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學科一直是初中生涯中學生的基礎學科,語文不僅是對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更是寫作能力的培養,寫作能力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整個學生生涯甚至今后的人生都有重大意義,因此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措施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89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時期,現階段初中在對待語文作文上經常出現寫作興趣不高、抄襲嚴重、寫作雜亂無章虎頭蛇尾等毫無思緒的問題。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科學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將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1.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意識不足
目前,初中生的寫作更加注重模板化,這使得很多初中作文逐漸僵化。從根本來說,這和初中語文的教學是脫不開關系的。在老師講授作文時,會過分看重優秀的范文,并將其樹立為榜樣,這會讓學生不自覺的對其進行模仿。
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會讓自己的作文失去原本的新意,只是按照優秀的作文模板來進行仿寫,而不是創造,和模板只是用句不同,但是立意和模式是相同的。這使得老師在批閱試卷的時候,看到的只是千篇一律的文章,而不是各具特色的作文,而且這種模板式的作文會讓學生變得不會思考,只會僵硬的去模仿。
2.語文作文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性不足
優秀的文章離不開現實生活,生活是文章的來源,文章是生活的反應。如果一篇作文的主體遠離現實,那么這篇作文只會給人假大空的感覺。因我國歷史原因和目前現狀,初中生的學習往往是一種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學生所學的東西只是如何去應付考試,而不是掌握技能。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作文時,只會去背誦一些和現實生活無關的作文素材,而且平時的作文主題也無非那么幾類,而且這些主題大多也是脫離生活和現實的。所以,如果想要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能夠有句可寫,有話可說,首先要對作文選題進行改良,讓選題能夠貼近生活;其次,選取比較有意義的作文素材讓學生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量,而且這些材料也要根據生活選擇;最后,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現實生活中,讓學生能夠明白作文并非只是應付考試,更多的是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對于作文教學的改進,不能只是給學生模板或者是空洞的素材,而是要結合現實和素質教育的主題思想來進行改革。
3.寫作狀態的積極性不夠
目前,我國初中生的寫作狀態較為消極,一個良好的寫作狀態應該包括兩方面,一是環境二是心態。而現在,我國應試教育大行其道,在作文方面教師和學生都注重文以載道,其內容嚴肅且古板,主體無非是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父母的敬愛等等。這些主題雖然都非常符合我國的主流價值觀,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對作文勢必會產生厭煩感,這會使整個寫作狀態脫離正規。所以,作文內容多元化是目前作文教學改革的重點,多元化并非是說批判主流價值觀,而是在以主流價值觀為主的前提下,讓學生可以進行自由發揮。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的解決對策
1.加強初中語文師資力量的建設
目前,對于初中語文作文的創新不夠的根本原因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過于巨大。在教學中,有經驗的年長教師會偏向于傳統教學模式,而年輕老師因我經驗欠缺,會不自覺的學習年長教師的教學模式。這就會讓傳統教學模式無法被打破,會使得這個弊端繼續存在。正因如此,學校方面要鼓勵教師摒棄傳統教學模式,自主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要將年長教師的經驗和靈活性加以結合,發現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學校也要定期組織培訓,通過優秀教師的講授來推廣有效的教學模式,多方面改良學校的教學形式,提高語文作文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2.注重自然靈感的獲取
我國正處于一個文化多元化發展的時期,而且作文的寫作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現實社會中才能獲得靈感。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獲得靈感。并且教師選題也最好貼近生活,不要選擇假大空的題目,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白寫作的意義,對寫作更加感興趣,也能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寫一些空洞地內容。
3.放飛心靈,自由習作
在目前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作文的選題不能在局限于以往的各種僵硬的題目上。在教學中,教師要更注重學生的個性,而不是一位的保留傳統和固化的思想。但是這種個性化也不是說背離主流價值觀念,而是以此為指導,正確的選擇自己的作文題目。同時,在課堂講解中,教師要盡量選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講評作文時也不要是教師一味的講述,而是讓學生互評。在作文點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互評,同時讓各組同學互相說出其他同學作文的優點和缺點。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作文課堂的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能夠融匯貫通。另外,鼓勵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靈感,更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在作文選題方面,盡量使用開放性或者半開放性題目,不要拘泥于作文的形勢,鼓勵學生選擇議論文之外的體裁,比如小說,散文等等。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不是應付考試。比如說有學生對于努力這一主題的作文,選擇使用小說體裁進行寫作,首先體裁創新,內容豐富,這不僅體現了學生較為深厚的寫作功底,也實現了作文教學的目標。
對于初中生語文作文的教學,教師除了需要制定好教學計劃和方案外,還需要引導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夠激發初中生對于作文的興趣,那么作文教學的目標也就達到了一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從作文教學的本質入手,引導學生的思維模式,了解初中生的想法,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建立對作文的正確認識,達到作文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武玉龍、張麗萍.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探微[J].現代教育科學,2013,02:168-169+165.
[2]聶革新、李金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30:34-35.
作者簡介:
李菊紅,女,陜西省渭南大荔縣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高中語文教學16年。 主要研究方向為作文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