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美
摘 要:小學生普遍缺乏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復雜的邏輯思維,其數學知識大都來源于生活情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很有必要創設真實的、貼近小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本文通過對當前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經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了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并對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情境創設有效性進行了思考,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設;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70-01
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和成長進步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由于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不夠完善,因此雖然小學生具有好奇性強、接受能力不斷增長等特點,但小學生頭腦中普遍缺乏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復雜的邏輯思維,他們的大多數數學知識和數學常識都來源于生活的各種情境之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創設真實的、貼近小學生生活經驗的教學情境,以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愿望,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經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創設有效情境認識模糊。一方面,部分小學教師對小學數學新課標中“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等要求認識不夠深入,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不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情境創設;另一方面,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追求所謂“時尚”,盲目地進行多情境創設,使得小學生在課堂上難以一下子接受過多信息,反而沖淡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題,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
2、教師對情境特征把握不準確。一是忽視了創設情境的趣味性,使得創設的一些教學情境脫離小學生階段特征和生活實際,難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二是忽視了創設情境的可接受性,創設的數學情境不符合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導致了創設情境的有效性不強。三是忽視了創設情境的層次性和開放性,使得創設的情境難易程度不科學,創設情境的思路和范圍比較受限,不能引發小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3、教師缺少責任意識。一方面,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由于對教學情境創設沒有真正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因而缺乏對情境創設的課后反思,使得小學數學課堂上創設的情境教學方式運用不足,從而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和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因為惰性、缺乏責任意識等原因,為了減少平時的備課工作量,平時不太注重對數學教材和課堂內容的深究,也不太注重對課堂情境的創設,只有在進行公開課或領導來聽課時才進行簡單的情境創設,使得情境教學法在一些小學校數學教學中淪為一種應付檢查的形式主義。
二、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人本性的原則。小學生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時要始終堅持小學生的階段特點、個性需求和獨特思維,立足于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數學運算、運用能力的提升,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環節、方法上多下功夫,積極創設順應小學生發展階段和現實需要的教學情境,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穩步提升。
2、相關性的原則。遵循相關性的原則,就是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時,要貼近于小學生的具體學習和生活實際體驗,積極服務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從而通過情境創設搭建小學生學習內容與背景知識的“橋梁”,促進小學生對課本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真實性的原則。教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要積極把握小學生成長的時代特點,多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和情感實際,積極將創設的教學情境向真實或者接近真實的方向靠攏,讓小學生能夠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認識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幫助小學生加強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提高小學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三、提升小學數學情境創設有效性的對策思考
1、積極利用數學故事進行情境創設。數學課堂由于數字化、邏輯性較強,因此相比其他學科的課堂來說比較枯燥,不容易吸引好奇心強的小學生的全身心投入學習。在此情況下,積極在小學課堂上引入故事元素進行情境創設就能夠產生更好的數學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到圓和圓周率時,可以向小學生講述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也可以講述小和尚“山巔一寺一壺酒”智背圓周率的故事,來加深小學生對圓周率的認識和印象,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情趣。
2、積極利用數學游戲進行情境創設。小學生具有天性好動等特點,對游戲往往充滿癡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數學游戲,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從而能夠對他們的視覺、聽覺和動腦、動口能力進行訓練,幫助他們學好數學基礎知識。例如,在講到7的乘法口訣時,可以引入7或7的倍數接龍游戲,讓學生在熱鬧的游戲中熟練掌握7的乘法運算技巧,從而帶動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和運用能力的綜合提升。
3、積極利用現實生活進行情境創設。數學知識是在生活中提煉和總結出來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也離不開生活這個重要的“土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將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場面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到關于時間的數學概念時,可以將其與現代的鐘表、手機、日歷等相結合,讓小學生弄清年、月、日、時的數量關系,并能夠在生活中積極運用。
情境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基本途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學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樹立情境創設意識,積極遵循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并充分利用身邊的各類資源,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從而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小學生學好數學這門重要的現代科學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許曉娜.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 劉 洋.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探討[J]. 成功(教育),2013,09:131.
[3] 季勝男.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