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興
摘 要: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門基本功,學習得好不好要看基本功打得牢不牢。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培養良好的聽、說、讀、寫習慣,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引導和帶領學生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把學生培養成優秀的英語人才。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說讀寫;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9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14
小學是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基礎打得牢固,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非常重視英語學習。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卻發現,很多學生都在很努力地學習英語,每天都拿出不短的時間看英語書,背英語單詞、句子,聽錄音、朗讀,但是學習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層出不窮。這是為什么呢?筆者經過觀察和研究發現,之所以出現這么多問題,是因為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說、讀、寫英語的習慣,為英語學習打好基礎呢?我認為可以從一下幾方面做起。
一、引導學生多聽多讀,培養學生聽讀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單詞語文教師都會進行示范朗讀。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聽,并觀察教師在朗讀單詞、課文時口型有怎樣的變化:是大還是小?是扁還是圓?發出的氣流有怎樣的區別:是緩還是急?是長還是短?然后教師進行領讀,注意學生的口型變化是否正確,對學生出現的發音錯誤及時進行糾正。之后抽查學生進行朗讀,教師和其他學生聽,對不規范甚至錯誤的發音,立即指出并幫助該學生改正。
在課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多聽、多看英語音頻和視頻,跟著其中的人物學習英語的發音,規范自己的音調、語調等,避免形成中國式英語發音的習慣,使學生從小就能夠說一口純正的英語。
二、引導學生多說,培養學生說英語的習慣
中國的英語教學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培養出的學生只會看英語,不會說英語;只會做英語試題,不會用英語進行交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和素質教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學習英語是為了運用,是為了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學習,因此必須摒棄以往的啞巴英語式教學,切實把說英語提升到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怎樣引導學生說英語,培養學生說的習慣呢?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機會。教師在進行提問時,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回答,對于回答實在有困難的學生,也不能輕易允許他們用中文,而應該給予適當的提示,慢慢地鼓勵、引導他們,幫他們樹立信心和勇氣,直到能夠用英語回答為止,對他們的回答提出表揚。在課前,教師可以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自我展示,形式自選、話題自選,自由度越大,學生越能通過自身的優勢進行充分展示,也越容易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總之,教師要適當地把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養成開口就說英語的習慣。
其次,在課后,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豐富有趣的英語活動,如英語歌曲大比拼、英語情景劇表演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英語、運用英語中來,幫助學生養成說英語的良好習慣。
三、引導學生多寫,培養學生學習寫英語的習慣
語言分為口語和書面語。因此,學生學習英語不僅要學會說,更要學會寫。通過寫能夠更深刻地記憶單詞和句型,通過寫可以和遠在異地的外國朋友進行溝通和交流。由此可見,我們可以把英語是寫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基本書寫,一個是能力書寫。基本書寫是指,對字母、單詞、句型等的書寫,它們的書寫形式、書寫格式、書寫規范等,是最基本的內容,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著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能力書寫是指,學生運用英語寫作作文、文章的能力,小學階段最常見的是英語作文的書寫。
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寫,培養學生寫英語的習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抓好基本書寫,教給學生英語書寫的方法,培養學生正確、規范書寫的良好習慣。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在抓好基本書寫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做好能力書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簡單的作文題目,使他們從簡單作文寫起。
總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有益于學生學好英語,從而使英語學習走向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