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新時期的著名作家之一,莫言不僅在我國家喻戶曉,還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其小說語言在風格、特點以及藝術特色方面與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尤其鮮明的獨特性,獲得了廣大讀者以及文學藝術界的密切關注和廣泛推崇。本文將對從一定的角度和層次對莫言小說作品的語言風格特點以及運用規律進行了探究,希望為相關的讀者提供一定意義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莫言;小說語言;風格;特點;藝術特色
作者簡介:旦正措毛(1993.2.7-),女,藏族,青海省化隆縣人,渤海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師范)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6-0-02
引言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莫言憑借自身作品的獨特性在我國文學界得到人們的廣泛贊譽,在其小說作品中的敘述常常充滿了魔幻的色調,敘事風格也常常偏向于狂歡化,語言汪洋恣肆,想象如天馬行空般,使同一時期的其他作家難以望其項背。其小說作品中語言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具有鮮明的傳統化以及民族化的特征,達到了更加深邃的藝術效果,實現了對傳統文學語言描寫方式的超越。
一、莫言小說語言的風格
(一)莫言的寫作風格
作為我國現代主義著名代表作家之一,莫言近年來受到了人民大眾的密切關注。他的作品語言具有較為獨特的風格,句式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征,包含了短語、插入語以及四音節斷句等,具有很強的節奏感,不僅帶有強烈的民間語言的特征,展現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原始風貌,還具有大量的藝術語言,充分滿足了大眾不同的審美需求。學術界對其作品進行了廣泛的探究,特別是在文學語言方面,研究尤其深入。
在文學語言方面,莫言的小說具有以下特征:在語言描寫過程中,莫言破除了傳統文學的描寫方式,著重的突出了人們的內心感覺和情感,然后再描寫人物的行為以及主體情節;莫言這種富于具體感官的描寫,善于以此來引發讀者對于故事情節的想象,進而使讀者體驗到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這也是小說的目的以及根本的追求。但是,由于莫言在創作小說的過程中重點描寫了感情,所以在其他理性化的語言上則產生了很大的矛盾。通常情況下,莫言渴望能夠通過語言將思緒、意念以及感覺進行細膩、真實而形象的刻畫,然而語言卻具有較強的理性以及概括性,其本質相對的抽象,只是一種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符號系統,于是,莫言的小說語言就不可避免地與理性語言產生了很大的沖突以及矛盾。對于語言秩序而言,莫言面臨著遵從和超越兩個艱難的選擇,他卻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前者,破除了理性語言對自身的束縛,對語言規范進行了不可思議的超越,不斷地對語言進行了變異和創新,感性化的表現了自身對生活的認識。
(二)莫言小說的口語化風格
莫言的小說大多數都是從農村生活取材,所以其民間口語特征尤其的明顯,使小說語言展現出了獨特性的特征。民間口語化即在敘事時,民間口語構成規律以及口語特征能夠從語言描寫的各個方面展現出來,可以將地域以及民族等個性特征充分全面地體現出來。莫言小說語言構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運用了大量的方言語言,有力的揭示了民間文化,將人物個性以及情感更加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其次,具有豐富的諺語,對事理進行了更加深刻地表達,以強烈的說服力對人進行了教育以及啟示;再次,善于運用歇后語,通過濃郁的色彩將民俗文化更加形象地表達出來,修辭個性相對強烈鮮明;最后,使用了很多粗鄙庸俗的詞語。
(三)莫言小說的句式特點
莫言小說運用的句式別具一格,包含了多種單句句式以及豐富的復合句。莫言比較傾向于運用民間口語句式來構建獨具特色的敘事系統,民間口語語體包含了整句、短句以及插入語等。
