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明
摘 要: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自信心樹立起來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提高,學習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職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成了中職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 中職學校 物理課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方法是成功的關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的熱愛才是取得顯著學習效果的法寶。中職學校的學生幾乎都是在中考競爭中的失敗者,他們在初中時期,學習成績大都較差,基礎知識較薄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嚴重缺失。這些都給中職學校的教師帶來了較大挑戰,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成了中職學校教師的首要任務。
一、樹立學生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從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自信心不足是這一群體普遍存在的特點。心理學認為良好的心態、向上的熱情和充足的自信心等,都有助于學生內驅力的提升,能夠驅使學生積極地行動,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多年的中職學校任教過程中,我切實意識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首先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在學生的印象中,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深奧難懂,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畏難”現象較普遍,導致越怕越學不懂。學習了物理后,我們會發現這門課程實際上是一門與每日生活聯系密切的自然學科,特別是中師物理,更多地側重于生活中的物理及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如天為什么是藍的、花為什么是紅的、微波爐為什么能加熱食物……物理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讓學生在學習之初認識學習物理的目的、作用和意義之所在,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教學方法和內容上應力求做到化難為易,提高趣味性。就學生而言,覺得物理難就難在理論知識枯燥難記,而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如何將難理解的概念用淺顯易懂的方法闡述,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學習的教學藝術;教學過程中盡量理論聯系實際,例如學到離心運動的應用,可以講一講學生感興趣的棉花糖的制作、學到慣性定律,可以想一想家里的地毯臟了可以如何清潔、學到機械波,可以讓學生做一做波浪的形成,等等,使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這樣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得多。
其次,中職學生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其“表現”的方式就會“跑偏”,中職學生更加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應采用鼓勵式教學,多引導、多鼓勵、多肯定,盡量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領略科學之美,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自信心樹立起來了,學習內驅力就會直線上升,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增強實踐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到了今天,物理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本教材一截粉筆解決一堂課的教學模式。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也為現代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多種選擇。中職學生雖然理論知識相對要薄弱些,但智力水平并不薄弱,具體表現為思維的敏捷性和超強的動手能力。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重點發掘學生這些方面的潛力,輕理論、重實踐,著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際中摸索并獲得知識。
物理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常用手段之一。通過實驗教學能將物理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在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等;有助于學生的科學作風和科學精神的養成。利用實驗教學,能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考慮到中職學生的學識水平和能力,可以適當改進實驗方法和實驗裝置,做好輔助工作,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并得到直觀結論。
此外,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習興趣的另一法寶,就是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找一些身邊常見的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如某中學教師在進行電容器知識的教學中,用兩個金屬碗自制電容器,形象、直觀地反映了電容器的構造及用途;一位教師在講授彈力一課時,讓學生自制的“水氣球”,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培養各種能力,立足學生長遠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是一種技能教育,方法的掌握比理論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基本科學探索過程包括:觀察、推理、解決、檢驗修正和推廣,在學習任何一門科學學科的過程,通過正確的探索方法,就能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更能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在科技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新時期的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將教學重點放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上。要使物理課教和學的過程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將學生的各種能力的獲得發展貫穿于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著力于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樹立其高尚品德。只有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懂得學什么和怎樣學,其智力水平才算真正提高,物理教學才算是成功的教學。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整個活動中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中職學生的特殊性,如何更有效地推進教學,使學生從想學到能學到會學,是每一名中職物理教師有必要探索和研究的課題。教師只有把握好“教什么和怎樣教”,學生才能真正懂得“學什么和怎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