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榮
摘 要: 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游戲是以發展兒童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游戲活動,是兒童在伴隨音樂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音樂知識的集體活動。
關鍵詞: 小學; 音樂游戲; 音樂教學
音樂游戲旨在讓學生在音樂藝術的氛圍中,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主動的學習和探索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經常性的組織音樂游戲,寓教于樂,樂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本文試從音樂游戲的運用價值和運用方法等方面闡述音樂游戲與音樂教學的關系,它體現了新音樂課程理念下的教育藝術觀,由此也體現出音樂游戲是使學生感受音樂魅力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音樂課堂的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新一輪基礎課程的改革,給小學音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壓力與挑戰,教師們紛紛開始洗腦、充電,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一些新觀念、新思想、新方式正慢慢的融入到堂中,教學改革來勢很好。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一些令人困惑的現象和存在的問題。任憑素質教育春風勁吹,一部分教師仍沉浸在自己的教學模式中,一節課下來,能唱上十幾遍歌曲,成為一節純粹的“唱歌課”。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會怎樣呢、我曾在一個農村小學聽過幾節音樂課,在聽課中,我發現老師們并沒有注意到現代的教育理論,忽視了音樂課的真正含義,而是將它歸去結為一堂簡單的唱歌課,認為只要在整堂課上讓學生唱會了歌曲就完成了任務,所以不厭其煩的重復唱著,課后,通過和學生的交談,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這樣的課堂是不滿的,他們不喜歡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希望老師能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教學方式。
二、音樂游戲在教學中帶來的積極效果
音樂游戲具有獨特的優勢,它變枯燥的知識傳授和抽象的音樂符號為富有情趣的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既符合音樂藝術的運動特性,又滿足學生好動好玩的特征,并充分體現了愉快教學。所以,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實現了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藝術教學大綱規定,小學低年級音樂課要增設唱游內容。音樂游戲是唱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上《小企鵝》這課時,我創設了音樂游戲《傳電波》,將枯燥的節奏練習用接龍傳擊的游戲來進行,讓學生先聽CAI傳出的電波節奏,然后自己動手模仿,并想像電波的內容,然后以組為一個中轉站,人人參與電流傳送工作,給每組第一位同學發電波節奏的紙條,老師做裁判,再比比哪組傳得又快又輕又準。很快,同學們一個個興致勃勃的參與其中,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這些節奏,所以,在這堂課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成了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與創造者,使學習不再成為負擔。這不僅融洽了師生關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一大批不喜歡音樂的學生也愛上了音樂課,另外,在游戲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
2.讓學生更快的進入上課狀態
要上好一堂音樂課,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首先是導入部分,一節音樂課的開始并不是伴隨著一句“上課”就直接步入主題,往往這樣的開頭只會導致新課已經上完,而同學們卻都不在上課狀態,所以,這種開門見上課形式顯然不太好,如果嘗試用一個簡單的音樂游戲導入可能會使整堂課更加完整生動,我曾聽過一節音樂課,教學內容是一年級上冊《可愛的小動物》中學唱歌曲《小青蛙》。教師就用一個模仿各種小動物的游戲引入:只見她拿出鈴鼓敲擊出兩個小節節奏,讓學生做各種動物的叫聲來模仿……就這樣學生一個接一個很有興趣地進行著這一簡單而有趣的游戲。等全班同學都能把教師要求大家掌握的節奏型鞏固后,教師卻把話題一轉:“接下來請同學們學著老師的樣子來敲擊,讓老師也來學學小動物的叫聲?!钡饶骋粚W生敲擊完后,教師用帶有幾分夸張的表情大聲模仿道:“呱、呱,呱呱呱,猜一猜老師在學誰的叫聲?”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小青蛙”。“對,今天小青蛙在玩游戲時,不小心迷路了,你們聽,它找到要回家的路了嗎?”說完就馬上引出歌曲《小青蛙找家》,看到這里,我才明白了教師的設計意圖,這一游戲的加入除了具有其特有的“趣味”和鞏固已學四分、八分音符節奏知識的作用外,在這里還起到了承上引下的連動效應,能非常自然地引出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教學,使音樂課堂充滿了整體性和情感性。
三、如何使音樂游戲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作用
怎樣才能使音樂游戲充分發揮作用,這是眾多學者非常關注的問題,教師應盡可能從學生日常生活和對周圍世界的體驗為依據,創造出一些學生喜愛并能感受的音樂游戲。讓學生從音樂中來到音樂中去,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同時還要注重以下幾點:
音樂游戲只是音樂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一種手段,要把游戲恰如其分、靈活自如地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去?,F將音樂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分類列舉如下:
1.導入過程的游戲
它的作用是揭示課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小松鼠鉆樹洞》這節課的一開始,教師對著全班同學說:“這節課給大家一個驚喜,現在帶領大家做音樂游戲?!鳖D時,整個教室都傳來了學生的歡呼。老師扮演松鼠媽媽,帶領著這群小松鼠跟著音樂節奏蹦蹦跳跳,在快樂的律動游戲中感受音樂,課堂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們在享受喜悅的同時,也知道了這節課學習的主題。
2.調節活動的游戲
它的作用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情緒,調整課堂秩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教唱《能干的雙手》時,在學生學會了歌曲《巧巧手》后,學習興趣已經有低落,我安排了“點誰,誰抬頭”的手指活動,使學生既放松了身心,又產生了繼續學習的熱情。
總之,《音樂課程標準》倡導的是新的藝術教育觀,在教學中,要重視個性化教育,設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行之有效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