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宗英
(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
?
我國銀行理財業務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田宗英
(山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山東 淄博 25500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的投資意愿及現代化理財觀念增強,金融服務的需求也日趨多樣化,理財業務的發展成為我國銀行業務拓展的一個重點。自從2004年光大銀行發行了內地第一個外幣理財產品后,我國各大銀行就開始爭相發展銀行理財業務。
關鍵詞:個人理財;銀行理財業務;風險管理
1我國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現狀
1.1產品發行量與募集資金規模繼續擴大。過去的2013年,募集資金規模約達28.6萬億人民幣,分別較2012年增長40.3%和29.5%。而且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增加了很多,募集資金規模2013年底也達到28.6萬億人民幣,相對于2012年的22萬億人民幣增長了29.5%,

圖1 我國銀行各年發行理財產品數量
資料來源:WIND
1.2非標資產受限,“影子銀行”變成“銀行的影子”。銀監會在2013年3月25日,頒布了《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該文件也對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規模也提出了上限要求,但是其規范的主體主要集中于銀行理財資金。因此,商業銀行運用自營資金,通過“互買”、“過橋”等方式來隱蔽非標資產規模,來達到規避監管的目的。通過這一操作,銀行融出的資金沒有被標為“貸款”,而是計入同業資產(買入返售)或應收賬款等科目下,實質上實現了由表外理財—“影子銀行”向表內資產—“銀行的影子”的轉變。
1.3銀行理財產品短期化趨勢明顯。我國現在實行的銀行監管標準對銀行的每年/每月/每季的存貸比都有嚴格的標準限制。每到月底,對于部分流動性趨緊的銀行,往往在月底發行次月初成立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來緩解存款壓力。這就導致了銀行1個月的理財產品數量增多,銀行理財產品短期化趨勢加劇。
2我國銀行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2.1銀行對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重視程度不高。銀行理財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個月或每個季度都會有業務指標。業務指標一方面可以提高從業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會給業務人員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有些業務人員,在業務指標的壓力下,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他們利用銀行客戶對理財產品知識的匱乏,盲目地為客戶介紹理財產品,沒有提醒客戶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客戶在沒有完全了解風險的情況下,為了高收益,極有可能將收益高但是風險也較高的理財產品當安全性高的儲蓄產品購買。
2.2高素質理財人員缺乏。目前我國銀行理財人員大多數是在柜臺人員中選拔,經過簡單的培訓,就直接上崗,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合格的理財師,不僅要求擁有廣泛的專業知識,而且能夠在市場操作中洞悉到市場的變化,能夠針對不同的投資者因人而異地提供理財方面的專業意見和建議,做出不同的投資計劃。
2.3缺乏完整成熟的營銷技術支撐來營銷銀行理財產品。近幾年,我國銀行雖然已經開始嘗試建立相關的營銷數據庫來支撐個人理財產品的營銷工作,但是從現狀上看,還沒有一個完整而成熟的支撐平臺來指導產品營銷工作。很多銀行掌握了大量的銀行客戶資料,也建立了客戶管理系統用來配合理財業務人員的營銷工作,但是這些工作還出在初步發展的階段,沒有形成系統性、完整性的營銷體系。
3解決銀行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3.1加強銀行內部風險的有效控制
(1)強理財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為里預防理財人員為了業務指標而忽略了投資風險,內部風險的控制要引起銀行的足夠重視。銀行應該加強對理財人員的風險教育,讓他們充分地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強銀行自身對理財風險的認識。銀行要建立自身風險管理制度。銀行應該在個人理財部門下面設立內部調查和審計部門兩個內部監管機制。內部審計部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獨立地風險獨立報告,定期召開與此相關人員對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狀況進行有效的分析與評估。內部調查機制應該在審查理財人員提供個人理財服務時留下的個人信息記錄、合同材料等基礎上,重點檢查理財人員是否存在錯誤銷售和銷售不當的情況。以此來規范理財人員的工作。
3.2儲備專業人才,建立理財專業隊伍
(1)在外部引進專業人才,提高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和研發能力。銀行想要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理財專業隊伍,但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個人理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所以在短期內,銀行可以考慮從外部引進專業的理財人員,組建專業技術團隊,迅速提高理財產品的研發設計能力。
(2)不斷培養銀行內部專業理財人員。銀行從外部引進專業的理財人員后,并不是說理財隊伍的建設已經完成。銀行應該利用引進的專業理財團隊,不斷培養銀行內部相關專業技術人才。
3.3建立完整、系統的營銷管理系統
(1)建立并完善客戶管理系統。首先必須構建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客戶信息綜合管理賬戶。第二,客戶信息管理系統可以管理的客戶信息包括客戶的基本資料。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客戶信息保密機制制度。銀行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保證客戶信息的保密性。
(2)細分客戶群體,明確市場定位。銀行在充分了解客戶有關信息的基礎上,確定多元化的目標客戶群體劃分標準,同時,劃分標準應該根據現實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以便更好地確定目標客戶。劃分目標客戶后,利用多元化的目標群體劃分標準對客戶群體進行細分的基礎上,明確相應的市場定位。
參考文獻:
[1]湛雷.淺談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商業經濟[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3).111.113.
[2]趙曉芳,李鵬.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案列分析[M].西安:三環出版社,2012,21.28.
[3]殷劍鋒.中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與評價(2004-2009)[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132.147.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6-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