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瑩瑩
?
法學專業本科生就業現狀與對策研究
宋瑩瑩
摘要:法學專業在我國的專業排名中算是比較熱門的專業,然而,伴隨著中國法學專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及畢業生的人數的數倍的增加,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變的越來越嚴峻,已經引來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廣泛關注。在中國法學專業本科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現狀下,這么多的應屆生該何去何從呢?本文主要從學生的就業現狀、就業問題等方面的分析來總結出畢業生的目前所面臨的就業情況,接著對目前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流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此探查和分析本科畢業生存在的就業問題及特點。從社會因素、學生自身因素、學校因素三個方面對影響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最后主是對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在就業時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在日后法學本科畢業生能夠認清形勢,找好工作。
關鍵詞:本科畢業生;法學;就業現狀;對策研究
一、近年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狀況
(一)近幾年的法學專業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的法學專業面臨著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隨著國家法律的逐漸健全與完善我們對法律專業大學本科人才的需求在不斷上升,而現實的狀況卻是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卻普遍不好,面對目前這樣尷尬的局面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目前的本科法學專業體系是不是存在問題。我國提倡依法治國,法律的作用毋庸置疑,國家對法學專業近幾年來也給與了足夠的重視,與法學專業相關的院校在我國也普遍設立,全國大多數不同類別、層次的院校均設置了法學專業。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全國的法律院校增加了很多,在校學生的人數也是增勢迅猛。這樣的發展速度足見我們隊法學專業的人才的需求。但是這樣的增長方式也給我國的法學專業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例如專業配置不健全導致資源浪費、只注重理論學習而不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導致了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所以我國近幾年的法學專業現狀就是法律文化的氛圍不足、法律實用性弱、法學專業的功利性強,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很難適應我們目前法律專業的職業環境,這也是法學的本科專業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近幾年的法學專業本科生的就業流向
目前法學專業的本科院校840多所,獨立學院340多個,基本上現在的每個大學都開設有這個專業,而且在專業內算是比較熱門的專業,導致所有的高校一窩蜂的開設這個專業,除了本科院校外,大量的專科院校也都開設了這個專業,而且現在的法學專業的什么自考、成人學習、函授、夜校、網絡等最為熱門的就是這個專業,所以人數規模相當之大。這個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公務員,尤其是法檢,大量招聘此類專業,雖然人數招聘的多,但是報考的人員更多,很多都是,總之相當的難考;律師,首先你要過司考,過了后實習一年,這一年你是沒有什么收入的,然后執業,這段時間的工作比較艱辛;企業,現在沒有幾個企業需要這個專業的人,太少了;其他,很多的這個專業的被迫轉行,轉行最多的就是銷售。
二、影響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就業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
畢業生的供需矛盾是影響畢業生就業的一個很大的社會因素,隨著法學專業越來越成為一個熱門的專業,報考人數在逐年上漲,相對的就業壓力也在攀升,人才過多導致市場的飽和,是法學專業本科生就業難得一個主要方面;用人單位的選材要求高,很多公司都要求應聘的人才都是通過司法考試或者是研究生學歷,這直接就把本科生排除在外,或者用人單位要求應聘者有相關的工作經驗,能快速的融入的工作之中,這都是對法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不利的條件;社會上人們的法律意識還是相對比較淡薄的很多公司企業不重視公司法律權利的規范,很多的企事業單位不招聘法學專業的人才,導致了很多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在結束了四年的學習生涯后很難有個滿意的工作。
(二)學生自身的因素
很多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對學業有所懈怠,認為進入了大學之后就不需要再像高中時候進入緊張的學習狀態,在大學的學習期間很多專業課的知識沒有掌握,以致到了實際工作中對很多問題也是一知半解,在學校期間沒有珍惜實踐的機會,很多大學生都基本沒有進入相關單位實習過,業務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適應進入社會的工作;大學生對自身的期望值過高,部分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在畢業之后對自己的定位較高,對待工作很挑剔,對用人單位的要求比較高,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得一個原因。
(三)學校因素
很多用人單位都希望招收那些業務能力強專業知識硬的學生,這樣方便公司對人才直接使用。而學校對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比較單一,很多院校都是只注重對專業知識的教授而不注重對業務能力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強;目前,在很多高校也都設立了就業指導的課程,但是投入的力度很小,很多學校都是在學期末會上幾節課,也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對學生的啟發意義不大。
三、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應對就業難題的措施
(一)優化國家的政策法規
在招生政策方面要限制法學本科生的規模相應的擴大法學研究生碩士生、法學雙學位的招生優化現有的招生體系,增強對法學專業本科生的業務能力的培養,在學校內多設實踐類的課程,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法律人才的專業素養。在就業政策方面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方向對司法系統人事制度不要要求的太過苛刻,每年盡量提供一定的就業職位另外還要增強各大公司、中小企業對法律的重視鼓勵他們設置法律服務崗位拓展基層法律工作崗位。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法學專業本科的四年學習生涯中。要嚴格控制學生在上課方面的出勤率和布置的作業量,保證每個學生在四年的學習生涯中能夠充分掌握專業知識,對學習做到足夠重視,不荒廢學業;同時也要鼓勵法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到基層中去學學習,不要對工作挑三揀四,能夠珍惜每次實習的機會。
(三)加強學生的業務能力
注重對學生業務能力的培養不能讓實踐課流于形式。應加強對法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讓畢業生有更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更完備的業務綜合能力。讓我們的學生珍惜每一次實踐的機會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參加科研普法宣傳去法院、律師事務所檢察院實習等。
加強就業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職業的基礎上認真對待就業環境。幫助他們樹立新型職業觀和“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鼓勵他們拓寬視野到公檢法系統以外的單位尋找就業機會到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社會服務行業就業。
四、結語
隨著法治社會的推進,法學專業在社會中也成了熱門的專業,很多院校都設立的法學專業。然而人才的急劇增加帶來的是就業壓力的增長,很多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民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這種就業環境主要是社會、生自身和學校等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我們在面對這樣的情況,要整頓目前的相關政策規定、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業務技能、提高學校的資源配置,以保證每個法學專業的本科生都能有好的就業前景。(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雷鑫,謝國保,謝利平.法學本科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路徑選擇[J].湖南師范大學專業1科學學報.2014.03:23-24
[2]任丹紅.論法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與實踐專業1的改革[J].當代專業1論壇(管理研究).2013.04:06-09
[3]吳敏.獨立學院法學課程改革初探[J].企業導報.2014.07:34-35
作者簡介:宋瑩瑩(1982-),現為沈陽師范大學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