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春
摘要: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教學中的游戲進行開發,以達到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小學體育游戲是一項深受小學生們喜愛的運動項目,老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內容不斷進行開發和創新,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新課程的目標,更好的促進小學體育教學。
關鍵詞: 新課程;小學體育;游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12-01
游戲給學生們創造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游戲中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鍛煉自身的素質。小學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體育教育教學也應更多注重學生的心理需要。體育游戲有歌、有舞、有動、有靜,富于生活性、情趣性,因此,更易吸引學生的興趣。
1.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新課程
1.1 置于同一起跑線上。課堂教學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進行的,教師要隨之而"變",設計應符合新課程;課堂應體現新理念;引導學生采取新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的需求等等。
1.2 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新課準把健康放到第一位。貫徹健康第一的作法是:(1)面向每一位學生,也就是要面向有個性差異的每個學生。讓每位學生都全面和諧的發展,通過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升人文的理念。(2)教學中落實好五個領域目標要求,采取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教學目標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二是教學實施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的學生;三是教學實施要關注結果,但更要重視過程。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必須在教學中,融合各種有關知識,把生理的、心理的衛生保健知識和社會環境、營養學等有關知識融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樹立學生的健康意識,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這樣才能使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實處。
1.3 培養學生興趣,樹立終身體育思想。興趣是激發行為和維持行為的動力。要使體育變成學生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體育才是成功的。
1.3.1 課前搞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運動項目、體育人物、體育新聞等方面信息資料的訪問查閱,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關注體育的興趣。
1.3.2 課堂教學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生活化:一是課堂教學的組織是一種生活狀態的課堂,要充滿著情趣和自然;二是要思考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是什么?在導入部分,按年段特點采取:情境導入、興趣導入、設疑導入、激發情感等等,來吸引學生,使其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欲望。在教學內容選擇上,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學生們喜愛的內容和具有地域特點、民俗風情的運動項目來提高和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引導學生對運動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4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1.4.1 通過與學生交談和由班委提供的代表大多數學生的建議,來確定教學內容,把學生要求學習的內容與處方式教學相結合,采取一課多內容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選擇的參加活動,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應有的知識,并且在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1.4.2 強調主動性的接受學習與主動的發現式學習二者的有機結合。
1.5 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使每一個學生受益。在注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我們的做法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差異;另一方面是在評價的過程中體現個體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做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以及個性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體能分組法、技能分組法、友伴分組法、愛好分組發等組知形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練習效率。
2.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體育游戲教學
2.1 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興奮性。傳統體育教學使學生感到枯燥和單調,學生注意力分散,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最后影響整堂課的練習密度和強度,最終達不到預定要求。此時如果穿插一些體育游戲,把一些運動技術寓于游戲中,教學效果就完全不一樣。通過體育游戲,刺激學生的神經系統,提高學生的興奮性,一定程度上調整了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既避免了學生厭倦情緒的出現,同時又有利于運動技術的掌握。
2.2 起到熱身和激發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準備部分都采用統一模式:慢跑幾圈,做一套準備操。這種模式確實有熱身作用,但學生對于固定的模式往往會產生厭倦心理。所以,我們在準備部分就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展開,使學生很快就活躍起來,此時進行基本部分的教學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在課堂上適當地安排體育游戲不僅能改變課的單調、枯燥乏味,而且能通過體育游戲進一步提高中樞神經的活動能力,提高練習興趣。如在課堂中采用"奪紅旗"游戲等來配合跑的練習,使學生產生一種競爭意識,通過激烈的競爭使之在課堂上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練習效果,從而達到預期的練習效果。
2.4 鞏固和提高學生的技術動作。學生在接受新內容時,學習有興趣且練習認真積極,在結束時也佘興末衰,往往在復習課中會出現懈怠現象,興趣低落,精力不集中,練習不認真,有單調乏味的感覺,使技術得不到很好的鞏固和提高。如用游戲"運球接力"等來配合復習得籃球運球技術的內容,效果就不同,學生就會有新的感覺,并且在競爭氣氛中達到好的復習效果,從而所學的技術得以更好的鞏固和提高。
2.5 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促進智力發展。小學體育游戲帶有情節和選定的規則,既表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又反映了該項目的特點和規律。學生在游戲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發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如在"追球"、"算術接力跑"等游戲中,就可以看到每個學生都在全神貫注,開動腦筋,能發揮他們的反應能力和觀察判斷能力,教師如果再加以啟發和誘導,學生不僅得到了體力的鍛煉,而且智力也得到了發展。
2.6 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小學體育游戲都是在規則約束下進行,需要規則規定的條件下完成,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興趣,消除疲勞,鞏固技術,發展思維,而且還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體育道德風尚教育,培養學生團結互助、遵守紀律、勇敢頑強、不怕困難、爭取勝利等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陶冶學生的情操和精神面貌。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包括運動技能、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5個學習領域的目標體系。而小學體育游戲的特點和功能恰能促進這些目標的實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教學中的游戲進行開發,以達到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小學體育游戲是一項深受小學生們喜愛的運動項目,老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內容不斷進行開發和創新,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新課程的目標,更好的促進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