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鴿(許昌學院,河南許昌461000)
?
思維導圖教學法對護生綜合能力的影響
王鴿
(許昌學院,河南許昌461000)
摘要:目的探討思維導圖教學法對培養和提高護生綜合能力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級三年制護理專業兩個班,分別設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取思維導圖結合傳統教學法授課,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課程結束后采用理論考核和問卷調查法進行教學效果評價。結果實驗組期末考核A卷和B卷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臨床思維與推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查閱資料獲取信息能力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有90.70%的護生認為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優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結論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培養護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護理教育;思維導圖;綜合能力
健康觀念的更新以及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實施,對護士的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結合護理學自身的專業特點來探索合適的教學模式、提高護生綜合能力是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實用型、技能型及創新型護理人才的重要舉措。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是由一個關鍵詞向外散發出許多分支要點,而每個分支要點又可以散發出其他知識點來建立記憶鏈接,形成一個不同顏色、不同圖像的樹枝狀結構圖[2]。為此,筆者將思維導圖引入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4級護理專業1班和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將護理2班43人設為實驗組,將護理1班44人設為對照組,兩組均為女生,由同一任課教師用同一教材上課。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一般資料、以往學習成績及課堂氣氛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實驗組教學方法開課前首先對實驗組任課教師及護生進行思維導圖相關知識培訓,即思維導圖的概念、使用目的及繪制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教師進行學情分析,提出思維導圖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案;在備課階段,任課教師先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活動,并在課前向護生發放只包含主題和一級分支的預習思維導圖,同時布置預習任務,讓護生用不同的顏色標注出重點、難點和疑點,添加三級、四級分支,教師可根據情況讓護生獨立或小組協作繪制思維導圖;課堂教學階段,任課教師用思維導圖導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并引導護生進行思考、修正并完善課前預習的思維導圖;課后護生通過反思,深化理解所學知識,進行第三次修正思維導圖并作為自己復習的重要課堂筆記。
1.2.2對照組教學方法課前教師按傳統的方法備課,口頭布置護生預習的內容,課堂教學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法,課后布置作業。整個過程不使用思維導圖工具。
1.3評價方法
1.3.1客觀評價方法對兩組護生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試卷分A卷和B卷,均為選擇題,各占50分。A卷主要為考查概念或基礎知識的A1型題;B卷為包含臨床背景的案例分析題:A2、A3/A4題型,主要考查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課程結束后由學校統一命題進行考核。
1.3.2主觀評價方法護生是教學質量的直接體驗者,對自身的學習效果感受最深,由護生根據其自身體驗評價學習效果是獲取教學質量信息的重要渠道[3]。課題組成員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及結合護生實際情況自行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評價表”和“護生綜合能力自我評價表”,了解用思維導圖干預后護生對本教學模式的認同情況及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對護生綜合能力的影響。“護生綜合能力自我評價表”包括7個方面,每個方面總分20分,各包含5個問題,共發放87份(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評價表”包括11個問題,只發給實驗組,共43份。兩種評價表的有效回收率均為100%。
1.3.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樣本均數比較用t檢驗。
2.1護生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實驗組期末考試A卷和B卷的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 0.01),見表1。
表1 兩組期末考核平均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期末考核平均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43 44 B卷成績t P A卷成績41.69±3.43 38.58±4.01 3.883 <0.01 42.78±3.87 39.98±4.23 3.219 <0.01
2.2主觀評價比較
2.2.1護生綜合能力自我評價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綜合能力自我評價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生綜合能力自我評價比較(±s,分)
項目 實驗組 P對照組t自主學習能力(20分)評判性思維能力(20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20分)交流溝通能力(20分)臨床思維與推理能力(20分)團隊協作能力(20分)查閱資料獲取信息能力(20分)總分(140分)16.52±2.233 14.63±2.393 15.65±2.673 15.12±2.583 14.61±2.543 15.68±2.153 14.69±2.263 106.90±11.33 15.26±2.34 12.98±2.77 13.19±2.99 13.68±3.11 12.87±2.96 13.86±3.18 13.27±2.78 95.11±13.21 2.570 2.972 4.045 2.348 2.940 2.188 2.611 4.464 <0.05 <0.01 <0.01 <0.05 <0.01 <0.05 <0.05 <0.01
2.2.2實驗組護生對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評價(見表3)

表3 實驗組護生對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評價[n(%),人]
3.1思維導圖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思維導圖這種樹枝狀知識結構圖,可以幫助護生通過建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來厘清思路,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引導護生進行知識梳理。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能將思維可視化,且便于總結記錄[4],能夠使護生在自主學習時有綱可循,把握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5]。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使教師教學思路更加條理化,增加教學互動,豐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表1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的期末考試A卷和B卷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1);從表3可以看出,思維導圖有助于護生預習和復習、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等。
3.2思維導圖教學法有利于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3.2.1有利于培養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及獲取信息能力表2的結果顯示,通過思維導圖模式教學,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查閱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對照組強(P<0.05或P<0.01)。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護生首先要找出學習框架,然后圍繞每個主題分支進行預習,在主動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促使護生努力思考和探索知識之間的關聯,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培養了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及查閱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3.2.2有利于培養護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表2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均好于對照組(P<0.05或P<0.01)。在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中,小組成員分頭收集資料,對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小組各成員相互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頭腦風暴”活動,護生可以就講課內容及思維導圖的應用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師生互動,共同構建思維導圖,有效培養了護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2.3有利于護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提升表2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的臨床思維與推理能力好于對照組(P<0.01)。教師使用思維導圖對課堂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啟發護生將理論知識和臨床病例相結合,有利于護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提升。
實踐證明,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有助于護生預習和復習、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了護生的學習效率,培養了護生分析解決問題、評判性思維、臨床思維與推理、自主學習、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及獲取信息等綜合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適應了現代社會對高能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見,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對推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杜小靜,安紅艷,崔彥珍,等.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PBL提高護生綜合能力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6):80-82.
[2]Noonan P.Using concept maps in perioperative education [J].AORN J,2011,94(5):469-478.
[3]王秀華,谷燦,毛婷,等.以問題為基礎的案例教學模式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6):405-409.
[4]李莉,李銀芳,劉航,等.思維導圖在基礎護理學實驗課集體備課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20(2A):8-10.
[5]孔霞,李蓉,周艷芳,等.思維導圖在病理生理學“缺氧”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3):108-109.
基金項目:2015年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項目“思維導圖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Wjlx2015192)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