二、莫言小說語言的基本特點
(一)善于運用通感手法
作家運用通感手法通常能夠更好地抒情,莫言在他的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通感,這也是其作品鮮明獨有的特征之一。利用通感手法,如夸張以及比喻等,往往能夠使傳達的信息在深度以及速度等方面更加具有更深的潛力,使人更好的感知世間萬物。另外,也可以使最難以言喻的感受表達得更加的生動形象。
(二)小說語言形象可感
莫言的小說中語言十分的生動形象,能夠讓讀者在讀的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真切的體驗自身處于小說場景中的感受。例如,在刻畫羅漢大爺被剝皮的刑場上觀眾的形象時,使用的詞語似乎毫無新意,但是給人的感受卻異常的生動形象,語言描寫可謂是登峰造極。
例如在《紅高粱》中以形容植物的語言來形容奶奶的形態,使語言呈現出陌生化的特征,運用起來常常能夠讓人獲得美的感受和體驗,雖然在意料之外,卻更在情理之中,達到的效果尤其的顯著,能夠使讀者真正的耳目一新。
(三)小說個性比喻豐富
在莫言的小說中語言的基本特點還有,運用的比喻具有尤其鮮明的個性。在閱讀小說時,我們往往能夠從他具有獨特個性特征的比喻中引發自身的感慨。通過比喻的手法,莫言能夠將抽象的事物以及陌生的語境進行轉化,使讀者們更加熟悉所描寫的事物,并能夠從中進行自身真切的感知,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此外,在莫言的小說作品中,我們還能夠從中感受到莫言對于家鄉濃烈的熱愛之情。
例如,莫言在描寫高密人時,將其比喻為白鱔魚,能夠讓人感受到其家鄉人的善良淳樸。又如在《豐乳肥臀》中,莫言常常運用一些獨具鄉土氣息的詞語進行比喻,更加貼切地表達了感情,充分的啟發并活躍了讀者的思維。
(四)人物語言獨具特色
在莫言的小說作品中,對人物形象的描述語言更加具有特色。通過觀察莫言在刻畫人物形象時運用的語言,我們常常能夠發現其運用的語句中包含著大量的野話和臟話等,這在鄉村語言中十分的普遍。同時,他在刻畫農民形象時,人物語言尤其的鮮明、個性,特別是在《透明的紅蘿卜》中,對隊長的講話的描寫非常的深刻,這些語言相對的樸實,表現了當地農民樸實善良的個性和當地的文化氣息。又如《千秋架》中,莫言以方言來簡短地表達了我和“暖”的對話,形象地表現了“暖”的性格,同時也深刻的刻畫并展現了生活環境。
(五)語言表達形式豐富
從莫言的小說中,讀者可以通過其語言表達形式窺探到豐富的民間文化,在展開關于人物刻畫的敘述時,莫言往往善于運用民間戲曲語言等來抒發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設定的人物角色或身份限定了人物的語言,例如,莫言在刻畫經營狗肉燒酒店的眉娘的形象時,對其語言的描繪往往具有濃烈的口語化特征,將一個伶牙俐齒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又如,在《檀香刑》中,運用的語言以農民語言為主,以書面語言為輔,語言主體尤其的鮮明,這篇小說中作者還運用了大量的歇后語以及民俗諺語,極大地滿足了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也使作品更加的富有人情味。
(六)小說語言汪洋恣肆
莫言的小說作品抒發的情感真摯,動人形象,這些通常都是運用語言來展現的。在莫言的小說中,他所運用的語言陣勢可以說是排山倒海,氣勢恢宏,因此常常能夠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語言表達的真情往往放蕩而密集,具有鮮明的多樣性特征。莫言小說中,很多狂放語言都具有突出的濃情蜜語的特征,例如在《酒國》這篇小說中,運用的語言形式多樣,帶有強烈的魔幻氣息,能夠使讀者從紛繁復雜的語言中感受不同的文化。讀者在閱讀時,往往能夠透過這些語言文字進行想象,從真實與夢幻的交織中感知到真實的情感,感受到小說的迷離朦朧。在莫言的著名代表作《紅高粱》中,讀者能夠通過大量的恣肆狂放的語言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的真實情感。莫言的小說可以說是一汪洶涌奔流的大海,狂放縱恣的語言能夠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從其豐富多彩的語言中能夠讓人感受到詞語的博大精深、語言的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
三、莫言小說語言的藝術特色
(一)通過語言色彩來表達主觀情愫
