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興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在“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素質教育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個性;體育課;興趣;主體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8-01
素質教育的積極推進關鍵在于教師素質的進一步提升,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就是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陽光下、草地上,天真無邪的孩子在盡情地嬉戲;操場上,足球小子在狂蹦中自由揮灑著年少的激情,這是許多孩子向往的體育課活動情景。但目前的狀況是各學校及家長出于安全責任的過度憂心,以減少學生的活動時間、限制戶外校外的活動機會,來維護所謂的校園安全,這種做法是得不償失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具有個性特點和獨立性的,應該扭轉以往過于重視接受學習的現象,允許多樣化的學習風格。因此作為初中體育老師我們應該要適應新課程改革要側重于課堂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增強體育課的吸引力,使體育課成為學生最喜愛參與的一門課程。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讓學生個性自由揮灑體育課堂呢?
一、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形成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
興趣指興致,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興趣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使人集中注意,產生愉快緊張的心理狀態,他是個性的最直接的體現。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來自哪里?興趣來自生活體驗,每個學生都有獨立的個性,其表現方式也是呈現多樣化。特別是在體育課中,學生在實踐中容易把生活體驗帶到學習中來,而個性因素往往制約了表現方式。如好動的孩子他們對體育活動都非常感興趣,在體育課上表現異常活躍,但其組織紀律性的意識不是很強;內向的孩子參與集體性體育活動的意識較弱,他們往往都是心不在焉;如果對體育課充滿興趣的孩子只憑個人興趣就會選擇地進行活動。在我任教的八年級就有一個特別頑皮好動的男孩子,在教室里上課他老是坐不住,上體育課也沒有集體意識都是玩自己的,許多老師對他束手無策。通過幾次接觸,我發現他自尊心特別強,對任何事情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在同學面前老喜歡表現自我。所以我積極鼓動其參與課堂的管理,讓他負責體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轉化其活動興趣,培養為同學服務的意識。在說服教育的同時,說明器材管理這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師的重視程度,要勝任這份工作應該在課堂上做其他同學的表率,建立威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后,這位同學的組織紀律性和活動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并且把體育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條不紊。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建立一種合作與互動的關系,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盡量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和愛好,使體育課堂成為學生興趣充分展示的舞臺。
其次,要積極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并針對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活動情境。情境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正確人生觀的重要手段。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及求知欲比較強,興趣也比較容易激發和轉化。因此教師選擇內容時也應多樣化,從學生心理和生活出發,多選擇一些兒童化,趣味強的運動項目,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法加以引導和轉變,讓學生放開心扉,融入到老師設置的情境中,激勵學生主動的參加體育活動,并且在實踐中體驗體育學習帶來的無窮快樂。
二、轉變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1、自主創新,彰顯個性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視學生個性需要和情感體驗的現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在教學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要善于把問題留給他們。把學習的任務“下放”到學生中,使填鴨式變為主動式,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空間。例如:在新教材《拍毽子》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器材創編動作,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商討,編出許多花樣動作,其興趣之高出乎我的意料,而且沒有人愿意留下來休息,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活躍的氣氛。所以說教師是課堂中的組織者、引導者,不但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而且在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唯我獨尊”,不允許學生“越位”,壓抑學生個性的局面。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體驗成功的樂趣。
2、關注差異,培養個性。學生個人的心理、身體和個性特點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差別,這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必須在體育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學,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注重學生發展的評價過程。課堂教學的設計既要讓身體條件差的學生“吃飽”,又要使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吃好”。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所以,教師必須下工夫去研究,對癥下藥,全面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例如:在我所教的八年級二班有一位這樣的小女孩,由于先天因素,在課堂中連最基本的排隊位置都記不住,每次都是同伴拉她進隊伍,讓同伴幫助她完成任務,幫她建立自信心,使其能享受到活動的樂趣。在實踐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評、集體評等形式,使學生在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
三、尊重關愛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當中,經常受到場地、器材、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干擾,嚴格規范的課堂紀律既能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又能防止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但過分嚴格的紀律也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個性的自由發揮。因此,教師對體育課的課堂紀律的管理要實施彈性管理,多給他們展示自我的空間,對學生的奇恩妙想加以正確的引導,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思維成果,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少一些責備,多一份尊重和關愛。同時教師還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主動放下“嚴師”的架子,多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合作,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臨下地進行“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在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創新學習,為學生個性的張揚設立良好的心理條件。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學生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擁有完善的個性和人格,讓每個孩子都成為課堂生動的主角。
參考文獻:
[1] 張太森.淺談初中體育教學[J].新課程學習(中).2012(11)
[2] 王后亮.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體育.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