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冀
摘 要:初中政治課堂作為學生主要的德育教育途徑,其在初中整體課程體系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可顯著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初中政治教學逐漸陷入僵化狀,無法將其應有作用完全發揮出來。故而,這就必須對初中政治教學進行全部改革,以此達到提升其教學質量的目的。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政治教學的現狀,探討了有效開展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42-01
新課改明確指出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最重要的陣地,只有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思想及認識,通過努力耕耘、發揮和創造全新的風尚氣象,才能呈現較好的成效。而素質教育對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提出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水平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則要全方位增強其對問題的分析力、解決力,提高其思想覺悟,使其充分認識和適應當前的社會。
一、初中政治教學現狀
1、缺乏真正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當前,初中政治教學方式滯后枯燥,呈現兩種極端的情況屢見不鮮。一方面,由于傳統教學觀念對政治教師的影響,使其較為依賴教科書和黑板粉筆,難以有效在課堂上應用現代化的教學輔助手段。學生只能在文字及語言中理解政治理論的涵義,結果雖表面看似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實際上學生掌握的知識卻并不深刻。另一方面,盡管部分教師響應教學改革的號召,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然而卻存在運用手段單一等情況。結果由于過分運用多媒體教學,造成既無法有效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又未能起到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的現象,促使學生失去有效鍛煉思維的機會。由此可見,初中政治教學形式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多樣化,因而達不到高效高質的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脫離
初中政治課程改革中生活化教學內容是最關鍵的一項任務,但在新課程理念運用中教師卻表現的兩種極端。一方面,部分教師并未對教材進行有深度和廣度的挖掘,僅教授教科書中的內容,導致學生對抽象的政治理論感到厭煩,難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另一方面,部分教師急于將教學延伸至生活中,而在教學內容中系數納入所收集資料,結果使得內容過于廣泛缺少針對性。初中生尚未形成完整的政治知識結構體系,過于零散或是繁雜的知識不利其構建知識體系,反易誤導其不重視積累本質知識。
二、初中政治教學策略
1、通過有效課堂導入,集中學生注意力
柏拉圖曾說過:“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眾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此類情況:振奮人心的序幕能讓人目不暇接的觀看影片;而沁人心脾的序言能讓人手不釋卷的閱讀文章。為此,初中政治教學要順利開展,離不開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因此,政治教師要讓學生從下課狀態進入上課氣氛中,不妨利用故事音樂等導入新課,進而使其快速轉換狀態,以確保課堂教學有個良好開端。例如,通過歌曲《我是女生》播放,讓學生明白男女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且男女相處必須注意諸多禮節,但是男女之間究竟如何才能算合乎禮節的正常交往呢?以此導入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的教學主題;或是針對青春期男女生對異性產生好感該如何解決的主題,可通過一封情書引發的血案來引出等。
2、實施互動式教學法,增強課堂參與性
互動式教學方法可營造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可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溝通,進而確保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但需要注意運用該方法教學時,必須保證師生間合作交流的有效性,以實現對生生間合理互動的啟發。同時要讓政治教學富有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互動的效果,則要盡可能維護師生間和生生間的互動認知及思維情感,利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有趣的寓言典故等具象化抽象知識。例如,在講解中華文化及民主精神等內容時,政治教師不妨從我國發行的幾套人民幣出發,詳細講解發行每套紙幣的時間意義及其發生的故事等。譬如,第五套紙幣100元、50元及20元的背面分別為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和桂林山水,讓學生在了解這些故事的同時,更深入的理解我國傳統文化。當學生對此有所初步了解后,可引導學生互動交流當前發行的人民幣,并將討論結果分享給全班學生,這樣一來既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師生與生生間的互動交流,又可使學生深刻理解抽象知識,拓展學習視野。
3、生活化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標即培養初中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以及透視各類社會現象的能力。故而,這就要求政治教師積極生活化教學內容,以此促進學生聯系理論及實踐能力的增強,使其在實際生活中有效運用理論知識,對社會現象的本質進行深入理性的分析。特別是將有關國計民生的大型事件引入課堂教學中,利于學生充分體驗用政治眼光看待分析事物的樂趣及作用,從而在學習中養成“理+實”分析問題的習慣。例如,講解政府職能的知識時,可列舉發生地震后政府部門的快速應對,并及時實施救災措施開展災后重建等工作的事例,向學生全面介紹政府部門管理和服務的職能;或是政府部門在“蒜你狠”、“火箭蛋”等現象發生時實施的各類控制物價上漲的策略。通過生活實例的引入,有利于學生深入思考當發生不良社會現象時政府部門能發揮得職能,使其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進而提高政治教學效率及質量。
綜上,社會時代在發展進步,其對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具備強硬的專業知識基礎,更要全面發展兼備德才。而初中政治教學作為主要的學生德育教育途徑,是主要促進學生社會化發展的手段。由此,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政治教師,就必須認清自身承擔的使命,積極豐富教學方法,使初中政治教學得到合理優化,進而有效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更多超高素質且德才兼具的人才服務祖國的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王佳陽.論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上旬,2015,(1):151-151.
[2]顏國偉.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168-168.
[3]徐亮.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5,(50):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