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婧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教學的認識逐漸深入,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加深。尤其在當前教育改革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情景教學法作為新型教育方式憑借其特有的優勢受到教育界較多的青睞,其中中職教學中也較多的用到該方法。本文從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出發,對采用情境教學法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中職計算機 基礎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227-0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的重點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更好的滿足企業的需求。中職學校作為國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為社會輸入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因而必須從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著手。這就使得計算機基礎教學對于中職教育來說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是促進學生實用技能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當前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基礎知識掌握不牢、課堂效果不佳等。情景教學法作為教學的新型方式,成為中職教學改革的福音,為解決當前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更多方案和策略。
1.情境教學法概述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實踐情境的創設,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維系平衡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契機,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這種教學方式重視的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師生雙方在這種情感體驗之中完成“教”與“學”。該教學過程更加富有熱情和趣味,為課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其具體優點如下:
第一,創造性。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而言,情境教學法能夠協調開發左右腦,實現興趣的增長和學習的進步,以情感增進理解,因此其具有較強的創造性,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更加積極主動的引導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得學生自覺、自愿的從教師處獲取知識,增加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提升課堂效率。
第二,實踐性。情境教學法能夠更好的促進“知行合一”的實現。由于情境教學法更加注重情感教學,從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熱情和關注,因此,通過情境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理論與情感的有機統一,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知識的積累,提升學生整體水平和能力。
第三,趣味性。計算機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教學內容繁雜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引發學生的厭煩和排斥心理,課堂效果得不到很好的實現。雖然在多媒體教學的背景下,圖片、視頻等頻繁投入課堂使用,但是依然不能改變教學效果低下的現狀,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倍感枯燥與單調。
2.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必要性
首先,在生理方面,由于大腦結構的特殊性,使得左腦和右腦的功能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右腦負責感性活動,左腦則負責理性活動。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采用“灌輸式”這一“左腦”教學方式,就會造成理論教學的機械性。而情境教學法則是強調左右腦的有效結合,通過情感體驗來增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感悟能力,提升知識的接受度,從而更好的開發大腦。
其次,在心理方面,情境教學法是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有效利用。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育僅限于知識的傳遞,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情境教學法強調知識和情感的互動,通過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以情促學,以學添情,從而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最后,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既存在枯燥的理論教學,同時也存在系統的實踐課程,因此學習難度教大。同時,中職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在自律能力上也相對較弱,對于復雜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上困難重重。雖然近年來教育改革的推進,使得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有所改觀,更加便于學生理解,但是由于中職院校學生特征及計算機內容課程的復雜性,使得教學效果一直不佳,及格率始終不高。因此,改進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是當前重視計算機教學的重中之重。
3.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3.1前期準備,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法作為教學方式的創新,呈現出較多優勢,然而卻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較高。在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前期準備工作需要進行相應的完善,從而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多的條件,保證課堂效果的發揮。具體準備工作如下:
首先,建立良好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對老師有排斥心理,那么就很難對該課程產生興趣。因此,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情趣創設前,就應該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后期工作中持續付諸實踐。
其次,合理選擇教學素材。教學材料的準備直接決定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發揮情況,因此教師在計算機課程開展之間應該熟悉教材,保證對課堂內容的熟練,并在教材的基礎上配備相應的案例等,從而協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直接參與設計。
最后,輕松導入課堂內容。在課堂開始之前就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這樣能夠使學生較早的進入學習狀態,通過自學形成對課堂內容的基本認知,從而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3.2情境設置,重視方式
情境教學法的根本在于營造氛圍,鞏固知識,因此應該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以便為課堂提供更多的樂趣。同時,情境教學法的主體是學生,這完全區別于傳統教學法中的“教師為主”模式,因此在情境教學法中應該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多種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首先,開啟想象大門,激發學習興趣。眾所周知,教學過程中學生所產生的疑問都是其獨立自主進行思考的結果,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有效的情境創設過程,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積累。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很難打破原有教學方式的禁錮,在教學上墨守成規,創新內容較少,學生的厭學心理也較為嚴重。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實行獎勵機制,鼓勵有想法膽大的學生在課堂上勇于質疑,敢于提問,用情景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這樣一是可以激發每個學生的思考思維,開拓學生想象的空間,二是在某個學生提出疑問后,會帶動其他學生一起來思考問題,可謂是一箭雙雕的辦法,能夠高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endprint
其次,設置比賽情景,增強競爭意識。中職學生大多數學習耐性差,學習主動性不夠。因此,在中職計算機課堂中,教師可以將比賽等引入課堂,從而將無聊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課堂內容,通過有效把握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特征,將課堂轉化成一場比賽,從而帶動學生之間學習的良性競爭,激發學習樂趣。競爭是激發人們斗志的重要手段,在調動人們積極性方面也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因此,在情趣創設中可以適當設計比賽型的游戲,在比賽中對勝出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激發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從而更好的提升自我,更多的表現自己,促進學生更快的成長。
最后,教學多媒體化,增強課堂趣味。通過對多媒體的使用,能夠更好的向學生展示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能夠轉變傳統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由于多媒體教學的核心工具就是計算機,因此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示計算機基本內容的應用等,如Excel的使用教程等,強化學生的記憶,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得中職院校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計算機知識。
3.3后期指導,深化體驗
在傳統的教學之中,教師全堂參與,無法為學生留存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整體氛圍壓抑,學生學習主動性大打折扣,難以更好的參與課堂,進行主動思考。對于中職院校學生來說,其自主思考的能力相對較差,長期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對于中職院校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利于成長和學習。因此,在情境教學法中,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在設置清凈之后,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指導,而不是一味地理論灌輸。
首先,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有針對性的給予相應的幫助與引導。由于個人學習情況的不同,每個學生在學習時都會呈現不同的狀態,所面臨的問題也會千差萬別。因此,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或給予及時的幫助,是情境教學法中教師的重要任務。
其次,教師應該提前對學生學習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準備。在情境教學法中,部分學生問題存在共性,對于這些共性教師可以提前設置相應的環節,根據學生的思維過程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和討論,從而在思考之中獲取問題的答案。
最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從而深化學生課堂體驗。在情境教學法之中,教師的能力是關鍵,因此教師應該重視自身能力的培養,保證情境教學法中能夠順利進行,并在情境創設后期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從而做到“溫故知新”,同時在于其他同學的相互交流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與細節,提升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論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是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并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和應用。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將有效轉變傳統教學法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提供更多的契機,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從而調動學習熱情,增強課堂活力,提升教學質量,為企業甚至是為社會供應更多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傳志.論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科技,2014,08:254-255.
[2]陳亞峰.情境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279.
[3]馮慧娟.探析情境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