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林
摘 要:美術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對于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以及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進一步深入,對我們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70-01
優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對于美術教學的成敗和美術教育目的的落實尤為關鍵。教學中,我們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注重課堂氛圍的創建,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有效的課外拓展,全方位的去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幾點優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潛在動力和前提。” 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或者接受知識,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興趣更是優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前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引路。”學生學得好與壞,與引路人有直接關系,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現階段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我們就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如實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快樂自主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之變“苦學”為“樂學”,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授《生活巧設計》時,教師以手機為范例,分析手機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質、消費者的喜好及其關系,嘗試對手機進行造型上的個性化創新設計,讓學生學會關注日常生活,善于發現問題,尋求解決辦法。又如,在美術鑒賞課上,美術教師可以拿一張寫意梅花作品,讓學生體會分析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等到學生能夠深入理解作品之后,學生就會產生很強的繪畫欲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創設課堂學習氛圍,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氛圍是師生共同在課堂上創造的心理和環境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會產生更多的師生互動,學生愿意更多地表達自己。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這種體驗,當你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院內特有的醫藥氣味,醫療器械的撞擊聲音,醫生、護士們的白大褂,以及人們的面部表情,都會使你有種莫名其妙的緊張與不安,這就是環境的刺激作用。我們的教學也是如此,如果教學中教師能夠構建一個和諧愉快的課堂,引導學生在其中“安靜”的學習和欣賞,那么,教學效果將會獲得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也能達到優化的效果。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努力的為學生構建和諧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在思想上平等對待學生。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學生當作研究者、合作者,而不是接受者。其次,課堂上要保持“動中有節,亂中有序”的狀態,既不太放任, 也不過于嚴肅。要引導學生有正確的思維方向,要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產生思維共振、情感共鳴、成功共享的和諧氣氛。這樣,營造適宜學生活躍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才能敞開心扉,做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才能保證學習的激情和熱度,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優化課堂教學
美術的發展離不開生活,同樣也離不開個性創作,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而所謂的個性化教育,也就是在承認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揮,突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個性化教育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聯絡和交流得到加強,學生能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增強自學、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自我識別、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除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創設課堂學習氛圍之外,我們還應更加注重個性化教育,根據不同的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教學,根據學生對美術不同層次的理解能力,因材施教地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分層次的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美術能力。這樣,在有效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落在實處。
四、課外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美術課程作為一種獨特的課程,運用精美的線條、獨特的畫面以及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來陶冶學生的心靈,具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和審美功效。目前,初中美術的教學很少和現實生活相聯系,教師布置的美術創作任務和現實生活聯系的不夠緊密,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不能激發創作靈感。在新課改的環境下,要求美術教學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緊密聯系,發揮出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發現美術在生活中具有的獨特價值。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的引導學生課外實踐,引領學生走進現實生活,對大自然的美麗景觀進行欣賞,對中華民族豐厚的傳統文化進行領略,對濃郁的民族風土人情進行了解,擴大學生的視野,使其在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自由創作,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總結: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它對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不斷的探究創新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全面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龍見江.淺談初中美術教學[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5)
[2] 馬麗娜.談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