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英花
摘 要:強化實踐教學,構建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熟練的日語表達和人際溝通的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日語;實踐教學;構建
日語專業作為一個后起的新興專業,從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用人單位反饋信息來看,其所培養出的畢業生存在著應試水平較高、聽說能力偏弱、實踐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不理想等缺陷。之所以造成這一后果,大多數是因為日語專業在教學模式、培養計劃方面有些脫離社會實際的現象。其主要表現一是純理論的講授式教學模式遠高于實踐教學模式;二是人才培養方案所構建的能力培養體系和社會需求脫節。所以,在當前經濟結構發生巨變,大學生就業競爭趨于白熱化的形勢下,必須強化實踐教學,構建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熟練的日語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過硬的就業本領,提高其就業競爭能力。
1 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理念依托和現實意義
畢業生聽說能力、實踐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強,主要是人才培養模式尤其是創設實踐教學環節不成體系所致。所以,今后日語專業改革的方向,應該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體系,尤其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并加以實施,加強學生日語聽說讀寫譯等五項基本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制定要依據整個培養計劃的教學進程安排,科學地、有計劃地、有目的地實施實踐教學。另外,日語專業實踐教學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是教學內容的配合、深化和提高,是學生對日語知識的掌握和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對所學內容具體運用和提高的有效途徑。結合日語專業零起點的實際,在基礎階段的課程設置上,實踐教學部分應達到總課時的一半,以強化聽說能力;每周都應有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如開展日語角,讓日本外籍教師或專家進行指導。另外,可以開展假名書寫大賽、日語朗讀大賽、日語配音比賽、日語演講比賽、日語話劇比賽、日本國情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出濃厚的實踐氛圍,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形成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輔相成的教學體系。請日本專家學者來演講或講學;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并邀請企業人員來學校對日語教學進行指導。高年級階段應設置社會實踐活動、科研創新活動、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環節,使學生深入日企或實習基地,從事具體的相關工作,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2 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實施方案
2.1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是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
(1)構建完備的校內實踐基地。日語專業的校內課程實習基地應具備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同聲傳譯實驗室、外語廣播電臺、外語有線電視臺、多媒體語言實驗室、日本文化研習實驗室、外文圖書及資料閱覽室和標準計算機信息中心等外語實踐場所。只有各種配套設施完備,才能有效地組織開展校內實踐活動。(2)拓展校外實踐基地。拓展校外實踐基地決不可盲目,校外實踐基地的構建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努力。這需要政府、學校、師生齊心協力,搭建好校企平臺,真正實現“雙贏”,即企業可以發現、獲得更多優秀人才,學生則有施展才華、提升能力的機會。比如商務方向學生可以進入企業從事商務、口譯、筆譯工作,提高商務專業素養;旅游專業可以與旅行社進行合作,讓學生跟團實踐,了解旅行社的行業運營,培養學生協調、帶團能力;汽車日語方向學生可以去汽車4S店、日資企業、汽車廠實習,熟悉汽車方面的實務。
2.2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是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通過每年的黃金周、寒暑假,安排學生進日資企業進行聯誼活動,或者是派遣學生到日本的友好學校、友好城市進行海外交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實踐創新能力;結合課程教學組織學習競賽,如日語演講比賽、日本文化節、朗誦比賽、成語接龍、作文比賽、日本語言文化知識競賽、看動漫或日劇寫感想等,通過這些活動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日語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日語的專業實習,主要是上崗實習,是學生整個四年學習期實訓教學的最后階段,也是其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升華、提高的最高階段。這一階段,學生通過運用課堂內外學到的知識與實際工作情況相結合,從而提高日語實際運用的綜合能力。它不僅反映出一種專業的綜合操作能力,而且還反映出一種解決具體問題的專業創造能力。在專業實習中,要在形式上大膽探索,創新實踐教學機制。可以結合社會實踐,學校創造條件讓學生走進機關、企業和其它單位,使學生更深入地參與專業實踐活動。
如今,中日交流非常密切,赴日留學的中國學生居留日學生數量首位,可以積極開展“2+2”、“3+1”留學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創造更多“走出去”交流的機會,學生不僅可以擴展視野,而且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下,學生的日語表達能力能夠快速提高,也能為學生繼續深造做好充分的準備。
2.3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驅力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驅力是強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教師是高等學校的辦學基石,是高等院校生存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高校的生命支柱,是其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其整體質量的高低是衡量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因而在實踐教學中,必須強化實踐教學師資隊伍。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日資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一線及科研單位進行專業實踐,積極促成學校和日資企業的合作,制定和完善鼓勵教師崗位進修的制度,提高其參加進修的積極性。還需創新人事管理制度,多渠道解決實踐教學師資不足的問題,凡是人才,我們應該“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最大限度地共享社會人力資源。
2.4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
構建日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保障是完善實踐教學監督評價機制。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通過相關的監督評價機制來保障,由于社會調查、實習等實踐課程需要在校外進行,教師無法進行現場指導及評價,因此為了保證實踐課程的質量,在制定實踐教學課程計劃時,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有效的監督、考核方式。在監督方面,需要跟蹤學生的實踐動態,一方面學生可以周報的形式匯報實踐動態。另一方面,指導教師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實踐情況,并且定期到企業進行走訪,深入了解,這樣才能真實地了解學生在企業的具體情況,使實踐課程得以有效地執行。在評價方式方面,可以采取企業負責人和指導教師共同評價的形式。一方面企業負責人可以根據學生實習的情況進行評價,另一方面,指導教師根據周報、走訪、實習總結等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就能夠綜合地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考核,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尹志紅.高職日語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5)115-116.
[2]向潔.日語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5)142、143、152.
[3]關鎧含.地方本科院校日語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9)60-63.
[4]陳鐘善.國際化背景下應用技術高校日語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4)107-108.
[5]大綱編寫組.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教學大綱[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6]陳要勤.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第二課堂設計思路[J].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7]殷新紅.就業導向語境下的高校文科類專業實踐教學探討[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