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鳳
摘 要: 本文針對傳統中職PS課堂教學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現象,提出在中職ps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通過探究PS課堂情境創設的原則,尋求有效的情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情境教學法 中職PS 創設原則
中職生通常學習能力較弱、學習專注力不夠集中,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使得中職PS教學效果一直不盡如人意。再加上PS學科自身具有操作性和實用性強、知識點散、對學生的創新素養要求高等特點,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出的學生只停留于模仿層面,不能適應于就業需求。筆者擬通過探究在PS教學中融入有效的情境,實現更為科學且“接地氣”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相關概念及情境認知學習理論
1.情境相關概念。情境是一個人在進行某種行動時所處的特定背景。心理學將情境界定為:在特定的環境背景下,個體行為活動的即時條件。包括個體既成的人格傾向,當時的認知、情緒、意向特點等主體條件,也包括當時周圍的環境,尤其是進入個體意識的范圍的環境。PS情境教學主要通過聯系社會現象展現情境,也就是把同學們在生活中的感知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2.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情境認知學習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杰斯建立并發展。這一理論強調個體心理常常產生于構成、指導和支持認知過程的環境之中,而認知過程的本質是由情境決定的,情境是一切認知活動的基礎。
二、PS課堂情境創設的原則
情境創設需要在一定的原則指導下開展。有什么樣的原則,就會創設什么樣的情境。結合中職學生年齡特點及PS學科特點,創設情境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迎合”學生興趣的原則。首先創設的情境應該具備學生感興趣、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特點。探究的情境包含一些新奇的現象、出人意料的結果,常常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學安排上,適當迎合學生的“口味”極其必要。2.與教學目標最大關聯度原則。教學情境創設的背景、涉及的知識及學習的組織形式等,必須盡可能與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的內容相聯系。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與學習內容關聯不大的情境,沖淡主要內容的學習和各維度教學目標的實現。3.情感滲透原則。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然而,一些任課教師上課只為實現教學目標,忽略情感滲透性的德育教育。筆者認為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滲透學生最真摯的情感,其學習完成效率定會加倍提高。
三、情境教學方法
筆者在進行PS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探究適用于中職PS課堂教學的情境。1.從學生的興趣及愛好入手巧妙選取素材,創設情境。選用學生熟悉的老師或同學照片作為素材,如對于PS教學中“移花接木”知識版塊,筆者選擇最感興趣的“換臉”實例展開學習。上課開始先向學生展示我國著名的反串歌手李玉剛的生活照和反串后劇照,從視覺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緊接著讓同學們對“今天”課堂上的反串主角拭目以待,學生隨即被引入教學情境。然后學生看到的是他們班主任被反串成了新白娘子,這種出乎意料,必然在學生中激起興趣的波瀾。2.從學生的個人情感出發,創設情境。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個人情感并使之應用于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教師節”、“圣誕節”、“母親節”、“父親節”甚至是“情人節”等節日為主題創設情境設計案例,按照“時令”貫穿整個教學過程。3.從日常學習生活和社會現象中挖掘教材,創設情境。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主題設計案例,如“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紅五月”等活動時,讓學生以這些活動為主題設計宣傳海報。以社會安全、文明為主題設計案例,如以“酒駕”、“艾滋”、“環保”等活動為主題設計宣傳海報。4.結合就業方向,給學生擬定職業,創設情境。
學生學習PS的意義在于將來能把所學應用于實踐。學生在學習中需創設一些專業性的專題情境,可創設的專題情境有:圖書封面設計專題、房地產平面廣告設計專題,淘寶美工專題等。如學習淘寶美工專題時,學生在“扮演”淘寶美工師的過程中既能體會到美工師的強大工作量和精心的創意,更能獲取扎實的職業體驗。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呢?在PS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以教學情境為教學的突破口,讓學生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的“融合”,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參考文獻:
[1]靳彥慶.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探究.河南大學,2009.
[2]劉紅慶.探析《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課程教學方法改革.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