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展
摘 要:柔性管理,即柔性經濟管理,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管理形式在近年來被提出并受到關注,其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還對企業內部生產、人力資源培養、組織管理、人員思想理念等眾多方面都產生積極影響,對改善企業經濟管理發揮著巨大作用。本文中,筆者將就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發揮作用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柔性經濟管理;企業管理;作用
早在古代就被提出的柔性管理思想在近年才與企業經濟管理聯系起來,這是在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促成的,當今時代下,企業欲得到穩定、長遠、健康的發展,則必須能對市場環境進行準確的分析理解,改善自身,及時應對市場各種各樣的變化。柔性管理因其異于剛性管理的不依靠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范職工的工作行為,而是以職工的發展需求為主、強調精神激勵的管理模式,體現其更符合和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特點、優勢。這種新的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的生產運營、組織管理、人才培養以及思想觀念等諸多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一、柔性經濟管理概述
1.柔性經濟管理的概念
柔性管理以柔性化為基本標志,強調平等和尊重,激發員工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依托資源共享和競爭合作,促進管理水平提升,達到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目的。它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案,圍繞員工、企業價值、精神氛圍進行,關注員工的變化發展,并根據變化情況而適當調整管理策略,以達到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的目的。
2.柔性經濟管理的內涵
長久以來,企業管理者多重視制約性強的剛性管理,重視員工對規章制度的遵從,強制其要求完成各項經營目標,重視獎懲措施的實施;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性化”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滲透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由此柔性經濟管理進入我們的視線,漸漸被一些企業管理者接受,當然目前仍未得到相關專業研究領域學者以及絕大多數企業管理者的重視。本質上是“以人為本”的柔性經濟管理在具體表現上體現為關心和尊重員工的內心感受,即強調人的重心位置,同時將企業環境、員工工作時的精神狀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在通過員工自身的潛意識產生動力,將被動工作化為積極主動的行為,體現了心理學和行為學知識與企業經濟管理實務的完美結合。這不僅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改革,同時也是順應新一輪市場經濟競爭環境的需要。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下要求企業的各種管理活動具有更強彈性,而柔性管理恰恰符合未來企業經濟管理的發展潮流。在管理人員實行柔性管理時要求其必須以情感為紐帶,關心企業員工的工作以及生活,帶給員工歸屬感,營造自我管理的文化氛圍,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3.柔性經濟管理的特點
上述已提及,柔性管理是相比較剛性管理應運而生的,則其特點也理所應當針對剛性經濟管理而有巨大不同,如柔性管理是由傳統的領導層做決策確定一切而轉變為領導層協調和建議,集體而言,就是企業加強柔性管理改變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通常是以組織人員的尊重以及信任為基礎,鼓勵員工發言,針對企業的各種經濟管理活動以及各種經營生產問題加以分析討論,而領導階層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充分遵守全體職工的意見,結合市場制定決策方案。所以柔性管理,使得企業的經濟管理極具民主特色和人文主義特征。
與此同時,柔性經濟管理還具有網絡化、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即相比剛性管理采取的直線式或職能式管理組織體系來統一進行管理和控制的方式,柔性經濟管理有效減少了上下級溝通的距離障礙,其組織機構更趨扁平化形式,給予每個部門獨立解決自身問題的權利,提高其決策能力,同時極大地開發員工的思維,提供員工展示能力的平臺。
二、柔性管理對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作用
1.柔性經濟管理激勵員工的作用高于物質獎勵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的需求被從低到高劃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傳統的物質獎勵多數涉及較低層次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發揮作用,但是仍無法有效激勵所有員工;而柔性管理則在進行獎懲時將員工的工作性質、實際環境考慮在內,即結合每個員工的不同情況和實際需求實施更恰當的獎勵措施,盡可能令每個員工的需求得到滿足,激發其工作熱情和動力,涉及到了需求層次理論的較高層次。例如,有些員工希望得到重視和鼓勵,則領導層應多進行表揚。
2.更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創造力
