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顯平
摘 要:近些年來,課程改革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開來,構建高效課堂成為當前初中教學主要任務之一。然而,在課程改革背景下,仍有部分學校和教師對高效課堂的認識不足,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為此本文就如何構建高效課程加以探析。
關鍵詞:高效課堂;課程改革;初中教學;構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18
1.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課堂構建的條件
(1)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課程內容難度加大,知識增多,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則很難實現高效教學。為此,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2)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引導者,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應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與理念。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技能水平,根據課程改革要求制訂合理教學目標,并對平時的工作經驗及時加以整理總結,發揮好教學引導作用。[1]
(3)現代教學設備應完備。完備的現代教學設備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并對激發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效率有著重要影響。為此,在初中教學中應注重對教學設備的維護。
2.構建初中高效課堂的有效對策
(1)活躍課堂氛圍。根據相關調查研究,沉悶的課程氛圍容易使學生出現開小差、打盹等現象,沉寂的氛圍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何談課堂效率的提高?與此相反,活躍的課堂氛圍不僅使教師講授更加有激情,也有利于學生主動加入到學習活動之中,促進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形成。活躍課堂氛圍應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創新教學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實驗教學等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其次,教師應多關心學生,課上耐心指導,課下關注學生動態,幫助學生解決部分學習困難,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獎懲要講究技巧,巧妙運用語言藝術,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對學生進行批評時要言詞懇切,多講道理,讓學生主動認識到錯誤。
(2)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可知,該階段的青少年對新鮮事物的認知多來源于興趣,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有效提升,將對課堂效率的提高產生較大的阻礙。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個人認為可從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進行改進:其一,教師的個人魅力。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比如說教學語言、教學中運用的手勢動作等,這些都會構成教師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師應重視對素質、氣質等的培養,做到授課時聲情并茂,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學生要掌握的知識,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對象,如果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必將產生排斥心理,知識的接受難度會加大。為此,教師應對教學內容加以深入研究,通過提問或者情境融合等方式,將教學內容講解清楚,以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
(3)把握課堂教學節奏。要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將教學目標完成并保證教學質量,把握課堂教學節奏至關重要,同時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節奏不能過于緊湊,節奏太快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掌握,同時節奏太慢會阻礙教學目標的實現。把握教學節奏,一方面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基礎,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反應對節奏進行靈活調節;另一方面,充分備課,對課程的難易程度提早了解,并在每堂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編排,在對重難點知識講解時用時多些,并在課堂或者課下布置學習任務,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2]
(4)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初中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相對齊全,運用多媒體教學具有良好的優勢,值得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操作運用。如果初中課程教學完全依賴課本,將難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部分抽象概念教師講述時相對困難,而借助多媒體技術則可化解這些教學難點。比如說,初中生首次接觸物理課程,而物理中抽象概念較多時,可借助多媒體將概念內容進行展示,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加深學生的理解,并且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初中高效課堂,應具備三方面的條件:一是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三是現代教學設備要完備。滿足以上條件,活躍課堂氛圍,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可早日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韋文娟.芻議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5):64.
[2]劉詠梅.新課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課堂構建的實踐與探索[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