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志鶯
摘 要:新課程改革時代,傳統的課堂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模式早已淘汰,嶄新的課堂教育理念和模式應運而生。《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倡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達成英語課堂教學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課堂教學;任務型;和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200-01
新課程改革時代是以知識的運用為重要特征的,是教育和學習發揮核心作用的時代。英語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重要,英語課堂的學習過程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踐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開拓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就是為了使教育更好地適應國際日趨激烈的競爭和國家政治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市場需要,教育必須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就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倡導者,必須盡快地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及時地改變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去創造課堂教學的和諧美。
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1、以人為本:英語新課程的實施,強調以人為本,以人自身的發展為目的,培養具有良好人格特征、同時具備生存能力、而且有創造能力的人;強調學生有個性的自身發展;強調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也就是說教師的教育價值觀應從 "教書育人"的知識傳授向學生發展轉變。
2、任務型教學:英語新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即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出各種交際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交際問題和交際任務來進行語言學習,學會用英語解決和完成任務,以發展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創造性地設計學生活動的任務,讓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來完成任務。
3、新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活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特別強調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因為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比學到知識還要重要,這樣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就成為新課程時代的必然產物。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就可以喚醒、開掘與提升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
4、發展學生的潛能:新課程主張的不是讓每個學生都學到豐富的知識,而是讓每個學生能充分發揮出自己內在的潛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做出最大的成就。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拓寬學生的視野,開啟學生的思維,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與實踐,激發其創造上的巨大潛能,將生命感、價值感 "喚醒",教育體現出其真正的一面。
5、發展學生的個性:新課程要求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在達成目標的同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進一步激發動機和興趣,更好地使用學習策略,也有利于在班集體中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
二、注重英語課堂上的 “教”與“學”
英語課是一門很強的實踐課,它有極強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樣具備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和完美性,因此,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位,既要重視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使用新的教學手段,利用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課件,將聽覺和視覺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抓住時機善于引導,激發學習興趣,激勵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和探究活動中來。
新課程改革為學生的探究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極好的素材。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在教師的誘導下善于思考、積極參與,打破常規,產生奇思妙想,以自己的方式去學習,不要過分依賴教師,要培養自己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要有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學習任務要獨立完成,學習能力要不斷發展,這樣,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振。
三、實現整個課堂教學的和諧美
師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心理、生理特點和語言教學規律設計安排,并在不同的教學環節調整好各自的角色。要充分研究教材,活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過程和方法,使語言材料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使活動形式為教學內容的學習鞏固服務,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
1、課堂教學中的精講多練:英語課是一門很強的實踐課,因此,在教學時,對重點、難點或疑點,應力求精講,從而使學生能有較多的時間進行語言實踐。而且,精講多練有時不能截然分開,應講中有練,練中有講、靈活運用。
2、課堂教學中聽、說、讀、寫的和諧統一: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就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要力爭做到聽、說、讀、寫并舉,使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個性的發展達到和諧統一"
3、課堂教學過程的和諧統一:本著在情景中掌握句型結構,啟發學生在情景中運用語言材料,進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養言語交際能力和發展創造力的目的,我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激發興趣、創設情景、啟發思維、合作探求、交際運用這一教學過程,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達到和諧統一,因為我知道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課堂環境幾乎是英語學習的唯一的場所,教師只有在有效的時間內高效地利用其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推進課程改革。
4、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要知道幽默、輕松的氣氛會使學生更有效地領會和接受知識,也就是說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效率會更高,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要給學生人為地施加不必要的壓力,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每個環節中都盡可能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通過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學習,逐步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