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珍
摘 要: 中職校存在“學生厭學,家長不管,教師怕教”的現象,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消除厭學情緒,培養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能,提升綜合素質,改變家長的看法,是對教師的一個重要考驗。
關鍵詞: 中職學校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綜合素質
近年來,國家經濟體系轉型,需要大量有技術的專業技術工人,政府的政策大量向職業教育傾斜,免學費,有補助,但對中職生的現狀卻無太大的改善,國人更傾向于普教,導致中職校存在“學生厭學,家長不管,教師怕教”的現象。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消除厭學情緒,培養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能,提升綜合素質,改變家長的看法,是對教師的一個重要考驗,我依據多年的教學總結出以下做法。
一、加強溝通,構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職校生在進入職校之前,由于種種因素,大都是后進生,這里面有智力因素,但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在以往的求學經歷中,因為后進生的身份使他們受到許多的批評及冷落,內心存在自卑心理,而處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更多的出格行為以引起教師的注意,但得到的往往是更多的批評,從而使這些學生對教師有很深的抵觸心理。中職生剛入學時總會表現出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如果這時一味地批評指責,只能使他們更自暴自棄。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更多的包容心,對于學生上課睡覺、不專心聽講、玩手機及不完成或沒有認真完成作業等行為,不應責罵,而應通過穿插一些有益的笑話或小制作活躍課堂氛圍,放慢教學進度,同時善于發現他們的微小進步,加以鼓勵。曾經有位學生對我說:“老師,雖然沒聽課,但相比以前上課時我已經是不講話,不睡覺了。”我沒有對他不聽課進行批評,而是對他進行表揚和肯定,說能遵守課堂紀律是一種進步。他非常高興,幾天后發現他不僅上課遵守課堂紀律,還認真聽課了。除了在課堂上,課后也應與學生多溝通、多互動,像組織一些趣味小活動及興趣小組,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使師生之間多溝通,建立平等、理解、雙向的人際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良好的互動能營造課堂和諧的氣氛,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與實訓相聯系,培養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方式即“傳播式”教學只會強化學生的厭學情緒及對學習的恐懼,因此必須讓他們明白職校教學和普教有很大的區別。在《電子線路》教學的第一節課中,通過展示各種的二極管,在面包板上將發光二極管連接成不同的圖案進行展示,一下子使課堂的氣氛變得熱烈,學生均興致勃勃、躍躍欲試。我讓幾個學生上臺操作,學生的興趣更高漲,這時介紹本門課程要學習的內容及在本專業中的地位,并告訴大家以后會有更多的小實驗及小制作讓他們完成,從而使他們對《電子線路》這門課充滿好奇,學習興趣油然而生,以后教學就容易實施了。
三、應用換位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為了讓學生畢業后能迅速融入企業,在教學實踐中采用換位教學法。換位教學法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注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這樣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充分發揮激勵、喚醒和鼓舞的效能,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電子線路》就采用換位教學法教學,為了測試換位教學法與傳統教學的優劣,在“三極管電流分配關系和放大作用”的教學中,分班進行傳統教學法和換位教學法進行教學,然后對學生根據本節課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及應用能力進行測試,發現用換位教學法進行教學的班級課堂氛圍熱烈,更善于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全面、牢固。這主要是因為換位教學法的應用主要有五個環節:學生自學、老師設問、學生主講、大家討論和老師總結,在整個過程中突出教學的情感性方向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思維變得活躍起來,語言表達得清楚,且有自學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精神面貌大為改觀,創新能力和實踐得到提高。
總之,面對中職生,老師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他們,而應更多地尋找自己在教育教學方法上的不足,摸索更適合于他們的教學手段,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地看書、聽課、思考問題,從而由后進生轉化為合格的優秀企業員工。
參考文獻:
[1]周大勇.并行教學改革[C].機電技術應用會刊,北京市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委員會,2006.
.
[2]楊慧.換位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6,(10).
.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基礎課程和部分專業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大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