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華
【摘 要】面對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的重視,提高學前教育教師的素養、建設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教師隊伍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重大課題。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班主任,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形成學生對職業的認知,疏導學生情緒、訓練學生的素養。
【關鍵詞】學前教育;班主任;認知;情緒;素養
我國卓越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斷言了小學教育與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小學教育為立國之本,而學前教育是小學教育之基。”可見,學前教育之于小學教育、之于教育、之于人才的培養、之于國家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高度認知,近些年來,政府對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重視,對建設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隊伍以及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予以了高度強調。在此情況下,學前教育專業在社會上熱起來,很多中高等院校都建立起系統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然而,因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時興起以及研究和實踐的相對匱乏,很多學校尤其是中職院校,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并不明確,導致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缺乏必要的職業素養,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缺失。面對幼小卻重要的年齡段孩子,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必須具備精湛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師德、一流的教育理論與技巧等多方面的素養。為把學生培養成這樣的教師,學校與教師需要作出相關努力。其中,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
一、學前教育專業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1.引導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正確認知
中職院校招進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量多、范圍廣、認知結構具有層次性。這些學生受到家長的影響,對學前教育專業形成了一個認知誤區:學前教育,就是教教小孩兒唱歌跳舞、寫字畫畫或者是組織小孩兒游戲活動,基礎文化知識的傳輸、基本道德觀念的培養、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些都不在學前教育的范圍內,所以學前教育行業工作輕松,而且因為政府、社會、家長對學前教育的日益看重,學前教育行業找工作容易。于是,很多學生,尤其是女生,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不正確的認知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學習課程時敷衍了事、對自己的德行不嚴格要求,這造成了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嚴重的素養問題。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科學的方法,糾正學生的認知偏見,形成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2.疏導學生的焦躁情緒
中職院校學前教育的學生,普遍處于14~18這樣一個自我意識逐漸強化的年齡段,他們張揚個性、自控力差,為人處世常常急躁,如果班主任不能加以正確引導,這種沖動的性子可能伴隨學生一生,可是毫無疑問,學前教育需要的是耐心,與耐心相反的沖動必然對教育不利,對孩子不利。因此,在課堂之外的課余時間,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學生的情緒進行疏導,讓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投入學習并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二、學前教育專業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提高路徑
1.開設職業規劃課程,促進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識
實踐表明,對職業具有明確認知和規劃的人往往發展較為順利,目標的導向性與計劃的明確性功能使行為更加高效。因為中職專業的學生入學年齡并不大,所以在入學時對自己的職業未來根本不會有明確的認知和規劃,也就不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行為。班主任可以在班內開設適量的職業規劃課程,講授如下內容:學前教育專業的就業現狀與未來發展情況,學前教育的市場目前尚未飽和,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但是必須是高素質的教師;要求學生做出職業規劃書,規劃書中必須有學生對于學前教育職業的設想與計劃、對自己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的優劣勢分析、對個人的興趣在學前教育方面的專注度保持時間三項內容;并且,班主任可以向學生闡明從事學前教育事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意識到從事學前教育并不簡單,不是隨意的事情,是一項神圣的事業,是一項不簡單的神圣事業。通過職業規劃課程,學生對于自己的專業會形成明確的認知,用以規范學習行為。
2.善于觀察教育,保持學生情緒的穩定
首先,班主任需要有明確的洞察力,能夠從學生的細微言行發現學生情緒的不良之處,沒有一雙洞若觀火的眼睛,情緒疏導只是空話。其次,班主任需要采取合理的行為,對學生的情緒進行疏導。然后,必須保持說話的藝術,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一個學生本來是溫吞的性子,在一段時間里,卻經常與其他同學口角,我發現后,找他進行了談話,我先是詢問他最近發生了什么不順心的事,在得知他的父母離異后,我同他講了這樣一番話“如果你的父母維持一段每日爭吵的婚姻,他們今生就失去了幸福的權利,你希望他們不幸福嘛,如果他們不幸福,你感覺如何呢,當他們在每日的爭吵中失去了對你關心和疼愛的欲望,你可能感覺自己失去了父母,而他們離婚后,他們會幸福,會繼續疼愛你,你才會幸福。”后來,學生回到了以往的溫和,在這里,我教會了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參考文獻:
[1]彭曉鋒.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班主任工作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24.
[2]王茂玲.中職班主任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成長的探索[J].現代教育,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