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曙霞
摘 要: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掌握的詞匯量的大小決定了他的語言水平的高低,因此詞匯教學應該成為英語教學的 重要內容。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溝通能力;解決問題
在我國,英語教學屬于外語教學,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自然語言環境,詞匯的掌握必須通過有意識的記憶來實現。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活動中,孤立的記憶單詞效果并不好,背記長篇的文章又有點費時,效率不高。根據詞塊理論和記憶理論以及情景教學理論,科學記憶詞匯可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一、語言詞塊理論
在語言學上,詞塊理論認為"語言是由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構成的",人們在建構語句時會使用一些預先編制好的詞塊.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以詞塊理論為基礎,采用加強英語詞塊學習的方法,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策略,可以擴大學生英語詞匯量及提高實際語用能力。詞塊的概念模糊了原有的詞匯與語法之間的界限,它不僅包括多詞的搭配,句子框架,還可以擴大到句子或語篇。從詞塊的定義來看,詞塊具有較為固定的語法結構,穩定的搭配和特定的語用環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勢。因此,在學習語言時,以詞塊為單位而不是以孤立的單詞為單位進行語言輸入將增加語言輸入的地道性和流利性,并且將為隨后的語言輸出的地道性和流利性奠定基礎。
二、記憶理論
心理學對記憶的定義是:記憶是對過去感知的客觀事物的識記,認知和再現。根據現代信息處理理論,記憶的三個過程恰好可以解釋為信息的輸入,儲存與提取。就學習而言,記憶是學習的開始,沒有記憶,大腦就失去了加工的原材料,就沒有辦法進行思維活動。按照記憶的目的性,意識性程度,記憶可分為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有意記憶是具有自覺目的,采取一定的記憶方法,在必要時還要做出某些意志努力的記憶。無意記憶正好相反。記憶的目的性與記憶效果在某種程度上成正比關系,目的越明確具體,記憶效果就越好。因此,有意記憶的效率明顯高于無意記憶。在有意記憶中,按照記憶方法又可分為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通過理解材料的本質和特點去記憶的方法叫理解記憶。反之,靠“死記硬背”記憶的方法叫機械記憶。前者依靠聯系,后者依靠重復。
三、使用情景會話進行詞匯教學
分析了詞快理論和有意記憶理論,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建情景會話,應用這兩種理論,進行詞匯教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在新單元教學開始時,由教師領讀單詞或跟讀光盤讀單詞,強化單詞的發音。開口讀單詞不需要基礎能力,強調模仿,因此全班同學都會積極參與,從而調動了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氛圍,為后期的英語知識的輸入奠定基礎。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喪失最主要的表現是不怨開口讀單詞,一是因為不好意思;二是因為害怕發音不準。沒有了抑揚頓挫發音的支撐,英語就是去了生機和活力,學習英語的學生更是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最后導致放棄英語。因此領讀這一環節非常重要。
(2)確定好讀音后,筆者會對考綱詞匯,尤其是考試中易出現的高頻詞匯結合詞塊理論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重點強調動詞,名詞和短語。
(3)運用詞塊和有意記憶的知識,結合情景教學法,充分發揮想象,對上邊總結的詞匯進行強化記憶。進行新課改后,每個單元的內容生動,活潑,貼近中學生的生活和興趣愛好,并且緊跟時代,有較強的時代感,滿足了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受到了學生的普遍好評。筆者對詞匯的情景編排即幫助了學生記憶單詞,又為學生學習課文進行了先期的預習鋪墊,同時也可以在每個單元學習結束時,作為檢測學生詞匯認知程度的一種檢測方式
(4)在課堂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分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創設新的場景。實踐表明,老師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還是一個思維智慧的啟迪者。教師通過提示性或啟發性語言,適當引導,指明方向,就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力。同時,現代中學生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見多識廣,思維敏捷,想象豐富,精力充沛,引導適當就會爆發像核反應一樣的無窮威力。相反,如果聽之任之或強加干涉,破壞力也不容小覷,輕者放棄英語的學習,重者擾亂課堂=秩序。
(5)任何語言的輸入都是為了語言的輸出和使用。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但它絕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或生產工具。它是人類才擁有的符號體系,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它能讓人更聰明,更有智慧。
總之,如果我們只把英語看作是工具或手段,英語教學只注重手段即只掌握詞匯的拼寫和意義而忽視對學生的基本素質尤其是人文素質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得不償失。為了給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一個良好基礎,每節課筆者都會用抽查的方式讓小組發言。抽到發言的同學在與全班同學分享智慧結晶時,同時擁有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通過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的活動,學生不但接觸到了新的表達方式,豐富拓展了自己的語言系統,而且培養了學生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