作為重要文化的載體之一,色彩常常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味,能夠表達出特定的含義,同時也能間接地表露出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從莫言的小說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其對色彩語言可謂是極其的偏愛,從其眾多的小說作品的題目中就可以窺見一二。在其小說作品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廣泛地運用了豐富的色彩。在小說《人與獸》中,描繪自然風景時,莫言往往能夠靈活的運用各種色彩展現出大自然無限的活力與蓬勃的生機。
在《白棉花》中,莫言也通過瑰麗的色彩對方碧玉這一人物外貌、形象進行了細致的描繪以及刻畫,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描述的淋漓盡致。在《透明的紅蘿卜》中,莫言在描寫菊子姑娘時,賦予了“紅”和“綠”獨特的內涵,改變了傳統文化中紅色約定俗成的語義,將悲感的氛圍通過紅色來營造出來,這在《枯河》中表現得十分的鮮明。
(二)語言別出機杼,令人耳目一新
莫言的小說作品中運用的語言往往能夠給讀者帶來強烈的新鮮感,他擅長打破常規,對語言進行創造性的排列組合,并通過特殊語境的設置來延伸出更深的意蘊,使人從中感受到無限的韻味。例如,在《紅高粱家族》中在描寫奶奶生命的流逝時,作者通過“粘”、“滑”以及“現在”的非常規組合,對奶奶彌留之際的境況進行了細膩生動的描述。再如,在《白狗秋千架》中,描寫多年后“我”邂逅小姑以及大白狗時,作者將“狗眼”賦予了人眼的寓意,以“遙遠”和“狗眼”的組合暗指了“我”和小姑產生大的隔閡以及陌生。
莫言在運用語言時可謂是信手拈來、如臂使指,能夠通過成語的妙用表現出獨具韻味的新意,例如,在《歡樂》中,描寫支部書記從辦公室跑出來的情景時,運用了大量的俗語以及成語,敘事風格詼諧幽默,能夠使讀者從繁復羅列、帶有豐厚意蘊的詞匯中捕捉到老支書的性格特征。
(三)語言敘述風格大眾且豐富多樣
莫言小說作品語言風格豐富多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語言書寫富有詩意。在《雨中的河》以及《流水》中讀者可以發現,莫言在描寫自然景物時,筆鋒細膩婉約,色彩相對的柔和,能夠讓讀者從這種浪漫情調中感受到自然風光的優美動人和獨特魅力。
莫言在描寫人物命運時,其語言也常常富有詩意,如《拇指銬》中,作者在描寫阿義救母時,作者通過詩一般的想象、語言以及結局表現了現實的殘酷性,讓讀者在悲戚的同時感受到了難以言喻的溫暖。其次,在敘事時酣暢淋漓,例如,在《生死疲勞》中楊七的無賴本色通過放肆的語言描寫的更加的生動形象。再次,語言詼諧幽默,使小說作品表達的含義更加的犀利。最后,富有濃烈的鄉土氣息,這在莫言的很多小說作品中都有體現。
四、總結
總而言之,莫言的小說作品中新穎獨特的語言的運用,不僅使小說具有了更加獨特的藝術風格,還賦予了小說鮮活的個性,可以說其語言文字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分析莫言小說作品的語言特點時,讀者應該樹立創新的意識,打破傳統敘事權威意志主導的一元世界,善于從易被忽視的事物中感受作者傳達出來的語感,以更好的領略其小說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萬鵬飛.試論莫言小說中的前景化語言[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7).
[2]王麗.論莫言小說的語言創造[J].科教文匯,2014,(13).
[3]杜剛秀.莫言小說語言風格的形成歷程、特點和成因[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9).
[4]何媛媛.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世界文學語境下的莫言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5]邵璐.翻譯中的“敘事世界”——析莫言《生死疲勞》葛浩文英譯本[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02).
[6]李鈞.新歷史主義的立場和“作為老百姓的寫作”——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深層原因探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