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艷
【摘 要】大學數學是工科院校的基礎課,是學習專業課的重要工具。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自身特點,將賞識教育引入數學課堂,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賞識教育;獨立學院;數學教學
1 賞識教育的概念
賞識教育是指教師以尊重和信任為基礎,對學生的優點表達欣賞和贊揚,并給予激勵和引導,從而調動學生情感、興趣、動力等非智力因素,大大提高學習效果。
傳統的教育理念認為,賞識教育主要運用于中小學的課堂,大學生都能獨立思考,自立能力很強,教師只需給予客觀分析和理性指導,不需要用贊賞和鼓勵激發其積極性,這是對賞識教育和大學教育的誤解。大學的學習是全新認知過程,大學數學課堂更是如此,和中學數學思維也不盡相同,將靜態研究變為動態研究,因此難度比較大。運用賞識教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果。
2 賞識教育用在獨立學院數學課堂中的必要性
2.1 現在的大學生個性強,組織性和紀律性相對差一些,而且他們課余生活豐富,尤其受到電子產品吸引,自控力不好,將賞識教育運用到數學課堂,提高學生自制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都融入數學課堂。進入獨立學院的學生,大部分偏科,數學成績本來就不好,對數學課有抵觸情緒,將賞識教育運用到數學課堂,可以增強學生信心,提高學習熱情。
2.2 數學課程是理工科大學生入學后的先修課程,但是它有著極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深奧難懂,學生會出現厭學現象,運用賞識教育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后繼專業課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2.3 大學數學課首先面對的是大一新生,他們剛從緊張的高中生活步入大學,容易過于放松,忙于各種社團各種活動,進入不到學習狀態。教師不能打擊學生對工作的熱情,要鼓勵學生走進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對學生干部的賞識,可以讓他們不僅組織班級活動和協調班級事務還能帶動大家學習,是班級學習氛圍濃厚。
3 實施賞識教育的原則和策略
3.1 承認差異,允許失敗
賞識教育的實質就是承認差異,承認每個學生都與眾不同,由于每個學生的遺傳、家庭環境、主觀能動性等方面差異,導致他們的課堂反應能力、接受水平、組織紀律性等也不盡相同。我們獨立學院的教育目標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師不能僅憑“分數”來評價每一位學生,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強化,從而鼓勵他們,讓他們用于嘗試,增強自信心,使他們不怕挫折和失敗。針對三本獨立院校學生的水平和特點,我們編寫了數學教材和配套的章節練習題。在批改練習題時,會發現學生暴露的各種問題,但是在課堂上不能一味列舉作業中種種不是,否則學生會有挫敗感,甚至不再做練習,不交作業,不喜歡數學,影響學習效果。例如機電系2015級一名學生,入學后連續幾周不交作業,詢問后,得知他是一名學生干部,課下一直做學生工作,課上有些聽不懂,作業不會,干脆就不寫也不交。我向他講明了高等數學作為基礎課的重要性和難度,必須認真對待,每次作業可以不全做,只做我給他指定的三道基礎題,其它題目選做。他哪怕只做對了一道題,我也及時給予肯定,慢慢地他不再懼怕數學,課間也能主動向同學或老師問問題。
3.2 尊重信任原則
大學教師對待大學生,不用像對待中小學生那樣事事提醒時時關注,更不要把師道尊嚴掛嘴邊,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那樣的師生關系不平等,課堂氣氛緊張,即便是“賞識”學生,也讓學生受寵若驚。大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和一定的自理能力,教師要以尊重和信任為原則,營造和諧課堂氣氛,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3.3 重新確定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增強自信心
獨立學院的一部分學生經歷了高考失利,失去自信,進入大學后暫時沒有努力的目標,學習積極性不高,此時教師不能按照學生手冊中的條條框框來要求學生,要重新確定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要努力學習,也能堅持出勤,只是面對新的環境,難以靜下心來,課上會走神、睡覺或玩手機。學生能夠走進課堂,說明他內心是想要學習,教師就不要一味指責、批評,而是在課上要多關注他,提問他一些簡單問題,吸引他跟上大家的節奏,讓他每節課都有所收獲,增強自信心。
3.4 不要忽視“學困生”
學校教育不只是針對學習優秀的學生,而是力求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完成學習任務,當然也包括“學困生”。所謂“學困生”,一種是學生成績差,導致厭學,精力不集中,但還能遵守教學秩序;另一種是基礎不錯,學習習慣差;再一種是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都差。不是所有的“學困生”從小就是學習困難,包括來自社會、家庭、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盡管教師因素不是決定性因素,但作為學校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能和情感表達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學困生”表面上一副無所謂或無所畏的態度,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是不自信的。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賞識就是一座橋梁,是師生精神相融,心靈相通的橋梁。賞識是“瞧得起”,在真誠交流的前提下,找到“學困生”的癥結所在,然后慢慢解決。
4 小結
賞識教育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到,教師要把賞識教育當成教育的必要環節,貫穿每個課堂。首先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即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贊賞,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熱情,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要求教師要一視同仁,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存在感和獲得感。
【參考文獻】
[1]丁晗.在高職數學教育中融入賞識教育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33):188-189.
[2]紀曉旭.賞識教育存在的誤區及其解決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2):19-20.
[3]邵蔭.賞識教育在大學教育中的運用[J].高教高職研究(中旬刊),2009(3):194-195.
[4]武艷.高職學生管理中賞識教育的有效運用[J].教育與職業,2012(8):30-32.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