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對初產婦母乳喂養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袁維
(湖北省恩施州中心醫院 婦產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 初產婦; 母乳喂養; 生活質量
產婦經歷了漫長的分娩過程,體力消耗嚴重,分娩結束后即面臨著產后康復的問題。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不僅關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響著新生兒的生長發育。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婦對產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的常規護理已經不能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護理需求。初產婦因缺乏分娩經驗,產后面臨的身體康復問題更加突出,護理需求也更為迫切。臨床護理路徑(CPN)是按照臨床路徑從入院到出院制定的一種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的臨床護理計劃,是根據某種疾病診斷或手術而制定的治療護理模式,有利于減少遺漏項目和提高護理質量[1]。本院2015年2—4月對50例初產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順利結束分娩的初產婦,納入標準: ① 自愿參與研究; ② 單胎產婦; ③ 意識清晰,愿意配合測試; ④ 無母乳喂養禁忌癥; ⑤ 陰道分娩; ⑥ 無全身性、遺傳性疾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癥、并發癥; ⑦ 新生兒胎齡≥37周,體質量≥2.5kg,Apgar≥8分; ⑧ 無康復按摩禁忌證。排除標準: ① 盆腔手術史; ② 乳房皮膚有破損或過敏;合并嚴重內科疾病、妊娠期合并癥、瘢痕子宮、胎先露異常、胎膜早破者; ③ 巨大兒、過期妊娠、早產及有引產史者; ④ 合并有精神疾病現病史與既往史者; ⑤ 合并有神經肌肉病變的產婦; ⑥ 多胎妊娠。按方便抽樣原則將該組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2~35歲,平均(27.5±5.5)歲;妊娠37~42周,平均(38.6±1.8)周;新生兒體質量2.5~4.5 kg,平均(3.2±1.7)kg。對照組產婦21~36歲,平均(28.0±6.2)歲;妊娠37~41周,平均(38.5±1.5)周;新生兒體質量2.5~4.5 kg,平均(3.2±1.7) kg。2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產婦常規護理模式開展護理。觀察組應用CPN開展護理工作,由護士長、責任護士根據產婦產后的康復需求進行系統規劃,參考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手冊,制定CPN表,發放給產婦,按照路徑表的內容對產婦進行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① 入院當日。責任護士主動接觸產婦,進行自我介紹,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介紹住院環境、設施、探視陪護制度、查房時間及醫務人員情況。對產婦進行入院評估,識別臨產先兆、胎膜早破,協助產婦進行相關檢查并給予講解。發放圖文式的健康教育手冊,講解入院安全、心理調適、休息、飲食、產后下床、排尿、會陰清潔、母乳喂養技巧(含接、哺乳、托乳房等)等知識,重點講解自然分娩的好處以及情緒對分娩的影響,告知產婦分娩過程中有專業護理人員陪伴,減輕產婦的緊張心理。② 產后第1天。新生兒出生后,清理呼吸道及斷臍后給予早期母嬰接觸,產婦采取半臥姿勢,新生兒立即俯臥,放在母親裸露的胸前進行皮膚接觸,然后協助新生兒早吸吮產婦雙側乳房5~15 min。由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和指導督促,指導母親學會正確的哺乳姿勢,新生兒學會正確、有效的吸吮動作。鼓勵產婦及其家屬參與新生兒護理,加快產后母親角色的適應,讓其感受到為人父母的樂趣,建立起照護新生兒的信心。產后6 h實施乳房按摩和子宮按摩,由專人操作,按摩時間為20~40 min,連續3 d。采用講解、示范的方式,協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指導產婦實踐喂養技巧,例如自我按摩、擠奶,由產婦自己操作[2]。繼續講解產后會陰清潔、睡眠、飲食、排泄等知識,講解并示范如何進行新生兒的臍部、臀部、皮膚護理以及大小便觀察等,告知產婦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及相關處理措施。③ 產后第2天。繼續予乳房按摩和子宮按摩,采用講解、產后回示的方式,指導產婦實踐擠奶手法和新生兒相關護理措施,如撫觸、沐浴及游泳等,告知產婦母乳喂養常見情況的護理、乳量充足的判斷,講解新生兒預防接種知識和黃疸知識[3]。告知產婦產后早期鍛煉對并發癥預防的重要性,指導產婦適當運動。④ 產后3 d。繼續實施乳房按摩和子宮按摩,根據產婦對產后知識的掌握情況,采用講解、示范、模型操作等方式,告知產婦出院后的注意事項、產后惡露的觀察、產褥期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性生活知識、避孕知識、新生兒沐浴、撫觸知識等,再次實踐臍部護理。告知產婦其與嬰兒可能會出現的不適、復診時間以及病區主管醫師和護士的咨詢電話。發放出院宣傳小冊子,講解新生兒疾病篩查、卡介苗復查后期預防接種等。
1.3觀察指標
① 泌乳始動時間:產后初次泌乳的時間。② 泌乳量:分為充足、正常、少3種層次,其中充足的標準為乳房脹滿[3],擠壓時有乳汁,嬰兒精神愉快,吃奶后能安靜入睡,大便成形,黃色,2~3次/d。③ 母乳喂養成功率:采用Mattews規定的母乳喂養測量工具評定第1次母乳喂養的情況,共包括4個方面,分別為母嬰接觸表現、吮吸情況、喂養新生兒的狀態以及喂養時的姿勢,每個方面評分0~3分,每個維度有4個條目,總分12分,>8分為喂養成功,計算母乳喂養的成功率。④ 產后宮縮痛:對產婦產后下腹部及兩股內側或腰骶部的疼痛進行觀察。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共評分0~10分,采用紙條直線10個刻度的評分法,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⑤ 產后3 d的子宮底高度。⑥ 產后惡露時間。⑦ 生活質量:出院后1個月對產婦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內容包括精神狀況、日常活動、睡眠、食欲以及社會功能5個方面,每項1~4分,4分為優,3分為良,2分為可,1分為差,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⑧ 住院時間。
