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心,王珊珊,侯云霞,宋 雨(河北經貿大學 商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
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調查及其培養路徑——以河北經貿大學為例
張一心,王珊珊,侯云霞,宋雨
(河北經貿大學商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61)
[摘要]通過對河北經貿大學816名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調查,得到的結論是:該校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傾向,不同專業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傾向上具有差異;不同性別學生在各維度得分上呈現差異。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體較弱,批判性思維各維度發展不均衡,不同專業批判性思維傾向有差異。構建以課程為載體的雙輪驅動批判性思維培養模式,將成為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培養路徑
批判性思維包括為了得到肯定的判斷所進行的可能為有形的或者無形的思維反應過程。擁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發展的必備能力。西方發達國家已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近年來,我國教育界也日益重視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教育和培養。批判性思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批判性思維傾向;二是批判性思維技能。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批判性思維傾向是個體對批判性思維所具有的一種思維習慣,而批判性思維技能只在進行批判性思維過程中被使用,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技能是批判性思維過程中使用的工具,但是批判性思維過程受個人批判性思維傾向的總指導,所以了解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也就尤為重要,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方面進行調查并加以研究。
本研究主要針對該校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方面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分析。主要分為四個方面進行闡述:該校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體情況;不同年級的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情況;不同專業分別在尋求真理性、思想開放性、分析性、系統性、自信性、好奇性、成熟性7個維度方面的得分情況;不同性別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得分情況。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河北經貿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經濟學和電子商務四個專業的學生,調查范圍涉及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和研究生一年級、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850份,問卷收回率為85%,除去其中無效問卷34份,最終有效問卷為816份,問卷的有效率為96%。在參與調查的816人中,男生339人,占總人數的42%,女生477人,占總人數的58%。各專業分布和各年級分布分別參見表1和表2

表1 各專業學生分布

表2 各年級學生分布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參考CCTDI中文版。CCTDI專用于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測量,其研究較為成熟,并受廣泛認可,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問卷分為七個維度(尋求真理性、思想開放性、分析性、系統性、自信性,好奇性、成熟性)進行調查,一個維度包括10個測試題目,共計70個測試題目。各個測試題目分別有非常贊同、相當贊同、比較贊同、一般贊同、相當不贊同、非常不贊同六個選項,分別記1-6分。全卷完成大約耗時20分鐘,其中共有40個反向題目,30個正向題目。正向題目反向計分,反向題目正向計分。
(1)各量表得分及評價方法。分量表的得分范圍為10-60分。對于每一個分量表,我們以40分作為認可具有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最小值。量表得分高于50分,說明被測試者的批判性思維傾向較強;得分低于40分,說明被測試者批判性思維傾向較弱;得分低于30分,說明被測試者不具有相應的批判性思維傾向。
(2)總得分及評價方法。總分的可能得分區間為70-420分。總分在210-280之間,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為中性;低于210分,表明被測試者的傾向氣質與批判性思維相對立;達到或高于350分者,表明被測試者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強。
2.數理統計法
將得到的數據錄入Excel表中,建立數據庫,并對數據的平均數、標準差、眾數、中數、最大值、最小值及全距進行分析。通過對所得數據的多重比較,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各年級、各專業間的差異進行統計分析。
(一)不同年級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得分
將該校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分按年級分類,結果見表3

表3 各年級學生總分情況
表3顯示了不同年級的批判性思維傾向總分狀況。從表中可以看出,總分最高為一年級學生,平均分數為291.99;總分最低是四年級學生,平均分數為284.74。由于大四學生數據樣本有限,最終結果可能存在偏差。根據《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傾向調查問卷手冊》的說明:總分在210-280之間,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為中性;低于210表明與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明顯相抵觸;高于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強。從表1可以看到,各年級之間學生的平均得分跨度為284.74-291.99分。因此表明每個年級學生雖然沒有顯示出與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明顯相抵觸,但是平均分數僅僅略大于批判性思維的中性值,與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強的分值相差甚遠,綜上說明,該校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較弱。
從表中還可看出全體學生中,最低的分數為205,最高的分數為401。其中,分數低于210分的有2人,占總數的0.25%;分數在210-280之間的有338人,占總數的41.41%;分數在280-350之間的學生有437人,占總數的53.56%;分數高于350分的學生有39人,占總數的4.78%。
(二)不同專業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得分
將該校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分按專業分類,結果見表4

表4 各專業學生總分情況
從表4中可以看出,總分最高的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平均分數為291.33,總分最低的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平均分數為282.66。各專業分數相差較小。
(三)全體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得分
將所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按照7個維度進行統計,結果見表5。

表5 全體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得分情況
表中說明,若每一量表得分在10-30之間,則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較差;在一個分量表上得分高于50分者,表明高氣質方面為強。從總體情況來看,全體學生的7個維度的平均分均高于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較差的分值;但各維度平均分均低于50,在35-45之間。因此可以分析出,該校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偏中性較弱。
(四)不同專業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得分
將不同專業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按照7個維度進行統計,結果見表6。

