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鋒
摘要:本文主要是對中醫腦病中補腎化瘀法的運用進行了研究,并且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在醫學臨床中來看,腎虛容易引發腦病,并且腦病主要是脈絡受損,腎虛為根本。以下則是主要以列舉幾位典型的患者,對其進行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了補腎化瘀法在中醫腦病中的運用。
關鍵詞:補腎化瘀法;中醫腦病;運用
對于補腎化瘀法來說,主要是起源于《內經》:四烏賊骨一,茹丸。在該方中主要是以烏賊骨為君,補腎固澀,益精血。方中茹名為茜草,能夠散出惡血,并且會通絡血脈,在其配以雀卵、鮑魚汁,能夠有效補充人體精氣,滋陰補腎。雖然該方主要是用于婦科之疾的治療中,但是也是后期補腎化瘀法的先河。在中醫腦病中以腎虛血瘀證較為常見,因此你在對其的中醫治療中,常常以補腎化瘀法位治療方式,會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1 中風后遺癥
主要是選取本院中風患者某男,年齡為65歲,其診斷患有出血性中風,并且在治療后存在后遺癥。患者的右側半身不遂,面色出現潮紅的狀況。并且患者出現了眩暈的狀況,睡眠較差,很容易出現煩躁的狀況,舌光少苔出現裂紋。患者的這種狀況主要是肝腎陰虛,肝風內動,腦絡出現瘀阻的狀況。對其的治療主要是補腎鎮肝熄風,化瘀通腑。主要處方為龜版3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懷牛膝30g、玄參15g、熟地15g、山萸肉15g、白芍15g、三七10g、羚羊角片3g。
之后在進行治療后,對其進行診斷,其血壓有所降低、各種病癥有所緩解,陰升陽降,肝風已平,為其增加一些補腎化瘀之藥方。處方為龜版3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懷牛膝20g、熟地黃15g、玄參15g、白芍15g、枸杞子15g、山萸肉10g、旱蓮草30g、地龍10g、三七10g。一段時間后對其進行診斷,發現其偏癱肢體已經可以動,各種癥狀均已得到了緩解,對其治療繼續采用原有的方劑。然后在其服用后,對其進行診斷,發現其血壓逐漸趨于穩定,并且偏癱的肢體也逐漸可以動彈,對其續服用方劑30余劑,并且在中藥方中加入首烏、杜仲等藥物。經過治療之后,其患者已經可以扶杖跛行,能夠進行簡單的生活自理。
對以上治療進行分析,患者是肝腎陰虛,肝陽抗張,導致了血隨氣逆,溢于腦絡中,最終形成了瘀血阻滯了腦絡。若是對其進行投藥較為輕,那么將會無法起到相關的效果。但是若是投藥過于重,那么將會對患者的未敗之血產生損傷。在藥方中牛膝骨具有補腎的作用,能夠化瘀血,并且飲血下行,這是治標的主藥方。其中龍骨、牡蠣以及白芍能夠起到鎮肝熄風的效果。熟地以及山萸肉龜版則是滋陰填精,能夠起到補腎護腦的狀況。而三七、旱蓮草則是能夠化解腦絡中的瘀血,最終能夠促進患者的痊愈[1]。
2 老年血管性癡呆
選本院某女性患者,年齡為65歲,患者由于受到一些事情的影響,導致了其記憶力下降,方向分辨不清晰,腰酸頭暈以及舌質淡,脈搏跳動無力。在醫院進行CT檢查發現在患者的兩側大腦中出現了散在性的條狀低密度灶,經過診斷發現為多發性血管性癡呆。老年腎虛、精髓不足,導致瘀血阻滯腦絡。對其的治療是化瘀醒腦,并且要平肝熄風[2]。對于藥方為補腎化瘀湯加減制首烏15g、熟地黃15g、淮山藥15g、枸杞子15g、山萸肉6g、人參6g、石菖蒲10g、丹參10g。并且能夠利用水蛭三七膠丸12粒,服用3次/d,4粒/次。之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患者的病癥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并且其中的記憶力也明顯得到了提升,其癥狀也逐漸好轉。