1.4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2組患者母乳喂養及恢復情況
觀察組的泌乳始動時間、宮縮痛時間、惡露時間短于對照組,泌乳量多于對照組,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產后3 d宮底高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母乳喂養及恢復情況±s)[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產婦產后生活質量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產后1個月在睡眠、食欲、精神狀態等生活質量方面均優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產婦產后生活質量及住院時間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產婦產后泌乳好,母乳喂養率高,子宮復舊好,住院時間短,與常規護理組產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后康復護理的目的是提供產科健康教育咨詢,傳授康復技能和育嬰知識,盡快促進產婦產后泌乳和子宮復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并讓父母接納新生兒,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恰好達到了產后康復護理的目的。臨床護理路徑是指按照每日護理計劃,從患者疾病的發生到疾病的發展直至最后的轉歸,以時間為橫軸,以護理手段為縱軸的一種護理模式[4]。梁淑艷[5]研究顯示,臨床護理路徑能縮短產褥期產婦的住院時間,加快產婦產后康復。臨床護理路徑可使產科護理常規化、合理化和標準化,護士在護理過程中不再盲目執行醫囑,而是按照產婦圍產期不同階段制定的CPN表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由責任護士具體實施,使得產后護理更加有條理性[6]。實施CPN后,整個護理過程的目標明確,護理人員知道在什么階段該進行什么護理內容,護理過程有計劃性和預見性,治療和護理有連續性和完整性,減少了護理漏項,保證了產后乳房護理、子宮護理、母乳喂養指導以及新生兒護理指導措施的落實,提高了護理效率[7],充分發揮了護理效能,加快了產婦的產后康復,縮短了住院時間。與此同時,乳房按摩和子宮按摩的實施,可專業的康復按摩手法刺激穴位,行經通絡,調節人體組織器官生理功能,預防和治療產后疾病,對加快產后恢復具有積極作用[8]。
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護理路徑提高了初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與常規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趙家宇[9]研究顯示,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滿足產婦產后的護理需要,改善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肖銳等[10]研究顯示,產褥期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升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使產婦增加了產后康復的健康知識,并通過演示、回示、講解等方式提高了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使產婦出院后能夠按照已經掌握的護理技能對自己和嬰兒實施護理,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有效改善了出院后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昇, 崔瑛. 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 西部中醫藥, 2015, 28(4): 147-148.
[2]杜風花, 虞玲嬌, 王秀蘭. 臨床護理路徑在順產初產婦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3, 30(11): 43-44.
[3]黃金華. 臨床護理路徑在初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0): 25-26.
[4]徐錦玲, 滕春芳. 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實施的體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18): 156-157.
[5]梁淑艷. 婦產科產褥期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5, 2(2): 149-152.
[6]黃春艷. 臨床護理路徑及整體護理在產科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5): 143-145.
[7]王玲. 婦產科中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應用觀察[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8): 135-136.
[8]張曦, 宋秉蘭. 產婦康撫按摩的臨床應用研究[J]. 當代護士: 學術版, 2012(7): 40-41.
[9]趙家宇. 臨床護理路徑在初產婦圍生期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鄉村醫藥, 2015, 22(10): 79-80.
[10]肖銳, 陳冰, 尹姣. 臨床護理路徑在正常產褥期的應用及護理效果評價[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3, 10(17): 2340-2342.
中圖分類號:R 47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6-186-02
DOI:10.7619/jcmp.201606067
收稿日期: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