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卓嘎
摘 要:如何把小學生感興趣的計算機引進小學語文課堂,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交互功能,辦公系統軟件功能,網絡收集儲存信息的功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自主探究性的學習,讓學生在“自主”中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實踐”中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在“探究”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信息技術;自主;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22-01
新一輪課程改革呼喚以人為本,輕松愉快的新型課堂,計算機已進入千家萬戶,充分利用小學生感興趣的計算機進行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學習中來,無疑給學生枯燥的學習注入了一劑潤滑劑,讓學生能在高科技環境下,快快樂樂地學好語文。
一、運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中激發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步驟甚至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參與這個過程。按照認知學習理論觀點,人的認識是外部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為了有效的認識,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甚至連教學策略都可以自己選擇。這樣,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獲取者、控制者,真正體現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主意識也得到了充分的培養。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是課文中幾個自然段的結構、敘述方式基本相同,都可以讓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明顯。
二、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探究性學習,在“探究”中豐富知識
眾所周知,網絡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識庫、資源庫,它擁有最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知識庫和資源庫都是符合人類聯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因而特別適合學生進行基于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學習,這種探究性學習是最能體現網絡特性和最有利于21世紀新型人才能力素質培養的一種重要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網絡這樣的信息海洋中遨游、探索,并對所獲得的大量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優選和進一步加工,然后根據自身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得到關于信息技能方面的最好的學習與鍛煉,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語文素養。
在教學古詩時,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去發現,去自主探究。學習一首古詩,讓學生在網上查詢該作者的所有詩詞作品,進行瀏覽、閱讀,在輕松愉快地自主探究中,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讓他們品嘗了由自主探究帶來的成就感、自豪感。
三、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我們應該從小事一點一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論能力。在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信息技術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是一種形式。用在什么地方,怎樣用,應由教學內容、師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熟練程度來決定。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優勢,但是不能為用信息技術而用信息技術,要從學科需求、學生認知特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需要等角度出發,決定運用與否。其次,繪聲繪色、引人入勝的講解與分析,對于語文課堂來說,是十分有益而且十分必要的。而且,文字作品貴在以情感人,我們在注重人機交互的過程中,不要忽視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四、信息技術的運用,解決學生寫作難的問題
在以往的寫作過程中,學生常常苦于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隨著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方式也有了相應的變化。學生之所以會“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主要是因為缺乏寫作興趣,缺少寫作素材。現在,有信息技術的視頻、圖片輔助,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會大大提高。如《為動物設計名片》,以烏龜為例,首先出示烏龜的圖片,引導學生們觀察烏龜的外形特點,再指導學生們按照一定的順序說一說。接下來播放一段“烏龜的生活習性”方面的錄像,讓學生對烏龜有總體印象,然后指導學生根據錄像組織語言,說一說對烏龜的了解。有了這樣一段生動形象的錄像,學生寫起烏龜來也得心應手。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語文知識,又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創設自主、探究的環境。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教學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只要我們能夠精心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電教媒體,靈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能更精彩。
總之,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巧妙整合,能夠讓學生樂在其中,同時也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為語文教學開辟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李冬梅,信息技術教育在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1(3)。
[2] 齊仁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語文課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