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剛
摘要:傳統初中物理教學中,表面化教學現象尤為明顯,基本理論知識講授被放在物理課程教學首位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與教學實際之間形成了背離發展態勢,無法有效激發學生潛在學習興趣,學生群體始終處于被動聽講地位。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中適時介入情境教學要素,可以使得學生主動參能力和交流寫作能力等穩步攀升,學習空間得以合理延展,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會得到雙向提高。
關鍵詞:初中物理 情境教學 要點 分析 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下,如何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始終是不可規避的話題之一,因為課堂是進行知識傳遞的主要陣地,與此同時,也是有效生成學習思維、鍛煉學生優秀品質的物質終端,學生在學校進行學習任務履行,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組織上務必下足功夫,適時引入情境教學模式,讓枯燥乏味的物理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只有如此,才能激勵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學會積極思考和善于探究。
一、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方案實施的基本原則
1.與認知結構相契合
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務必達到與學生認知結構體系的高度切契合,之后在此基礎上確定正確物理知識點,方便后續重難點物理知識教授。所有的教學方案實施均是為了服務于基本教學目標,物理情境教學也是如此,創設階段需要選擇利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要方便學生們進行物理知識掌握和物理學習思想揣摩。
2.與學生發展實情相契合
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方案實施過程中,應該符合學生的具體年齡特征和物理思維,只有掌握了此類信息和發展特點等才能做到對學生的“了如指掌”,方便“對癥下藥”。除此之外,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設還應該與學生物理認知特點和內在發展水平之間達成相互適應,將最近發展區作為延展基準點。
3.保證情境創設真實性,助力學生理解物理內容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過程中,應在最大限度上貼近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切忌不能夠脫離教學現狀,若與學生們實際生活現狀達成背離,那么就會使得學生失去親切感,物理情境知識內容講解耗費時間過多并不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要點
1.師生關系融洽
教師和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十分重要,一方是教育者,而另一方則是受教育者,教學者以構建主體形式產生,其在師生關系融洽上起到至關重要作用。良好師生關系就是先相互熟悉與了解,然后能夠在課前課后和睦相處,隨之可以相互理解和信任,最后在產生共鳴的基礎上提升學習效果。建立優質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優質教學氣氛形成,教師所教內容要點,在學生一方便較為容易理解和接受。初中物理知識枯燥無味,與語文和英語學科不同,概念類知識和圖表類知識較多,學生在學習時會產生枯燥感和厭煩情緒,所以首先應該進行師生關系融洽,為后續教學情境創建鋪平道路。
2.教學情境創設多樣化
在進行物理課程教學時,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認真研讀教材真諦,旨在向學生傳遞核心知識內容,并使其完全理解,可開動腦筋,借助周圍生活中的物品或者事件等進行教學舉例,融入生活化要素來進行教學情境創建,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變得真實有效。除此之外,教師可借助幻燈機設備和放像機設備以及多媒體電腦設備等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建,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本體潛在求知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在此基礎上加深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強化對物理技能的應用。
因為錄像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錄像畫面大而廣且無所不含,天體運動和分子原子運動均顯而易見,教師此時也可借助特技模式將原來高速運轉瞬間即變短暫過程予以大幅度拉長,這樣學生們觀察起來就較為便捷,不僅如此,還可將任何時間的變化過程在短時間內予以屏幕呈現。最為常見的例子即為,能的轉化和能量守恒教學時,傳統模式為教師統領課堂且一講到底,由于學生對相關知識了解不全面,化學能內能轉換、內能機械能轉換、機械能電能轉換等知識憑空理解較為困難,此時運用錄像畫面形式將火力發電生產流程予以呈現,那么此類能量轉化過程便可一目了然,加深了這類物理知識的印象。
3.以實驗教學為依托,開展高效物理情境教學
初中生群體認知能力相對較差,一般情況下實為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基本流程,從實際角度加以分析可看出,應立足于物理事實,之后在此基礎上建立正規概念,此類過程是一種抽象化概括過程,大多數物理學概念形成均是此種模式。實踐情境教學中,利用物理實驗形式將物理知識直觀的在學生面前展現,學生會被吸引與刺激,此類刺激點涵蓋了新異特質與變化特質,學生便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此類事物也會成為重點關注對象,所以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時應充分考慮到實驗新穎性,最大限度上使得學生獲取新鮮感受,以此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物理學習素養。
4.生活化教學做引,情境教學深入
上已對部分生活化教學內容有所描述,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們認識到,物理知識其實源自生活,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也可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物理學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進行合理化物理信息篩選,以精選模式和精簡模式為主,學生要在掌握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課外知識拓展,收集不同類型物理信息,與此同時,可聯系自身周圍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實地考察,驗證物理真知。
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恰當地創設情境,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是課堂教學取得更好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基礎,合理的情境教學可培養初中生群體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意識,激發出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物理知識的欲望,給予學生充裕發展空間,發展物理思維,使其愛上物理知識學習。
參考文獻
[1]田春翠.利用“導學、助講”,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09)
[2]朱堅.趣味實驗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以兩節優秀課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16(07)
[3]李龔寧.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的能力的培養[J]. 數理化學習.2016(07)
[4]王洪亮.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新課程(中學).2016(07)
[5]牙韓勝.有效性教學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嘗試和體會[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
[6]孫宏志,解月光.信息技術應用有效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