21世紀是知識信息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思想上和科技上的創新都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意義。在這一方面,人的進步無疑是關鍵因素,即企業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長遠穩定的發展,離不開領導層和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因為前者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后者確是直接開展工作的人員,員工的工作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對企業生產成功有直接影響,而且員工的工作效率基本取決于其責任感和自覺性。上述已經提到柔性管理更關注員工內在需求因此能夠激發員工工作動力,更具積極主動性,提升其責任感,最終提高企業效率。
3.提高企業內部的反應靈敏度
上述提到了企業進行柔性經濟管理策略的情況下,其內部組織結構呈現了扁平化的形式,這種組織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傳統的垂直式結構造成的上下級溝通不便的弊端,因為層級之間路徑較短,其組織結構之間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同時也可以減少信息誤差、提高準確性,從而最終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采取柔性經濟管理還有助于減少部門間的隔閡,增進各部門間交流,因此柔性經濟管理也同時加強企業橫向的不同部門間的有效溝通,即橫向和縱向的結合改善使得企業信息傳達和反饋從整體上得以提升。
4.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現如今我國社會的物質產品種類繁多、數量豐富,因此消費者也擁有了更多的選擇余地,在這樣一個買方市場的環境中,企業想要既滿足市場需求又盡可能減少企業資源的浪費,則需要采取柔性管理策略。企業不應再依據傳統硬性規定的進貨、存儲、生產批量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而應根據實時的生產經營狀況改變經營模式,如根據訂單的需要進行管理,可能是減少生產也可能是增加產品種類,由此在保證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生產,使得每件產品都具有價值,最終也增加了企業利潤。
三、企業進行柔性經濟管理的策略
1.企業組織結構轉變
企業組織結構應由傳統的縱向垂直結構轉變為橫向網絡結構,因為只有這樣的結構才有利于企業提高內部反應靈敏性,加強信息流動、傳遞,增加同級各部門間協調,這同時也符合柔性經濟管理的特征。
2.企業內部管理對象的轉變
傳統的企業經濟管理受到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要求而過于注重財務資源,反而忽略了人力資源的管理。現如今的企業管理者越來越注意到對人的管理才是重中之重,因為人才是行為主體,管理不好人員,人員的執行結果也不會好,企業的最終經營結果也不會理想,因此只有發揮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積極主動性、參與性,關注員工內心需求,既體現員工的個人價值,又促進了企業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
3.企業生產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剛性經濟管理觀念更適合于計劃經濟以及賣方市場的背景環境,其不足是過分關注產品的產量和價格,而現代是一個消費者偏好占主導地位的買方市場,企業應關心顧客的需要,企業應注意分析供需關系,懂得滿足顧客才是發展硬道理,即生產管理理念從生產導向轉變為市場導向。
4.企業管理方式的改善
傳統的剛性管理強調對規定生產任務的完成,懲罰措施嚴格,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企業完成規定的生產要求,但是不夠人性化。現代企業應更多采用激勵和引導的方式來進行內部員工的管理工作,提高了對員工的尊重,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四、實施柔性經濟管理必需條件
欲充分發揮柔性管理在我國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企業須進行組織結構的柔性化,產品結構的多樣化生產,以及協調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二者關系。簡言之,就是思想和具體管理方法上的柔性,前者針對經濟活動的組織方式和經濟關系處理方式,即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生產管理工作;而后者重在于管理方法向柔性化的方向改進,減少傳統剛性經濟管理過分程序化的特征,增加企業內部交流,同時要求企業不僅注重自身經濟效益,同時還要盡可能滿足員工需要。
五、結語
柔性化經濟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的一種較富靈活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針對企業內部,其扁平的組織結構利于信息的有效傳遞,增進部門間關系的融洽、和諧,其柔性的管理方法能夠更好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和責任感,激勵效果明顯;針對企業外部,柔性經濟管理能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靈敏度,做到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地調整企業生產,足可見柔性經濟管理的作用不可小覷。企業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柔性管理的優勢,恰當結合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兩種模式,相互彌補,共同作用,以促進企業經濟管理走向科學化、高效化。
參考文獻:
[1]王靜.淺談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J].現代商業,2015,(24):235-236.
[2]張紀元.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35):41.
[3]張波,劉峰.企業經濟管理中“剛柔”并進的管理作用[J].中國商貿,2014,(3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