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商業銀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危機中也蘊含銀行發展轉型的機遇。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與契機為切入點,探討銀行在互聯網浪潮中的優勢所在與雙方競爭合作的具體模式。
關鍵詞:傳統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競爭;合作
互聯網金融指單純依托互聯網載體進行相應融資的金融模式,其資金不需通過銀行或證劵等傳統資本市場,而是在互聯網平臺上融資的金融方式。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起步于2003年,在2013年伴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成熟的優勢,余額寶、阿里小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以便捷、低門檻的特色引發市場熱潮,通過眾籌、P2P網貸、第三方支付和網絡理財等業務沖擊著傳統商業銀行。
一、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
1.削弱銀行支付功能
支付是傳統商業銀行的固有功用,它是銀行金融中介的最大保障,確保其流動資金的充足。而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出現可以使消費者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在網上快捷支付,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更方便更高效。同時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范圍也愈加廣泛,在2015年購買車票、繳納水電氣費、轉賬匯款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也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互聯網支付規模的迅速擴大沖擊著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功用,大量資金從銀行涌向第三方平臺,消減銀行的營業所得與流動資金額度。同時網絡支付的盛行不斷弱化著銀行傳統柜臺業務的地位,使其在市場金融流通中被邊緣化。
2.搶占銀行市場份額
互聯網金融自身蓬勃發展全面挑戰著銀行各領域的業務份額。在支付方面如前文所述,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快捷、簡便的特點擠占著傳統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在融資借貸領域,P2P網貸、電商小貸、眾籌等線上融資手段也蠶食著銀行的貸款業務。限于信用體系的不完善,大量被銀行拒絕的中小企業與個人紛紛選擇在互聯網平臺進行融資,金融規模的擴大也隨時誘導銀行大企業客戶的轉投。而在投資理財業務上,余額寶、財付通等產品利用傳統銀行辦理門檻高、收益固定的缺陷及自身便捷、操作無時間差的優勢大量搶奪銀行的客戶與市場份額。
二、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浪潮下的優勢與機遇
1.傳統商業銀行的優勢
商業銀行擁有雄厚的資本與較高的社會信任。雖然互聯網金融規模日趨擴大,但在總資產與交易額度上跟傳統銀行仍相去甚遠,線上融資可以提供的貸款資金也遠不如商業銀行吸引客戶。其次,互聯網金融由于自身監管力度不嚴與沒有完善的風險管控體系,客戶在網絡平臺上的投資常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甚至被詐騙,相對于擁有雄厚資金支持、部門監管的傳統銀行來說,其交易安全的信任度就是劣勢所在。
2.商業銀行的機遇
雖然互聯網金融不斷沖擊著傳統銀行的業務與經營方式,但也給其提供了發展的戰略契機。危機刺激銀行轉型,改進自身劣勢。隨著大量中小企業客戶的流失,不少銀行也開始審視自身缺陷,改善對中小企業的交易與貸款限制,重視客戶需要與應對市場需求。而網絡平臺的興盛也使銀行開始著力發展自身互聯網金融業務與技術,銀行通過發展網上銀行等方式,推出各項交易融資的線上平臺與手段,將金融服務網絡化,吸引使用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客戶重新選擇銀行交易。
三、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的競合方式
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給傳統商業銀行制造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機遇,因此二者之間不應試圖替代對方,惡性競爭只會使市場混亂客戶利益受損,只有優勢互補,良性競爭才能使兩方獲益,打造和諧穩定的金融市場。
1.業務上的有序競爭,互利合作
在支付領域傳統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企業有更大的存款儲存度,而第三方支付平臺則有更高的存款吸引力與資金利用率,因此二者可以優劣互補。第三方支付平臺吸引個人存款,然后交由銀行進行托管、投資與劃轉,雙方通力合作增加潛在客戶群、提高交易規模、豐富營收范圍,在競合中互利互惠。而在融資業務上,互聯網金融有快捷簡便辦理的吸引點,商業銀行具備大量客戶群與高風險管控度的優勢。二者相互借鑒對方長處,打造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網絡融資平臺,拓展各自效益實現共同發展。
2.技術上的合作互助,競爭共贏
互聯網企業對傳統銀行而言有網絡技術上的優勢,而商業銀行本身對客戶與交易信息的需求也非常大,因此二者可以在互聯網技術上相互合作,建立共通的網絡信息數據庫,為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網絡化與互聯網企業的業務渠道拓展,提供技術信息支持。例如,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其蓬勃發展一大原因是金融平臺海量的客戶交易信息,傳統銀行通過與電商企業共享信息數據,可以依據客戶資產與信譽數據做出交易上的風險管理,互聯網企業也能依托商業銀行客戶信息發展其線上金融服務。
四、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雖對傳統商業銀行造成了一定沖擊,但不足以替代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作用與地位。二者只有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金融熱潮,相互強強協作,良性競爭,才能實現雙方在金融市場的發展共贏,攜手同進。
參考文獻:
洪娟.互聯網金融浪潮下的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武漢金融,2014,03:8-10.
作者簡介:胡可心(1995- ),女,遼寧錦州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