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糧食儲備既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保障基礎,也是政府對市場糧價進行宏觀調控的杠桿支撐手段。本文從糧食儲備的基本概述方面入手,探究了糧食儲備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通過借鑒國外糧食儲備先進經驗總結出優化我國糧食儲備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糧食儲備;對策研究;政策建議
一、糧食儲備的概述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資料,可見糧食在人類生存中的重大作用。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糧食儲備是指上一年的糧食產量(包括進口)結轉下來的糧食儲備量。經濟生活中,糧食儲備在穩定市場,保證國計民生以及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糧食儲備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保障我國糧食的安全。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保障糧食的供給;(2)維持農民收入的穩定。當出現“谷賤傷農”現象時,可以穩定價格保障農民的收入;(3)防止糧食價格的大幅波動。當糧食供需不平衡時,就能通過糧食儲備來調節供給需求量來穩定糧食價格;(4)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對糧食進行儲備量的管理,可以使儲備成本降低,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可見糧食儲備在一個國家中的重要作用。
二、我國糧食儲備中存在的問題
至1990年我國建立了糧食儲備體系以來,其在穩定糧食價格,解決供需平衡和健全糧食市場體系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糧食儲備主體多元化
在糧食市場里,各個糧食經銷商主體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化利益,經常會在市場上形成價格摩擦,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和糧食的正常調運工作。當前我國糧食每年總產約五億噸,國家儲糧大約占四分之一,各大企業商業性周轉糧食儲備占四分之一,農戶存糧儲備約占一半。這種模式,由多個主體參與。這樣有利于保障農民的收入和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但是糧食儲備參與主體的多樣化,會使糧權從政府手中流失,進而轉入加工商和貿易商渠道,企業必然會利用各種市場機會來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當糧食供不應求時糧價往往會上漲,企業就用利用這個機會大量囤積糧食,追求超額利潤,這樣會造成糧食市場的供給缺口與價格的異常波動。
2.糧食儲備輪換與市場相脫節
糧食儲備輪換逐漸在我國糧食批發市場中開展,但仍然沒有與市場相聯系,反而與市場相脫節。儲備糧進行輪換是在糧食市場上進行的,而目前我國糧食市場體系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一些地區批發市場功能和價格在市場中的引導作用還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糧食儲備輪換與市場脫節還表現在擔任糧食儲存任務的企業缺乏輪換經營權,他們無法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輪換,往往因為報批程序錯過輪換的最佳時機。
3.糧食儲備品種布局不盡合理
目前糧食儲備的品種主要包括小麥、大米、玉米,而大豆的比重比較少。在品種的內部結構上,糧食儲備更多的是普通品種,優質品種所占比重極少。儲備布局上,部分政府官員觀念存在誤區,認為市場可以解決糧食流通中的任何問題,導致產區儲糧大、銷區儲糧小的現象日趨嚴重。突發事件發生時,儲備布局的不合理將對糧食安全產生負面影響,從產區向銷區調運糧食成為政府的首要任務和壓力。
三、我國糧食儲備存在問題的原因
當前我國糧食儲備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糧食的安全,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所以了解造成糧食儲備問題的原因非常重要,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糧食儲備目標中各種體系不清
中國作為世界上罕有的農業大國,擁有眾多農村人口,往往在追求農戶自身利益時導致糧食儲備目標之間的關系不清晰。目前,我國糧食儲備原因有以下4個:(1)糧食安全保障;(2)調節糧食場;(3)提高農業經濟效益;(4)救災備荒及應對突發事件等等。其中,糧食安全是最核心的目標,其他三個目標的實現都必須建立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之上。而對于種糧農戶來說,提高收入則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所以政府會為了提高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及保護他們的收益而選擇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主要目標,這樣就與前文提到的糧食安全是最核心的儲備目標相矛盾,這樣本末倒置的關系,會給糧食儲備功能發揮帶來影響。
