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俠 魏一搏 姚紅玲 朱薇
【摘要】在本文中,以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為例,分析、探討了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途徑,以此提高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教育,教學效果
何為“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途徑”,如何做到將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我認為重在“借助途徑,深度融合”。一方面是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另一方面又要掌握好一個“度”,使兩者做到有機結合,應用好,才是真正的“深度融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有效機制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4〕6號)的部署,研究制定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同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14年3月6日下發了關于開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旨在“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信息科技打造智慧校園,推動區域及學校教育觀念、教學水平、辦學能力與特色的提升,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等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挖掘和提煉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及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優秀的研究案例、實踐成果及理論總結”。
在國家大力倡導信息技術應用的情況下,深入探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議并促進學校建設校本資源庫,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師生能夠充分利用好“碎片時間”,使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成為可能。
從當前發展情勢來看,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進入了新一輪高潮。國家層面上,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等國家規劃將教育信息化同教育改革和發展緊密相聯,給出了“信息技術對教育具有革命性影響”的戰略定位,并通過國家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對各類學程領域的信息化建設訴求及其發展方向給出明確的計劃,并落實到重大工程項目中,如在“十二五”期間以“三通兩平臺”推動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深化發展,開展全國性數字校園示范校建設工作,特別是在國家層面上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企業參與的深度和規模,如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單位合作推動網絡接入、教師培訓、應用模式創新實踐等工作。同時,各地區也都在進行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嘗試,北京在基礎教育領域以數字校園實驗校建設項目和北京數字學校建設為基本架構,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實驗打造百所彰顯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促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系統化應用的學校, 通過凝聚和共享跨區縣、跨學校的優質資源,推動首都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模式的變遷,推動教育均衡,加速教與學方式的創新實踐;廣東省以實施“粵教云”項目為依托,推動云端結合的區域教育信息化運行和服務體系的建構,推動云端課堂、交互式課堂的試點,為教師提供“名師伴我行”和網絡化研修專業發展服務,為學生提供基于交互式數字教材(由人教社數字公司出版)的自主學習服務;上海市以虹口、閔行等區縣為代表,推動電子書包項目的探索實踐。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信息技術正在從以前的僅僅作為教學或管理手段,逐漸向將信息技術更高層次融合到教育教學過程發展。
我院(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各個專業、各個課程教學團隊結合課程特點及我院所具有的軟硬件資源,在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途徑方面進行了如下幾方面的探索:
1.針對重點、難點制作大量“微課”視頻并上傳到網絡教學資源庫中,方便了課程組教師間的交流與分享,同時,也為同學們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2.充分利用校園網、網絡服務器等便利條件,開發相關、相近課程的慕課資源,與兄弟院校互通有無,為師生提供便利條件。
3.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參考大量的相同、相近的課程資源,將優秀的教學資源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們充分利用網絡,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集百家之長,吸收好的教學成果為己所用。
4.充分利用移動教學課堂形式,將師生人手一機(每人手中必定有一安卓或者是蘋果手機)充分利用起來。開發相關的教學軟件,提供相關的APP應用,將移動信息技術教學引入到課堂,引導同學們課下利用手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充分利用了時間,解決了一部分同學每天拿著手機除了刷微博、看空間、玩游戲、聊天等便不知道做點什么的問題。
通過上述各種途徑來解決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問題,擴展了教學手段,使我們的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上,同時延伸到課外、課余時間上,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朱蕾 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應用研究,當代職業教育/2014年第9期
[2]任劍嵐 職業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教育與職業》/2015(2)43-44
[3]李野,姬紅旭,張磊,胡高山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研究 《職業技術》,2015(10):102-103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5年度河北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信息技術與高職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踐研究》(GJXH2015-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孟云俠(1978.1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數據庫及網站開發課程教學,教學管理。魏一博(1982年3月--),男,講師,主要從事軟件類開發課程的教學及研究。姚紅玲(1979.1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媒體教學。朱薇(1970.10-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網絡基礎課程教學,教學管理。