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璇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分層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9—0078—01
課堂分層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但由于課堂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剛剛開展,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的探討尚且不夠,所以也產生了許多問題,亟需解決。筆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分層教學”作了一定的探索。
一、學生分層帶來的學生心理問題
初中英語課堂分層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層。1.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優勢和學習需求不同,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層次。如,對于學習能力強,成績優異的學生,讓他們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對于中等的學生,要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很關注他們并相信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通過各種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不懈的幫助,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表揚,對他們的失敗要用鼓勵的話語去激勵。對于基礎差又內向的同學要進行談話或鼓勵表揚,讓他們深刻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期待,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動機。優生、中等生、差生的分層極易造成學生心理的挫傷,適得其反。解決該問題的對策在于,做好學生思想和心理教育工作,使學生明白,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分層不是人為地制造等級。把分層次教學的意義、內容、方法告訴學生,特別要強調,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針對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所有的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逐步縮小差距,消除兩極分化。2.學生層次的劃分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成績和自我能力,采用學生自評、自愿報名與教師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這樣可以讓學生擺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自愿樂意地到相應的層次里,使其學習的積極性得以調動。同時還應當征求家長意見,取得家長的配合。3.隱性分層。針對公開各個學生所處的層次可能帶來的學生心理挫傷,英語教師在學生分層時,可以做到自己心中有數,各個學生處在哪個層次,在教學中相應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法。4.中性的層次稱呼。層次的名稱應避開“優生、差生”等帶有濃厚比較色彩的字眼,可以采用a組b組c組d組的分層法等,使學生感覺不到。分層教學法中學生的分層實際上還是要以學習水平和能力為分層依據的。要給全體學生營造一種平行分組的印象。鼓勵學生由“下”層向“上”層努力,形成比學趕幫的學習風氣,這對激勵學生上進非常有益。5.在學生分層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教師都要真正地愛護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教師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分層教學法成功的前提條件。
二、課內時間的有限性與課堂分層教學的矛盾
在教學實踐中,為實施分層教學法,教師常常采用啟發式教學與自學指導相結合的教法。要制定可行的層次性教學目標,就是要做到三個熟悉:一是熟悉教學課標;二是熟悉英語教材,因為教材是貫徹、實現教學目標的依據;三是熟悉學生,因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目標的層次性是由學生的層次性決定的,只有熟悉學生,才能決定教學目標的起點和教學目標的層次。課標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但我們可以把同一要求再分成高、中、低的層次要求。如優層在課標要求的基礎上擴展延伸,中等層要達到課標要求,學困層要基本達到課標要求。在這樣的一堂課上,對各個層次的學生而言,教師的教學環節各異,分別引導、自學、講解、練習、答疑、講評、小結等諸多環節,的確顯得相當復雜,如何更好地展開并進行良好的協調,還有待繼續探討。
三、教師的素質與工作量劇增問題
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應當直面挑戰,通過繼續教育,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教育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素質。并要求教師在備課、組織教學和輔導等各個教學環節都應考慮學生的層次,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深入鉆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靈活組織教學,在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水平。
分層教學更能著眼于轉向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的評價,轉變學生學習知識取向,真正體現實施素質教育。在具體的操作中還要適時做好其各個層次學生的思想工作,積極創造共同參與,團結協作的良好氛圍,保證各層學生都能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