對上述癥狀進行分析,老年患者精氣不足,氣血交虧,這樣將會導致老人腎虛髓海不足,并且老人情緒激發,思則氣結,在其腦中形成血瘀,聚集于腦竅,導致患者的元神朦朧,最終出現了癡呆的狀況。該病癥的基本病理為髓海空虛,瘀阻腦絡。對其的治療藥方中何首烏、熟地黃、枸杞子、山藥、山萸肉能夠有效補腎益腦,人參、琥珀能夠化瘀安神,而水蛭三七通則是能夠促進智能的恢復。
3 癲癇病
主要是選擇本院某男性患者41歲,在幼年時由高熱后出現了癲癇的癥狀,并且每年都會發作3次左右,嚴重時,每月都會發作。若是發病,其肢體出現痙攣的現象,并且會出現愁緒以及牙關緊閉的狀況,口吐白沫。在平時也會出現小型的發作,并且若是一遇到井下經常會進行發作,頸部斜、肢體痙攣,并且身體瘦弱,神情十分萎靡不振。腦電圖會顯示出癲癇性放電現象。經過診斷其脈象十分微弱,并且舌頭出現紅光少舌苔。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病癥久了滲入了腎中,并且腦髓也會受到了十分嚴重的損壞,最終導致了真陰消耗,并且虛風內動。對于該病癥的治療主要是宜峻補真陰,并且佐以化瘀熄風。對其治療利用紫河車丸加味,其中紫河車15g、當歸10g、人參6g、龜版20g、磁石20g、生地15g、白芍15g、淮山藥15g、五味子4g、全蝎3g,對其進行服藥1個月。之后患者的病情逐漸的趨于穩定,對患者進行再次續藥服用。對其的西藥進行服用逐漸減少,為其配合服用補腦定癇散,含有紫河車、人參、當歸以及僵蠶,服用時間為2年。直到西藥全部停止之后,對其進行隨訪,保證其病情穩定3年,對其腦電圖進行查看。
“癇風之根伏藏于腎中,且腎中相火暴動,癇風也會隨之爆發。”在本次病例中,患者在年幼時,稚陰未充,病后未復,導致了患者的真陰受到損壞,最終影響了腦髓。長期下來,最終導致病癥積壓過久滲透到腎中,患者腎臟虛弱,夾雜瘀血。患者舌頭紅光少苔、脈象十分虛弱,為真陰虧損之狀。并且對其的治療主要是以紫河車丸方為藥方,在方中有紫河車、人參、當歸以及全蝎能夠峻補精氣,補腎化瘀。龜版以及生地能夠滋養真陰。人參、琥珀、五味子能夠起到安神定驚的效果,最終促進患者的痊愈[3]。
4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
以本院某男性患者為例,其年齡在63歲,患者在1994年動過一次胃部大切除手術,但是在手術2年后,患者經常會出現頭暈目眩的狀況,并且站立起來不夠穩定。每次起床時候都會出現雙目發黑的狀況,患者也會經常出現嘔吐的感覺,面色發白,并且腰酸膝軟,肢體發冷。其眼底靜脈擴張、動脈逐漸變細,經過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前庭功能試驗、電測聽等均無異常。患者的舌質很淡,并且十分黯淡,脈象很弱。其表現為患者精氣兩虧,脈絡瘀阻,對其的治療主要是為了溫補精氣、補腎化瘀。對其的治療是利用龜鹿二仙膠來加味,其中龜版膠15g、鹿角膠15g、人參6g、枸杞子10g、熟地黃10g、巴戟天10g、丹參10g、赤芍10g、當歸10g。對患者服用30余劑,患者的病癥逐漸得到了康復。
對以上患者的病例分析,患者的髓海不足,腦中出現耳鳴現象,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患者在年老時,身體虛弱,在其病后會出現失調的狀況,精氣逐漸虧損,脈絡出現瘀阻,患者的舌淡嫩黯,眼底靜脈擴張,動脈逐漸變細,這種狀況便是腎虛血瘀現象。因此要讓其利用龜鹿二仙加熟地黃、巴戟天、補骨脂填精補髓,進行陰陽雙補。丹參、當歸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狀況、之后利用右歸丸進行鞏固性治療。
綜上所述,根據相關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的發現,在中醫腦病中運用補腎化瘀法具有很高的療效。
參考文獻:
[1]張登本,孫理軍.心主神腦主神心腦共主神詮釋[J].中醫藥學刊,2014,11:50-51.
[2]王秀珍,張方志.中醫治療腦病的臨床體會[J].天津中醫,2012,05:55-56.
[3]耿義紅,楊進.補腎活血法治療老年腦病的應用概況[J].新疆中醫藥,2010,01:30-31.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