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珍 楊應合
【摘要】針對遺傳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了近年來從強化師資隊伍、精選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方法的改變、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經驗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對深化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深化 遺傳學 改革 探討
0.引言
遺傳學主要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教學目標,其中實驗操作占據著重要地位【1】。高等院校主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近年來,通過遺傳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取得的良好成果,本文將主要圍繞遺傳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1.傳統遺傳學實驗教學中的不足
傳統的遺傳學實驗教學內容主要以經典的基礎實驗為主,根據實驗性質來看,大多數為驗證性的實驗【2】。一般學生實驗操作過程這樣的:在進行實驗之前,教師準備好試驗中所需用到的設備、儀器、材料等,在課堂中,教師主要針對于實驗中相關的原理、操作方法與步驟進行講解,實驗操作進行全程示范,接著學生模仿教師示范的實驗操作步驟進行實驗,驗證結果通常提前就以知曉,最后只需上交一份實驗報告就完成了整個實驗。一般實驗操作較為死板,整個過程學生缺乏主動性,導致教學質量不佳。
2.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
2.1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強大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提高遺傳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因素【3】。近年來,我國的遺傳學教師通常具有博士學位以上,不僅有著較高的職業素質,并且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教學過程中具有良好的師資隊伍,才能有效保障遺傳學教學的質量。
2.2在教學實驗中精選實驗內容
由于遺傳學教學內容較為豐富,在教學課堂中,需要做到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只有通過對實驗內容進行精選出重點的內容,才能有效保證遺傳學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掌握遺傳學知識的重點,較為全面的學習到實驗的操作技能。根據教材內容,可以將遺傳學內容進行分類與精選。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遺傳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2.3更新添置儀器設備,打破傳統遺傳學實驗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有效改變遺傳學實驗教學方法,使教學質量取得良好效果。教學中教師使用計算機或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實現同時監控學生顯微鏡畫面,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顯微鏡染色體等標本的演示,并可根據需要選取學生典型圖像展示給其他學生。學生通過語音系統實現與教師進行對話。
2.4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在遺傳學教學中,主要以學生為主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實踐操作,不要求學生根據固定的方法進行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3.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深化
3.1適當增加分子遺傳學實驗內容
隨著遺傳學的快速發展,分子遺傳學作為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效的增加分子遺傳學為實驗內容,增加的內容應避免與其它課程重復。增加分子遺傳學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2以科研項目為紐帶,提高遺傳學實驗教學質量
在遺傳學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到與遺傳學相關的項目中,讓學生較早的接觸到科研前沿,對所學的知識深化理解,通過這種以科研項目為紐帶的方式,推動遺傳學實驗教學的良好效果。不僅可以對學生知識更為深入的理解,而且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根據不同專業,開設特色綜合性開放實驗
在遺傳學中,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開設特色綜合性實驗,給不同專業學生參考與實踐,讓學生能夠滿足自己的專業需求而進行選擇,這種方式,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遺傳學的效果。
4.結語
以上對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進行的探究,為提高遺傳學教學質量做出的分析【4】。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實驗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通過以往教學改革中取得的良好效果,應不斷提高遺傳學的教學質量,主要從實驗教學內容上進行精選工作,更新與添置儀器設備、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等方面,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學生學習遺傳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谷超,李健,苗緒紅,李鳳榮,等. RBL教學模式在醫學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中的探討[J]. 基礎醫學教育,2012,02:116-119.
[2]韓彥龍,宋潔,卜曉波. 精選醫學細胞與遺傳學實驗項目,深化教學改革[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09:911-913.
[3]馬蓮菊,卜寧.深化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 加強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03:66-69.
[4]宋喜悅,張玲麗,胡甘. 《遺傳學》實驗教學與創新能力提高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02:152-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