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
摘要: 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的啟蒙導師,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班主任的教育與管理。班級作為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最基本單位,是班主任進行管理的"前沿陣地",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是否能全面健康成長。
關鍵詞: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感化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338-02
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就是培養學生優秀的人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起著非常重要的組織作用,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重任,積極引導學生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從而使學生的身心和能力都得到更好的發展。班主任如何做才能管理好班級,筆者談幾點心得體會。
1.班主任要善于表揚,巧妙地批評,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
眾所周知,小學生更喜歡得到老師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不僅是一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品質和基礎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各種的差異,有的勤學守紀,有厭學淘氣,作為班主任要正視學生中的差異,對待"問題學生"要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即:班主任必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比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買六合彩,不參與宗教迷信活動,自己本身也應以身為范,不買六合彩,不參與宗教迷信活動。教師既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又要寬容仁愛,以自己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抬起頭來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2.樹立服務意識,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大,他們的行為習慣容易養成也容易改變,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機。我的體會是堅持不懈地開展系列的、有所側重的、豐富多彩的月主題教育活動。一是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習慣。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體驗收獲的喜悅。二是舉行獻愛心、助人為樂活動,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三是深入開展"講文明語,寫規范字"活動,養成學生良好的言語和書寫習慣。四是開展"營造書香校園"活動,培養學生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我通過家庭設立圖書箱,班級設立圖書角,學校建立圖書室,形成圖書資源網絡。通過建全學校圖書室開放制度,舉辦圖書摘錄展評、心得體會評選、優美片斷朗誦比好等活動,促進此項活動的開展。五是在學生中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言行一致的良好行為。
3.制定班級目標,進行常規訓練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集體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應是遠期、中期、近期的結合,逐步實現目標的過程會產生激勵效應,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班主任應結合本班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制定出本班的奮斗目標。在實現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集體每個成員的積極性,使實現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集體目標的實現,都是全體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每學期初,我都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班級奮斗的目標。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我在制定目標時,注意了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發展能力,將近期目標與學期目標很好的結合起來,不能好高騖遠,以免喪失孩子的信心。凡事都要有規定,否則必定大亂。對于一個由幾十個孩子組成的班級,沒有合理的、有力的班規,則此班必然成為全校的大亂。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會扎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以及路隊常規等許多方面。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集體主義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的能力,保證整個班級"活潑有序,嚴謹務實"的良好班風班貌。
4.要有一顆愛心,創造優良的班風
每天早晨走進教室,我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遇到天冷或天熱的時候,提醒同學們增減衣服,每天發現學生衣服不夠整齊,我會輕輕地幫他拉一拉,等等,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很在意每一位學生,生活在大家庭里很溫暖。讓他們有一個好心情投入到一天的學習中去。班主任只有重視了班干部的培養,他們才會成為班集體的中流砥柱,成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只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才能更好地培育和營造良好的班風。當選的班干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不僅要選拔,而且必須精心培養:一要大力表揚班干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班干樹立威信;二要鼓勵班干大膽工作,在教給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更要嚴格要求班干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同學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三要培養班干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班干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的輿論,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四是每個月底定期對班干進行考核,對不勝任班干工作的學生進行調整,把優秀學生選拔進班干隊伍中,破除班干"終身制",才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開好主題班會,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主題班會是由班委會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圍繞一個專題或針對一個問題而組織的教育活動。班會的內容與形式應多樣化,可以是國內外形式政治報告;也可以是本班學生的思想情況的階段小結;也可以是舉行節目紀念的慶祝活動;也可以組織道德、紀律、民主法治等問題的學習討論和辯論,也可以是組織學生談談自己的遠大理想與追求。只有多樣化,才能適應青少年學生的特色,為他們所喜聞樂見,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增長他們的才干,抒發他們的感情,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受到教育。開好主題班會很有必要。根據學校安排,認真上好班會,創造性地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比如班會課上,學生不僅要參與討論、出謀劃策,而且要做好記錄,寫出自己的體會、感受,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卻樂在其中。我堅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當我看到自己帶的班級朝氣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發展時,當我看到每一名學生學有所成時,所有的辛苦與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澗,且瞬時又化為強大的動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 高小泉.《素質教育觀下中職后進生問題的再探索》2007年.
[2] 諶啟標,王晞.《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2007年.
[3] 萬瑋.《班主任兵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