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欣欣
中職機械專業群建設的“合”與“分”
范欣欣
中職專業群建設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合與分,合是各專業的共享,分是各專業的獨立。中職專業群應充分發揮共享的優勢,體現獨立的特色,要深入分析專業特點,合理共享設備、師資、課程和就業,并確保人才培養目標、方向課程、具體崗位特色鮮明,針對性強。做到合理協調合與分的關系,最大程度發揮教育資源的效益。
中職;專業群建設;教育資源
中職院校的專業群是指以行業基礎、產業基礎相同或相近的專業方向為基礎,以學校優勢或特色專業為核心,充分融合相關專業及專業方向而形成的專業集合。專業群的主要特征是專業集合,整合學校的相關資源,為群內各專業共享。大專院校和高職學校由于人才培養規格和就業方向的不同,其專業群建設更注重先進理論和科研力量的共享和延展,中職學校的專業群則更注重應用性設施設備的共享和人才培養的實用性。中職專業群的各專業之間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合則共享,分則獨立,在中職專業群建設中,要合理協調共享和獨立的關系,最大程度發揮教育資源的效益。
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特點是社會生產生活工作的一線人才,要求教學的場地、環境、設施設備與實際工作情況一致或近似,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為主要目的,以學生的實際操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所以,對硬件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較高。以機械加工類專業為例,培養目標是機械加工工藝的實際操作者,在教學中對機床的數量、種類的需求量都較大,對機床耐用性等質量要求也較高。而目前,很多中職校的機械類專業存在設備缺乏、生均機床數不夠、學生實習時間不足等現象。如果做到專業群資源共享,將定量設備匯聚,就會大大提高實驗實習的開出率,提高學生的人均設備數量,大幅度增加學生獨立操作機床的時間,提高技能練習的效果。在專業群建設中,專業群的“合”首先體現在資源的共享上。
(一)硬件共享
以機械加工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一般由幾個相近的機械類專業組成,如機械加工技術、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技術、機電技術應用等。其中,開設最多、最普遍的兩個專業是機械加工技術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根據專業實施要求,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有車工實習室、銑工實習室等專用實習室,配有車床、銑床等機床。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有數控實習室、車工實習室、CAD/CAM實習室等專用實習室,配有數控車、普車、計算機等設備。若該專業群的設施設備為兩個專業共享,就能使每個專業學生可使用的機床種類增多,可開設實驗實習項目增加,生均機床占有量提高,通過錯時安排實習,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機床操作時間。每個專業的設施設備價值可能從單獨的100余萬元,提高到專業群的200余萬元,實質上提高了設施設備的使用價值,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軟件共享
1.師資共享。師資是專業群建設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具有合理的人才結構、梯度和組合的師資隊伍是專業發展的基礎。一般中職專業課教師應由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組成,包含一定比例的高級職稱教師、一定比例的高學歷教師、一定比例的雙師型教師,合理的教師結構才能完成專業教學任務。同一專業群內不同專業的基礎課程是有很大相似性的,較多課程重疊,我們要充分利用專業群中的師資共享,根據教學需求靈活安排師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益。
2.課程共享。中職的機械加工技術專業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均屬于機械加工大類,都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機械常識和基本專業技能,在專業基礎課上具有一定的普遍適用性。按照《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建議,機械加工技術專業與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有4門專業平臺課是一致的,分別是“機械制圖與CAD”“機械基礎”“金屬加工與實訓”“電工電子技術與技能”,有2門專業方向課程是近似的,分別是“普通車床加工”與“車工實訓”,“數控車床加工”與“數控車削技術與訓練”。4門專業平臺課的課時和教學要求基本一致,個別課程教學要求略有區別。所以,各課程間可進行課程資源共享,達到專業間的課程兼容,最大化地優化教學資源。此外,資源共享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相近專業的知識,為學生的就業打好基礎。
(三)就業共享
專業群內的專業具有近似性,培養目標相近、教學內容相近,學生就業范圍相近。現在新興科技發展和轉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技術更新周期也越來越短,機械加工技術正朝著高速化、系統化、復合化的方向發展,各工種間的相互聯系日益密切。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操作數控機床,數控技術應用的畢業生也要懂普通機床,在實際生產中,各工種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越來越需要畢業生具有扎實、寬厚的專業知識和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所以,專業群的寬基礎和專業間的交叉學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專業群學習課程和技能培養的寬泛性,增加了學生在就業時的選擇性,知識和技能儲量的增大和知識的交匯應用增強了學生的就業優勢。
專業群內的專業既有共性又有各自明確的專業特點,專業特點包括人才培養規格、專業方向課程、就業的針對性等多個方面,明確專業群內各專業各自的特點,可以保證人才培養的“適銷對路”。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區別
機械加工技術專業和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相同點是,培養的都是機械行業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不同點是培養的專業方向不同,即職業崗位不同。機械加工技術的培養目標側重傳統的機械加工方式,多為普通機床的操作;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培養目標側重現代機械加工方式,主要是數控機床的操作。二者在教學內容和技能培養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專業課程方向上。
(二)專業課程方向的不同
針對專業群內不同專業的就業崗位差異,各專業設置有本專業方向的課程(核心專業課程),實現共性和特性共存。所謂“共性”就是扎實深厚的專業基礎,所謂“特性”就是強大適應性的專業特點。在專業群課程體系中,學生應學課程由專業平臺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組成,其中專業方向課程具有專業針對性和選擇性,通過選學不同的專業方向課,獲取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專業技能,打破畢業生“千人一面”的格局,形成“各不相同”和“術有專攻”的人才結構,使畢業生在人才市場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三)就業崗位不同
專業群內不同專業的就業具有相同的行業指向,但是對應崗位有區別。專業群的共享教學資源奠定了學生就業后轉崗和再學習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各專業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應具有明確的崗位指向,實現學校教育與崗位的直接對接,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性。以機械加工專業群為例,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一般為普通機床的操作工,如車工、銑工、磨工等,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為數控機床操作工,如數控車工、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根據2010年國家《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規定,機械加工技術專業對應工種12個,數控技術應用對應工種5個。2013年3月,江陰市就業網人才市場上的調查數據顯示:有以上工種需求的企業共21家,涉及12個工種,其中車工和數控車工需求人數最多,分別占總人數的44.9%和32%。所有企業均明確所需崗位,并對具體崗位提出了能力要求。
G712
A
1005-6009(2016)39-0057-02
范欣欣,江蘇省江陰市南華中等專業學校(江蘇江陰,214400)教師,高級講師,無錫市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專業課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