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杰
摘 要:隨著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村教育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農村教育總體教學水平還不高,主要問題顯現在農村家庭教學方面。為此,結合教學經驗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希望能夠切實提高農村教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家庭教育;農村;小學生
現今隨著我國九年義務教學的普及,越來越多地區的孩子開始接受教育。而如何使我國農村地區的孩子享受到高水平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學生的問題則成為任教教師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就自己所任教的小學經過一定的探究工作發現,在我國教育資源逐步均等化的同時,制約學生學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村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筆者通過對所任教的地區情況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實踐,認為就這類特定地區而言,教師要認清形勢,有針對地提出解決策略。
一、現今所面對的問題
通過筆者一定的教學實踐發現,現今農村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現在農村許多家長讀書少,還有很多家長在外務工,因此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這些留守老人本身受教育程度就較低,因此,對于孩子也不能起到很好的輔導作用,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不重視直接導致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也不高,基本每次放學回去都沒有預習復習的習慣。
2.家庭環境能夠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而農村家庭由于整體受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家長在性格上難免存在缺陷,這就導致學生會受其影響。
3.在課下家長對于孩子功課以及學生心理輔導基本為零,導致學生成績的責任主要在老師身上,而學生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本身在沒有很好學習條件的基礎之上就導致學生自身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本身沒有一定的方向感。
現今社會輿論對學生成績要求很高,以成績考核老師,給老師增添了不少壓力。但是筆者認為現今農村教學的提升點很大程度在提升家庭教育上,通過良好家庭環境的影響來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如何科學解決問題
1.改變家長的觀念
現今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很大程度上由于父母對其教育以及生活上的忽視導致學生在性格、心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想解決農村家庭教育的問題,根本上還是應該從家長入手,改變他們的觀念,增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家長教育訓練班”,在家長務工回家或者農閑的時候給家長普及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幫助農村家長積累對于子女成長重要的知識,從根本上去消除家長關于“不打不成才”以及“讀書無用論”思想,讓家長真正學會怎樣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能夠更好地學習。
2.強化家校的聯系
適時召開家長會,增加學校與家長的聯系,讓學生家長能夠知曉學校的工作安排和孩子在學校所表現的最新情況,這樣能夠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同樣也能夠加深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同時作為任課教師應該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如家中人數、聯系方式等,這樣以便及時向學生家長了解和匯報學生的情況,同時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任何問題,教師都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從而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定的保障,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
3.加強家訪和溝通
對于農村教學而言,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家訪,通過家訪教師能夠切實感受到學生家庭教學的氛圍,也能夠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讓家長能夠分享到孩子成長的過程;通過家訪也能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家長攜手合作幫助學生消除身上的消極因素,讓學生能夠揚長避短,從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性格;這樣也能夠及時地結合學生家庭教育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家長進行一定正確的家庭教育知識的傳播;通過家訪也能讓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使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最重要的是能夠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從而針對學生在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家長合理化的建議,從而能夠將學校與家庭的力量結合起來,最終使教師與家長能夠形成教育合力;同時在教學中也應該注重增強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尤其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注重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去解決其內心的問題,這樣可以增進師生感情,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4.改變農村的觀念
為解決農村家庭教育的問題,應該改變農村的觀念,形成崇尚知識、尊重學習、鼓勵讀書的良好氛圍。例如,可以在村里開展教育宣傳工作,將知識轉化成生產力的電影、故事等村里廣泛宣傳,這樣從潛移默化的角度就能夠改變村民的觀念,從而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總之,對于農村家庭教育的改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務,應該從教師自身做起,認清與仔細分析現今家庭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生與家長以及學校與家長的聯系,注重加強家訪以及學生溝通工作的開展,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伯玲.新農村建設中的家庭教育問題[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1).
[2]孫瑩.關于農村小學家庭教育問題的思考[J].才智,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