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現行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方式已明顯滯后,因此對小學教學的改革應從本課程的建設、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本文從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實踐與研究活動等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語文 教學改革 方法與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過程當中,教師要進行自我提高,引導學生在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中開展小學語文學習,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當代小學語文教師要趕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就要認同與學生共同進步的觀點。因此,筆者選擇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作為研究對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 所以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掌握這種高效而實用的技能與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浩瀚的書海中有所選擇,有所吸收。
中國 一、語文教學,要注重情感體驗
本人認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注重情感體驗,是我們課程知識以及閱讀的最基本要求,這一要求不斷遵循著語文課程學習的規律,因為從古至今,語文教學都是文學性非常強的科目,絕大多數的文章都包含了濃厚與豐富的感情色彩。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它不僅僅要培養學生們,正確地運用文字以及掌握文字,而且還要通過文字這個工具,為后續的學習與各項門科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一直以來,我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程在整體上,卻存在著只注重理解認識,卻忽略了語言方面的真實情感,只重視語句與段落之間的分析,卻忽略了整體章篇的綜合感性理解,實際反映出了以學科知識為主體,而非以學生思想的發展為主體的課程觀。如果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播,卻忽略了學生們思想真實的體驗,那么教學流程中閱讀的功能就會減小,學生們閱讀的效果同時也會大打折扣。因為,一篇文章如果沒有受到感情的熏陶,學生們就不會對文章中,所描摹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以及語言動作等等,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重視作文教學
小學作文,是學生們語言文字的表達,課堂中知識累積水平的體現,然而卻不是衡量學生們反應快與慢的標準。因為作文是要經過細致的思維觀察,以及思想表達密切綜合的,它需要真實的情感,有結構中心,有重點與條理的。學生們能否寫好作文,與今后各項科們知識的學習,有著很大的聯系。特別是傳統作文的教學,它有一個通病,不但影響了孩子們寫作的興趣。而且還讓孩子們的文言水平得不到提高。那就是老師們只重視讓學生們對范文內容的理解,從而忽略了范文中作者所想表達的真實情境。一如很多語文老師他們大部分的教學方法,都還在“穿新鞋,走舊路”,即便老式落伍的教學方案早已更新了,他們卻仍然按照范文里的時代背景,文章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者生平簡介和寫作特點六大板塊進行公式化地講解,而且還周而復始,篇篇如此,這讓絕大部分的學生,覺得整個課堂死氣沉沉,抽象又乏味,便也讓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討厭作文,越來越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也將本來豐富多彩的作文課,變得更加枯燥無趣,變得象老師只是在敷衍任務的“涂鴉課”。 不僅如此,大多數小學教師在為學生們命作文題的時候,根本就未考慮過學生們的心理狀態與感情世界,以公式化的教程,課本上的死知識,為學生們出些根本就沒興趣以及根本就不想理解的作文題。同時,學生們作文的好與壞,進步與退后,與老師的評價也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老師們的評價對學生們的心靈成長,非常之重要。評價得恰當得體,不但可以激勵學生們樂于作文,愛上作文,還能發揮學生們潛意識的創作才華。如果評價不當,將會讓學生們失去寫作的激情,還會讓學生們的內心得到難以言說的自卑。所以,本人認為,老師們不能對學生們的作文,千篇一律地老套點評,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以及不同語言的評價,對于本身作文基礎好的優秀學生,可以適當對他們的要求加大一些,反之,對于成績各方面都比較差的學生,鼓勵應該大過批評,只有鼓勵得越多,表揚得越多,方可讓一些作文比較差的學生,增加自信心,從而會更加努力與上進,這也需要老師們以學生的心理為出發點。根據不同情況的學生,用著不同教學的方法輔導了。
三、要加強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在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讓學生們能正確地運用與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們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從中讓學生們在無形之中,進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并發揮了學生們的智慧與思維能力,也為培養學生們今后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風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我們大多數的教學中,依然還存在著只重視寫,卻忽略了其他多元化的訓練。特別是學生朗讀的訓練,是最容易被忽視。其中,就有一部分的老師們,在學生們的早讀訓練中,從不關注,特別是那幾十分鐘,學生們集體朗讀的時候,老師們經常不在身邊監督,而是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這樣的話,便可讓各別學生們沒有自律性,夾在全班同學的聲音中,混水摸魚,將書本放下或者將嘴巴閉上,思想開小差,直到老師回來后,才會裝模作樣地重新張開嘴巴,跟著集體一起朗讀。筆者認為,學生們在朗讀訓練的時候,若沒有什么特別的情況,老師最好不要離開教師,將朗讀監督的工作和監考一樣做到位,杜絕個別學生的懶惰行為,影響到更多優秀的學生,從而導致壞風氣的悄然上升。所以只有將朗讀的訓練加強,監督工作加強,才能為學生們的腦海灌輸更多的知識。不僅如此,長期又反復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們增強語言的感官,讀得通順與流暢的同時,從中就會提高了學生們組詞與造句的訓練,久而久之,就可增加學生們朗讀的興趣。而且,學生們朗讀的章篇,都是文體質量很高的名言名篇,這為學生們學習各種語言的文體,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素材。所以學生們的朗讀訓練一定要加強,老師們可以在學生們朗讀訓練中的聽,說,讀與寫四個環節中下功夫。
四、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豐富性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成效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與死板的教學模式嚴重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關鍵點。教師可以利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不同的方法與形式來組織小學生進行學習。豐富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激發,探究精神得到培養,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與質疑,提出有效的語文問題,為小學語文課堂增添色彩。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需要對當代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需求進行研究,更要對課本內容進行鉆研,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更多地引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比如在學習語文課文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整體上的認識,了解文章的內容。然后利用細節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從而開展小組合作與討論的活動。最后,教師要利用不同的練習來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使課堂效率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改革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實踐,也是提高小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方法。筆者提出幾點小學語文教改方法,希望以此來引起當代小學語文教學同仁對于教學改革的重視,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潘文彬.咬定“語文”不放松――基于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的一些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07(31)
[2]王艷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開放性教學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08(36)
[3]蘇瓊江.語文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之我見[J].考試周刊.2008(13)
[4]吳巧英.新課程語文學習之根與本[J].作文教學研究.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