表6 各專業各項維度得分

表7 各年級各項維度得分
如表6所示,將四個專業學生的不同維度的得分情況分別列出。從表中可以看出,總分最高的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分數為291.33;最低為電子商務專業,分數為282.66。中間依次為經濟學和貿易經濟專業。其中,在尋求真理性、系統性方面,經濟學專業得分最高;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思想開放性、分析性、自信性、好奇性四個方面得分都最高;在成熟性方面,貿易經濟專業得分最高。
(五)不同年級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得分
表7將各年級的得分按照不同維度進行劃分。從表中可以得出,各年級個維度得分都在35.00-45.00之間,根據量表的指標可以看出,各年級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傾向上表現為中性。在自信性方面各年級學生得分普遍偏低;在系統性方面,研究生學生得分普遍高于本科學生得分;在好奇性與成熟性方面,各年級學生得分普遍偏高。
(六)不同性別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得分

表8 不同性別各項維度得分

表9 各性別學生總分情況
從表8、表9中可以看出,女生的總分高于男生。女生的平均得分為287.79,男生平均得分為289.51。在尋求真理性、思想開放性、分析性、成熟性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系統性、自信性、好奇性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一)基本結論
通過對該校816名不同年級大學生的調查,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該校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傾向,其中好奇性方面得分最高,自信性方面得分最低,中間依次為思想開放性、分析性、成熟性、尋求真理性、系統性;不同專業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傾向上具有差異;相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上也具有差異。研究生得分普遍高于本科生,不同年級該傾向呈現差異;不同性別學生在各維度得分上呈現差異,女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體高于男生,在尋求真理性、思想開放性、分析性、成熟性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系統性、自信性、好奇性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二)對調查結果分析
1.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體較弱
從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該校大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維體系。雖然自從我國教育改革以來在教育方式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授課、數字媒體教學等方興未艾,但是我國教育中還是缺少對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實踐。但是,各層次教育的本質并沒有根本的改觀。教師在講授課程中大多采用“灌輸”知識體系的教學方式,無論是“教”與“學”都缺乏理論與實踐有效契合的理念與手段,這對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帶來諸多不利因素。
2.批判性思維各維度發展不均衡
從分析得出的數據來看,批判性思維各維度得分不均衡;全體學生的7個維度的平均分均高于表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較差的分值;但各維度平均分均低于50,在35-45之間,因此得出,該校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氣質偏中性較弱,各維度發展不均衡。其中相對較弱的是自信性。
3.不同專業批判性思維傾向有差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專業不同,各個維度得分情況和總分方面都有所差異,這說明批判性思維傾向會受不同的教學內容、方式和手段影響,這也說明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有一定的可塑性。
(三)提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相關建議
高等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的理念是通過課程得以實現的,要做到以課程為載體,培養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這需要學生和教師雙方的共同參與和互動。也就是說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引導缺一不可。因此,構建以課程為載體的雙輪驅動批判性思維培養模式,將成為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主要途徑。
1.雙輪驅動之一——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
在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過程中,學生自身要主動學習,自律學習例如構建主動學習,自律學習等。在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小組互助合作以及個人協作等方式實施主動學習策略。
2.雙輪驅動之二——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設計
教師應轉變觀念,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課程建設的首位,為學生們營造一個鼓勵創新、加強信心、氛圍融洽的學習環境;在經濟學課程中開展以培養批判性思維為目的教學課程設計。首先,優化課堂教學,這其中包括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材料;其次,構建互動課堂,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引導,通過設計適宜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較高層次的思考。允許學生自主探究,容納學生中各種不同的意見。通過小組討論,個人書寫書面報告等方式加強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最后創建一套具有統一性、靈活性和多樣性特征的新型課程考核制度,以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考核目標,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隨著課程范式改革而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義,趙炬明.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現狀調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J].華中科技大學,2010
[3]歐陽康.批判性思維的前提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2
[4]高瑛,徐瑩.西方批判性思維研究:回顧與反思[J].外語學刊,2014(5)
[5]田莉莉.近十年來國內批判性思維研究及其教學反思[J].華東師范大學,2015
[6]黃朝陽.批判性思維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現代大學教育,2013(2)
[7]楊武金.邏輯和批判性思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8]谷振詣.批判性思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9]李正栓,李迎新.中國大學生批判性思維教育實施的策略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5(3)
[責任編輯:王鳳娟]
[基金項目]2015年度河北經貿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帶著鐐銬,何以能舞——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愿景與路徑;2015年度河北經貿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國際經濟學》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以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為視角(2015JYY22);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基于培養本科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研究-以《國際經濟學》范式改革為例(GJXH2015-66);河北經貿大學2015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項目:大學生拖延行為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河北經貿大學為例(2015SZZ06)。
[收稿日期]2016-03-11
[文章編號]1009-6043(2016)02-0147-0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