
廣東省云浮市中醫院,廣東 云浮 527300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
臨床護理模式對慢性腎衰竭130例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黃伴金
廣東省云浮市中醫院,廣東云浮527300
【摘要】目的: 觀察個性護理模式對慢性腎衰竭患者心理狀態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26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130例和對照組130例。研究組患者采用個性護理模式,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研究組患者SAS、SDS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個性護理模式用于慢性腎衰竭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模式;慢性腎衰竭;心理狀態
個性護理模式是由護士、醫師和其他專業人員對特定的手術或診斷制定最適當的有時間性及順序性的護理計劃,目的是減少患者的康復時間和避免資源浪費,使患者享受最佳的服務品質[1]。該方法可以預見性地指導護士工作,對于降低并發癥、保證醫療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筆者為了觀察個性護理模式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展開了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6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西醫診斷《腎臟病學》[2]的診斷標準。 表現如下:①患者均出現疲憊無力、浮腫等癥狀;②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現象;③患者的紅細胞以及血紅蛋白減少;④患者意識清楚;⑤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臟器無功能衰竭,意識不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3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68例,女性62例;年齡35~81歲,平均年齡(52.8±11.4)歲;病程1.3~13年,平均病程(7.1±3.5)年;對照組男性64例,女性66例;年齡37~85歲,平均年齡(62.8±10.4)歲;病程0.3~14年,平均病程(8.2±4.5)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包括:用藥指導、指標監測、健康教育等。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個性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內容如下:①入院當天: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向患者介紹醫護人員、醫療設施、醫院相關制度等情況,詳細講解慢性腎衰竭的相關知識和檢查時的注意事項及檢查目的。②入院第2天:告知患者飲食方面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透析和藥物治療的指導,同時,加強護患間的溝通,多傾聽患者的煩惱并進行及時的疏導,提高治療依從性和信心。③入院第3天:根據患者的肌酐清除率調整每天蛋白質攝入量,藥物治療時的攝入量為0.6~0.8g/(Kg·d),透析時的攝入量為1.0~1.2g/(Kg·d),同時,告知患者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④入院4~15天:繼續飲食、用藥、透析和運動指導,進行心理護理,鞏固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⑤出院指導:向患者講解食物的選擇范圍和進食量,囑患者注意衛生、規律作息、穩定情緒、適當鍛煉等。
1.3評價指標①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3]、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②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4]:采用我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其中:≥9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7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和滿意例數與該組總例數之比。

2結果
2.1兩組心理狀態比較干預后,研究組患者SAS、SDS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對比 (分,±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兩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慢性腎衰竭是不可逆的危重疾病之一,是由腎功能損傷導致的代謝物排泄和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最終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該病具有病情重、病程長和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也給患者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目前,臨床上對慢性腎衰竭患者通常采用常規護理,但常規護理沒有細化醫療的過程,治療的重點環節得不到關注,治療過程中的無效行為也得不到控制,時效性很低,患者的評價較差[5]。本次研究數據顯示,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滿意度僅為66.2%,說明護理效果欠佳。
大量研究表明,對慢性腎衰竭患者采用個性護理模式治療效果良好[6]。個性護理在醫療護理中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不僅可以對護理問題通過制定評價的標準來進行評估,提高護理質量,還可以對服務過程中的服務效率、內容、效益等連續性、系統性的控制和管理,改善醫療過程中的缺陷,其具有規范醫療行為、提高工作效率、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節約醫療成本等優點[7]。本次研究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對患者采用個性護理模式護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此外,由于患者在治療期間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及精神負擔,導致發生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患者的很多活動受到限制,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使許多患者排斥甚至拒絕治療,嚴重影響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顯示,采用個性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后,患者的S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采用常規護,說明采用個性護理可以平穩患者情緒,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床護理路徑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負擔,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萍麗,強吉華.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腎衰竭30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8):108.
[2]李萍.臨床護理路徑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3):70-71.
[3]劉莉,余家奇,曹文富,等.慢性腎衰竭的中醫辨證及中醫綜合治療[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4):72-73.
[4]何愛萍.慢性腎衰竭患者健康教育臨床路徑的設計與實施[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1,08(8):193-194.
[5]龍艷.85例慢性腎衰竭急性加重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107,109.
[6]施月仙,劉俊鐸,趙岳,等.護士主導的強化健康指導對慢性腎衰竭高磷血癥患者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50-253.
[7]馬勤,馮鶯,雷小華,等.透析前教育對慢性腎衰竭患者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2):1093-1096.
(收稿日期:2015.12.15)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4-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