2.參與主體的責任分工不明確
我國糧食儲備現狀按利益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國家儲備、企業儲備、農戶私人儲備等不同類型。中儲糧總公司承擔著國家儲備的職責,但國家政府是最終的受益主體;企業儲備糧的利益主體是從事糧食加工或者糧食周轉、營銷的企業主是企業儲備糧的受益主體;農民是農戶儲糧的受益主體。但是,真正出現突發事件時,如自然災害和突發性的威脅糧食安全事件時,只有政府才是解決這些突發事件的主體,企業主和農民的責任分工是不明晰的,他們并沒有解決災區和突發事件現場糧食緊缺的的責任和義務。
3.儲備糧信息的不完全
我國的糧食儲備體系目前還不是很完善,對于我國每年糧食的消費、每年生產的糧食量、農戶種糧的畝量以及糧食的儲備量,我們都無法獲知明確的數字。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我們無法確定合理的儲備規模,合理儲備糧品種結構的比例以及地區的合理布局,這樣往往容易造成各個參與主體的責任分工不明確。所以,我國糧食生產信息、需求信息、加工信息的不完全和缺失,既是造成糧食儲備體系中多種問題的原因,也是影響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四、糧食儲備的國際經驗及借鑒
建立適當的糧食儲備對于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由于各國糧食儲備的目標和側重點各不相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糧食儲備制度。本文主要介紹了美國的市場主導型糧食儲備模式和日本的政府主導糧食儲備模式,進而對優化我國糧食儲備提出政策建議。
1.美國“市場主導型”模式
市場主導型的國家糧食儲備模式是指整個糧食儲備過程主要來自市場,政府幾乎不擁有糧食儲備運行機構。美國糧食儲備分為四種:正常儲備,緩沖儲備,農場主自有儲備,政府儲備。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調整儲備規模,在管理中更加注重提高效率,更注重減少運行成本,美國的糧食倉庫多為私人公司或農場主所有,政府沒有糧倉。因此,政府要寄存糧食,就要付倉管費。同時,美國現已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倉儲法律法規。早在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關于糧食儲備的《美國倉儲法》,后來又制定了《糧食倉儲條例》,對糧食倉儲業進行有效的監督。
2.日本的“政府主導型”模式
政府主導型的國家糧食儲備模式是指,政府擁有較多的糧食儲備,能夠通過收購與拋售來調節糧食供需已達到對糧食市場進行調控的目的。日本的政府主導型儲備主要作用在于,使糧食的供需平衡、使糧食價格保持穩定以及為緊急突發事件儲備糧食。政府根據國內糧食的生產情況,決定是增加儲備還是減少儲備,進而調節糧食市場的供需關系。此外,日本在儲備糧食中使用先進的設施,目前日本大米主要使用常溫和低溫儲藏的先進技術,這種儲藏方式使得糧食不需要使用農藥,這樣能夠向消費者提供安全的大米。
3.優化我國糧食儲備的政策建議
結合美國和日本糧食儲備模式的經驗,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更好發揮糧食儲備的作用,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充分發揮企業和市場在糧食儲備中的作用。國際經驗表明,經過政府的正確引導和科學管理,這些私人生產個體和組織也能夠在糧食儲備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要發揮國內糧食產業的龍頭企業和具備一定規模的糧食加工企業在糧食儲備中的作用。(2)從引進先進技術角度強化糧食儲備。發達國家在糧食儲備過程中都非常注重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保證了糧食儲備的高效運作。這其中,日本的大米主要采取常溫和低溫儲藏方法,能夠向消費者提供安全的大米。我國應當積極推廣和運用先進的糧食儲備相關技術,逐步對現有的倉儲設施進行升級。(3)進一步完善糧食儲備的法律體系。發達國家在多年的糧食儲備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切實有效的法律法規體系,美國早在1916年國會就已通過了《美國倉儲法》,使得糧食儲備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據可循,這樣對于整個流程的管理和監督就能落到實處。對此,我國也應當形成一套覆蓋整個糧食儲備體系的制度性文件,做到運行的有據可循,監督的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金貴興.浙江省糧食安全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5(05).
[2]賈晉,王玨,肖慧琳.中國糧食儲備體系優化的理論研宄評述[J].經濟學動態,2011(3):97-100.
[3]廖西元等.糧食安全的國家戰略[J].農業經濟問題,2011(4):9-15.
[4]劉清娟,周慧秋.世界發達國家糧食儲備經驗及其啟示[J].世界農業,2011(9):4-9.
[5]賈晉.中國糧食儲備體系:歷史演進、制度困境與政策優化[J].廣西社會科學,2012,(9):92-97.
[6]楊羽宇.我國糧食儲備管理制度建設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作者簡介:衛潔(1992- ),女,漢族,山西運城市人,經濟學在讀碩士,南京財經大學產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流通理論與商業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