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主要研究了初中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充分認識理解了導學互動的基本理念和優勢,并從導學提綱設計和強調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兩方面,對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教師不僅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導學互動就是一種符合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要求的優秀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明顯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知識掌握不扎實的現況,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導學互動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導”,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學”是教師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導學互動,是指教師的引導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動態互動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合作,通過“導”與“學”的結合,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將學生的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形成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以一節課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單位,每一次課堂教學,教師都要遵循學生學習、知識內化和掌握程度檢測的基本步驟完成教學活動。在教學設計上,應該以導學提綱為基準組織教學,將導學提綱作為教學依據,實現教學活動和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結合。導學互動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的互動溝通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改變傳統的單方面傳授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自學,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鍛煉和自學能力的提升有著明顯的幫助,并且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結合本身是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配合教師適當的強化訓練,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降低了硬性記憶量。
二、導學互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導學提綱設計
課程設計是整個教學活動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優秀的導學提綱設計要形成明顯的知識層次,采用生動有趣、富于生活化氣息的教學案例和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抽絲剝繭,逐漸將學生對問題的關注點轉移到知識點的掌握上來,由淺入深,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配合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軸對稱》,教師在講這一章之前,在設計導學提綱時,可以首先應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圖形,如蝴蝶、蜻蜓、人物照片、對稱建筑等,并畫出軸線,讓學生分析這些圖形有哪些共性,學生喜歡解答這樣新奇的問題,能夠很容易發現這些圖形都是左右對稱的,教師就可以借機引入對稱和對稱軸的概念,通過先發現現象,再做總結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軸對稱知識的理解。
(二)課堂教學
1.情境創設與導入
在前期的導學提綱設計階段,教師精心選擇了生動、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課堂教學問題的導入就應該從情境創設開始,首先應用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自行理解問題并找尋解決方法,為了提高情境創設的效果,要求教師選擇的素材一定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學生都喜歡看奇幻冒險電影,喜歡沙漠、埃及金字塔等充滿神秘的地方,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金字塔相關的照片與視頻,讓學生觀察在太陽下,金字塔的影子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對這一類直觀變化的觀察,學生能夠很快理解投影和視圖,對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很有幫助,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問題導入,學生能夠更快地趕上教師的節奏,激起興趣,自主思考和學習。
2.高效的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的互動過程是導學互動教學最為關鍵的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對知識點的消化吸收作為重點,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想象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在課堂初始引出一個情景之后就直接轉入枯燥的知識講解,而應該循序漸進,在不同的知識層次導入不同的教學情景,提出不同深度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明顯感受到層層遞進的教學層次,在感受到掌握知識成就感的同時,不會就此失去興趣,通過和教師直接的高效溝通,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想象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能夠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情趣不高、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問題,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一種優秀、科學、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于湛秋.“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宿宗顯.淅川縣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河南大學,201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