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 游戲化教學是幼兒教育中最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兒童智力的發展與思維的培養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游戲化教學對于幼兒教學活動的重要性與必然性,是幼兒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活動。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與推進,我國對幼兒園教學活動更重視,對其活動課程也提出新的教學理論要求,強調游戲與教育高度融合的教育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基本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與建設者,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養。根據近幾年教學實踐發現,我國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主游戲時間少之又少,雖然教室內不缺乏游戲活動,但由于兒童的認知能力有限,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很難融于課堂游戲教學中。
關鍵詞: 幼兒教學 游戲化教學 策略分析
所謂游戲化教學,是指在幼兒教學中教師通過游戲的形式實現教師與兒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的一種新型教學活動,目的是使每位兒童都積極參與其中,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活他們的邏輯思維,讓他們在游戲的活動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進而對他們進行思想德育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由于受傳統教育教學影響較深,游戲化教學在幼兒課程的開展中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教師難以施展拳腳。本文將針對游戲化教學在幼兒課程中的實施存在的問題予以簡要的分析,并對此提出相適應的教學策略。
一、提高游戲設計的有效性,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
在幼兒游戲化課程教學中,教師起著絕對的引導、指導與組織作用,是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實施人,是幼兒課程游戲化的設計者,對于幼兒課程教學有不可忽視的重視,可以說幼兒課程游戲化教學能否有效開展主要取決于教師游戲設計的好壞。考慮到這一點,教師更應當注重對游戲有效性的設計,在滿足兒童好奇心與求知欲的基礎上,強調游戲的實用性與可行性,以充分調動兒童游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兒童都參與其中并樂于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5以內的加減法”的教學游戲設計中,教師可以用兒童喜歡的游戲活動——老鷹捉小雞實現教學。游戲具體設計如下:有一天雞媽媽與它可愛的五只小雞正在草坪上曬太陽嬉戲,突然在天空中翱翔的老鷹發現了這群可愛的小雞,下定決心要抓住它們,小雞們嚇壞了,躲在雞媽媽的懷抱里不敢出來,可小雞太多雞媽媽保護不過來,老鷹乘機抓住了一只小雞,那么問題來了:小朋友們,請問現在還剩幾只小雞?雞媽媽傷心欲絕,消失的老鷹卻再次回來,抓住了另外一只,請問小朋友雞媽媽還有幾只雞寶寶?這樣的游戲設計,由于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兒童會積極參與,有利于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是值得廣大幼兒教師效仿的一種教學設計。
二、增加自主游戲的時間,強調兒童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幼兒課程教學中,雖然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游戲活動,但真正需要兒童參與的有限,一堂課下來,兒童自主游戲的時間屈指可數,加之幼兒具有注意力散漫、活潑好動等特征,使得整個教學活動松散、無紀律,教學效果持續低迷?,F代教育教學應當增加兒童自主游戲的時間,強調兒童的主體地位,使每位兒童積極參與其中,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兒童的有效注意力時間,還能培養兒童的自主動手能力、創新意識與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游戲活動應當符合兒童已有的認識水平,讓他們理解與接受,自愿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執教“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教師可以將“丟手絹”游戲引進課堂中,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如小狗、小貓、小雞、小猴子、小天鵝等),佩戴與之相符的寵物裝扮,要求兒童熟記自己與其他學生的動物名稱及其特點,緊接著讓學生自主圍成一個小型的圓圈,并指定其中的一名學生出來丟手絹,當歌曲結束時,指定的這名學生需要準確回答出被指定學生的名稱,回答正確則歸隊,錯誤則繼續由這名學生丟手絹。在這一游戲活動中,不僅增加了學生自主游戲的時間,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熟記了各個動物的名稱與特征,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識記能力。
三、豐富游戲的內容形式,激發兒童積極主動性
求知欲與好奇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推動力,加之幼兒天性活潑、興趣廣泛,單一的游戲活動難以貫穿在整個幼兒課程教學活動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的學習興趣會大幅度降低,直至消亡。因此,在幼兒課程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抓住這一心理特征,組織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貫穿整個教學始終,為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游戲氛圍,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兒童的積極主動性。雖然游戲的種類有限,但游戲活動形式是無窮的,教師可以通過重組或再創造的形式豐富教學活動,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新鮮感,也為幼兒課程學習注入新活力,便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與興趣,提高學生的有效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游戲活動的豐富不是毫無根據隨機組合與再創造,而是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標準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下,對傳統的游戲“老鷹捉小雞”、“丟手絹”、“找朋友”等游戲進行改版與創新,一節課中可將這三個小游戲進行綜合運用,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發現學習的樂趣與奧妙,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參與其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游戲是兒童進行學習的主要教學活動,是提升學生有效注意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幼兒課程教學中有不言而喻的地位與作用。因此,在幼兒課程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提高游戲設計的有效性,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兒童游戲的時間,還要豐富兒童的游戲活動形式,滿足兒童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參考文獻:
[1]高祥.通過游戲來學與教: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徐慧琴.小學低段識譜教學游戲化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1,02:29-31.
[3]吳蕾.實現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5.39.182.
[4]顧小佩.自主性游戲中幼兒“偏區”現象的觀察與指導[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