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純查
摘 要:在我國社會進入社會轉型過程中,隨著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對密集型勞動力需求量增大,一個新的留守兒童群體隨之出現,給社會、學校、家庭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由于留守兒童生活、成長環境的不健全性和教育主體的弱化,導致家庭教育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健康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如何解決好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長問題,關愛留守兒童成為一個階段性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關愛與教育;對策及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262-01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加快,邊遠地區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越來越多,許多孩子留守農村就讀,由父母或委托親屬代撫養,社會上便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他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關愛,家庭教育處于空白,存在一系列問題,如失學、輟學、犯罪等,影響到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影響到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研究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教育,對國民素質提高和教育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狀況
目前,留守兒童的監護情況不容樂觀。主要有幾種監護方式,一種是隔代監護,即由祖輩撫養的監護方式,在邊遠農村這種監護的方式采用比較多,對于這種監護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較放心。但這種監護方式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卻有著難以克服的問題。監護者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再加上有的老人監護的遠不止一兩個“留守小孩”,真是力不從心。第二種是上代監護,即留守兒童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等親戚或他人撫養的監護方式。由于監護對象并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上代監護也大多屬于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養成兒童任性的心理行為。
由于長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一些專家、學者認為,農村留守兒童是一群“情感饑餓”的孩子。情感的缺失會使他們在人格發展上出現很大的扭曲和變形。留守兒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的環節,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時間久了,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留守兒童的教育與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下面,本文就學校教育中,怎樣對留守兒童進行關愛與教育進行探討。
二、關愛留守兒童,創建“留守兒童之家”
近年來,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數量增多,農村被留下來的孩子也就越來越多,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嚴峻的考驗。對于這一群群被留守的孩子,學校有責任將他們培養成才。
所以,留守兒童比重較大的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并聘各班主任為該班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卡,全面掌握其數量、家庭及監護人、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態度等情況。布置溫馨的留守兒童活動室,有電視、電腦、電話、圖書角、學生特長展示臺等設施,讓留守兒童不再寂寞、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美妙,也和有父母在身邊照顧的孩子一樣感受到足夠的溫暖和關愛。
三、做好留守兒童心理疏導,關心留守兒童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心理問題。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使留守兒童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愛。據相關資料分析:留守兒童覺得父母不在身邊“有時侯會”感覺孤獨,占總數的58.3%;“經常覺得孤獨”的人占10.0%;而“不會”孤獨的占總數的31.5%。對于身在異鄉打工的父母,有占總數的52.2%留守兒童表示“很擔心”父母在外打工的人身安全;“有點擔心”占總數的40.0%;表示并不擔心的占總數的7.2%。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要求班主任將班級留守兒童建立詳細的心理檔案。記載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大量信息,包括生日、愛好、父母聯系電話、監護情況、家庭環境、情緒變化等等。學校建立 “親情熱線”等 ,經常提醒孩子與在外的父母通話或寫信,把生活和學習中的苦與樂告訴父母,使情感得以抒發。定期組織召開留守兒童座談會,讓孩子們在座談會上盡情地說、暢談自己的心里話,內容可以說說悄悄話、問問近期心情、也可以推薦一兩篇好文章。讓他們在老師、學校的引導下勤交流、勤動手,找到“家”的感覺。
四、改善學校教育教學實施,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校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完善基礎教育設施的建設。目前,大多農村地區都在實施寄宿制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生活和安全實行全方位管理,教師既教書育人,又扮演“監護人”身份的角色,為廣大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較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給他們提供了生活、學習、安全和教育監管的保障,能幫助他們克服面臨的各種困難,使留守兒童在規范化管理和集體生活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行為。
近年來,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上我們取得一些成績,許多農村地區學校紛紛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等,留守兒童的教育進一步得到保障。留守兒童教育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盲點和難點,一些新問題還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林 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現狀的調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3.
[2] 曹加平.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