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
摘 要: 音樂課程不但能夠促進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健康發展,并且能夠培養大學生的音樂素養,使職業學院的音樂教育保質保量地進行,培養真正的全能型實用人才。
關鍵詞: 音樂教育 審美愉悅 以美育人
音樂教育是職業學院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教師應當采用新型教學方式,與學生主動交流互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使職業學院的教學不斷創新發展,使學生的音樂素質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在職業院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新型教學方式,與學生主動交流互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于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中,不但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地耳聞目睹中外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畫面,創設出豐富的音樂情境,而且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大大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已有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樂器等,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使學生的音樂素質能力得到提高。
二、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和人文修養
在職業院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用新型教學方式,與學生主動交流互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只有用自己的音樂世界與學生的音樂世界碰撞、交融,才能有效引導學生創作屬于他們的音樂生活,不僅要掌握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所必須掌握的本專業的特定技能,如演唱、演奏、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史學等方面的專業技能,而且要有較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不斷增加自我音樂知識儲備的能力。
三、提高職業學院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相生是有效性的“根”,教師要加強課前教學的預設。捕捉并重組生成資源,把握課堂教學的生成點,語言創設情境,扮演體驗情境,媒體課件引入情境。教學評價應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才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教學。面對新課改,只有教師有效思考、有效設計、有效組織,才能真正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才能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體現出價值。
四、教學內容要實用
教育離不開生活,教師的教學要與學生的基礎相適應,課堂教學內容要緊密結合國情和時代特點,教學的內容要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必須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用社會生活中的實例將抽象的專業知識和陌生的專業技能具體化、形象化,提高學生興趣,根據了解到的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課程標準、教材和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等。課標既是編寫教材的依據,又是教學和評價的依據,教材很重要,因為它承載了課標規定的內容,但是教師更重要,因為教師要以課標為依據,把教材內容活化于課堂,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課的課堂教學,正確處理現代內容與傳統內容的關系,把握專業最新理論與發展動態,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努力使專業課程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充分體現本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與時俱進。根據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五、要科學選擇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選擇必須依據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或者是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共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將學生的差異化特點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設計之中,應該選擇圖片或視頻進行補充教學,所以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多媒體則能夠充分發揮其功效。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設計過程中必須首先定位學生與教師的角色,基于對學生學習特征的合理分析與教學內容的充分研究,結合不同的音樂專業教學知識,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有效調動學生的視聽系統,讓學生真正走入音樂體驗的氛圍,接受音樂作品的感染力與表達力,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便捷、更高效。
參考文獻:
[1]胡曉波.江西省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1.20.
[2]張千鑫.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10.11.
[3]蔣菁,等.中國音樂文化面面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7.
[4]張紅.試析多媒體技術在高師音樂欣賞課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張悅心.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革命[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3).
[6]馮曉琦.職業學院音樂課堂教學探究[Z].2013.
[7]李峰.音樂課堂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